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初中电路复习

初中电路复习

发布时间:2024-12-10 13:26:14

A. 求初三物理探究简单电路复习提纲和知识点

8.1 电路 电流 电压
1.电源:能提供 电能 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 正电荷 ,负极聚

集 负电荷 。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 正极 流向 负极 。
2.电源是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 电 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 电 能。发电机则由 机械 能转化为 电 能。
3.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 电 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4.电路是由 电源 、 开关 、 导线 、 用电器 组成。
5.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 接通 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 电源两极 上的电路叫短路。
6.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 电路图 。
7.串联:把用电器 顺次 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8.并联:把用电器 并列 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9.物理学中用 电流 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 安培 ;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 103 毫安= 106 微安。在台灯、彩色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电风扇、冰箱、电熨斗几种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是 冰箱 ,
电流最小的是半导体收音机 。
10.测量电流的仪表是: 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 串 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 “+”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知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 试触 的方法选择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 电源的两极上 。
11.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1 安。
12.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 电流 的原因, 电源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13.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 伏特 ;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 103 伏= 106 毫伏= 109 微伏。
1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 电压表 ,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 并 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 “+” 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 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5 伏。
16.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 1.5 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2 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 220 伏;④安全电压是: 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 380 伏。
8.2 电阻 欧姆定律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 大 )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 欧姆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 103千欧; 1千欧= 103欧。
3.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 材料 不同,电阻一般不同。(2)导体的 材料 和 横截面积 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大 (3)导体的 材料 和 长度 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小 (4)导体的电阻还和 温度 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 温度 越高,电阻越 大 。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长度 、 材料 、 横截面积和 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无关 )
5. 容易导电 的物体叫导体。 不容易导电 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石墨、陶瓷、人体,塑料,大地,纯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玻璃,空气、,油。其中是导体的有 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
6.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常温下的玻璃是绝缘体,而红炽状态的玻璃是 导体 。
7.半导体:导电性能 介于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8.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 电阻 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
超导体 ,超导体 没有 (有、没有)电阻。
9.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 长度 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 电阻线的长度 来改变电路中的 电阻。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④ 正确使用:A应 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阻值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 阻值 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 电阻 成反比。(当 电阻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当 电压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
11.公式: I=U/R ( ) 式中单位:I→ 安培;U→伏特;R→欧姆。
1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电阻值 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 无关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 不变 。通过的电流将 变大(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 小 。(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 大 。(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 I=I1=I2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 U=U1+U2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① 电阻: 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nR
② 分压作用:U1:U2 = R1:R2 ;③比例关系:电流:I1∶I2= 1:1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 U=U1=U2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 1/R=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n ; ④分流作用: I1∶I2=R2:R1 ;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 1:1
15.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 R=U/I 。(2)电路图: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①改变电阻的两端电压。②保护电路。

B. 初中九年级的电路要点

【一】知识储备
一、静电
1、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
2、点河间的作用:
3、如何使物体带电及带电的原因:
4、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四种)
二、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
1、电流的形成:
2、电流方向的规定: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的定义:
2、绝缘体的定义:
3、半导体和超导体:
4、导体导电原因和绝缘体绝缘的原因:
5、(1)生活中山闷哪些物质是导体:
(2)生活中哪些物质是绝缘体:
【二】电路
一、电路的定义:
二、电路的基本组成:
三、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够工作就叫通路;
2、断路:电路中没电流通过,用电器不能工作就叫断路;
3、短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但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用电器不能工作就叫短路。
四、电路的串并联及特点
1、串联电路定义:把电器元件首尾依次相接形成单一的电流回路,叫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定义:把用电器,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并列着接入干路中形成多条电流回路,就叫并联电路
3、串联电路的特点:
4、并联电路的特点:
五、电路中必须掌握的四个题:
【三】电流 【四】电压 【五】电阻
1、电流的定义: 1、电压在电流中的作用: 1、电阻的定义:
2、电流的公式和单位: 2、电压的单位: 2、电阻的单位:
3、电流的测量工具: 3、电压的测量工具: 3、决定电阻的因素:
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4、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4、电阻器:
5、电流在串并联中的特点:5、电压在串并联中的特点 5、滑变的使用规则作用

【六】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两个重要探究实验:
1、当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当电压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欧姆定律的公式:
3、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
4、欧姆定律使用注意事项:

【七】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归纳推导出I、U、R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一)I、U、R在串联中的特点: ( 二)I、U、R在并联中的特点
1、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特点: 1、电流在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2、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的特点: 2、电压在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3、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特点: 3、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4、推论一 : 4、推论一:
5、推论二 : 5、推论二:
6、推论三: 6、推论三:
7、拓展一: 7、拓展一:如悄
8、拓展二: 8、拓展二:

二、应用欧姆定律测未知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 (二)安安法测电阻: (二)伏伏法测电阻:
1、电路图: 1、电路图: 1、电路图:
2、实验步骤: 2、实验步骤: 2、实验步骤
3、表达式: 3、表达式: 3、表达式:
(四)等量替代法测电阻:
1、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表达式:

详讲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非常重要的一条规律,在物理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整个物理学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学渣唯渣好欧姆定律是学好电学的关键,降耗欧姆定律广大的物理老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这样讲解欧姆定律的:“引导学生猜想”
【一】两个重要猜想:
首先我带学生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知识点:(欧姆定律研究三者关系)
【1】电流: 【2】电压 【3】电阻
1、电流的定义: 1、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1、电阻的定义:
2、电流的公式和单位: 2、电压的单位: 2、电阻的单位:
3、电流的测量工具: 3、电压的测量工具: 3、决定电阻的因素
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4、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4、电阻器:
5、电流在串并联中的特点: 5、电压在串并联中特点: 5、滑变使用规则、作用
我们进行横向比较,电流、电压、电阻中各自好像只讲自己的知识,一点都未透露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实际却不是这样,这里面已经把关系透露给我们,这就看我们对概念理解是否深刻,在哪里呢?
我们看“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也就是说两点间要想有电流必须有电压,没有电压一定没有电流,电压如果大呢?电流可能就大,如果电压小呢?电流可能就小,很容易有“第一个猜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我们再来看“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也就是说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如果电阻大呢?电流可能就小,如电阻小呢?电流可能就大,
我们马上就有了“第二个猜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二】两个重要探究实验
根据猜想很好就引向实验,为了证明猜想就必须进行实验,从两个猜想我们知道影响电流的因素有两个,为了使实验简单、方便、易出结果,就必须控制变量。
一、当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是否成正比:
1、电路设计:

如何让电阻不变?用定值电阻就能实现,要看通过电阻的电流,用什么看?很容易想到给电阻串联一只电流表,看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顺理成章就要给电阻并联一只电压表,我们要想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就要让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如何让电阻两端电压变呢?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马上就想到串联一只滑动变阻器,配上电源、开关,实验电路图就这样设计好了。(画出电路图,设计出实验表格,组织好器材)

2、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最大阻值;(调试好的电流表、电压表)

(2)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1和U1;

(3)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再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2和U2

(4)将步骤(3)再重复4次分别得到I3~~~I6和U3~~~U6,将所有数据填入表格;

(5)通过对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当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证明猜想一正确。)

二、当电压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电路设计:

我们要让电阻变,变化的值还要知道,就要使用电阻箱,并联一只电压表看电压是否变化,串联一只电流表看电流,电路要保护串联一只滑动变阻器,配上电源、开关,电路设计成功。(画出电路图,设计好实验表格,组织好器材准备试验)
2、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大阻值,电阻箱调到R1;(电表调试好的)

(2)闭合开关分别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U1和I1;

(3)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R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4)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R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再回U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3;

(5)仿照步骤(4)将电阻箱的阻值分别调到R4、R5、R6再做3次,分别得到电流表的示数I4、I5、I6将所有实验数据填入实验表格;

(6)通过对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当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中的电阻成反比。

猜想二得到证明是正确的。

【三】两个重要结论:
1、当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当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中的电阻成反比。

【四】欧姆定律:
根据实验结论归纳概括出欧姆定律
1、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
3、变形公式:U=IR R=U/I同时给大家留三个问题:
(1)结合欧姆定律和U=IR能不能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2)结合欧姆定律和R=U/I能不能说当电压不变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3)欧姆定律有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儿?影响不影响使用?

4、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
(1)电源外部的任何一部分的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纯电阻电路。
5、注意事项:(1)一一对应性(同一性)
(2)不同于数学关系,要注意叙述时的物理量因果关系

详讲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是初中电学最重要,也是物理中最精华的内容,由于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顺序安排不合理给教师授课带来心理压力,给学生带来困难;如何安排是合理的呢?先看我们的资料和教学是如何安排的:我们以前都是讲完欧姆定律就讲电阻的测量,再讲电阻的串并联,这里我们马上会遇到一个问题,要使用混联电路,因为在初中没讲混联,老师怕学生听不懂,就要躲避混联,不敢用不敢讲造成心理压力,好像自己都没把这部分内容高清楚,学生也是听的云里雾里的,如果我们把两块内容颠倒顺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把这部分内容不叫电阻的串并联,我把它叫做:

【一】电流、电压、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欧姆定律应用一:归纳推导~~~)

一、电流、电压、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特点:

1、电流在串联电路: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处处相等, I=I1=I2=I3=~~~=In;

2、电压在串联电路: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U=U1+U2+U3+~~~+Un;

3、电阻在串联电路:电阻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R=R1+R2+R3+~~~+Rn;

4、推论一、电阻在串联电路中越串联总阻值越大,它比任何一个分阻值都大,相当把导体加长;

5、推论二、电阻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比值等于电阻的正比:U1/U2=R1/R2~~~~

6、推论三、电阻在串联电路中具有分压作用;

7、拓展一、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也叫“等效”电阻,紧紧抓住等效二字不放,串联可以等效并联也可等效这样简单的一等效,简单的混联电路就可解决,使学生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8、拓展二: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比值等于电阻的正比:U1/U2=R1/R2~~不仅仅适用于串联,它适用于一切电流相等的电路,我们要打破串并联的框框,拓展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思路更开阔,使我们的知识应用范围更广:当电流相等时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比值等于电阻的正比:U1/U2=R1/R2~~~~

二、电流、电压、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1、电流在并联电路:电流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分电流之和 I=I1+I2+I3+~~~In;

2、电压在并联电路:电压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分电压, U=U1=U2=U3=~~~=Un;

3、电阻在并联电路:电阻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分电阻倒数之和,1/R=1/R1+1/R2+~~+1/Rn;

4、推论一、电阻在并联电路中越并联总阻值越小,它比任何一个分阻值都小,相当把导体加粗;

5、推论二、电阻在并联电路中各电阻通过的电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的反比:I1/I2=R2/R1~~~~

6、推论三、电阻在并联电路中具有分流作用;(特别注意,它具有特殊性不能普遍使用)

7、拓展一、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也叫“等效”电阻,紧紧抓住等效二字不放,串联可以等效并联也可等效这样简单的一等效,简单的混联电路就可解决,使学生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8、拓展二:各电阻通过的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的反比:I1/I2=R2/R1~~不仅仅适用于并联,它适用于一切电压相等的电路,我们要打破串并联的框框,拓展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思路更开阔,使我们的知识使用更广泛,解决问题更灵活:当电压相等时通过各电阻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的反比;I1/I2=R2/R1

【二】测未知电阻(欧姆定律应用二)

一、伏安法测未知电阻:

1、设计电路图:

2、器材:未知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各一,导线若干

3、实验步骤:(略)

二、安安法测未知电阻:

(一)双表安安法测未知电阻:

(二)单表可拆卸安安法:

(三)单表不可拆卸安安法:

1、单表不可拆卸无滑动变阻器安安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科书上提供的方法,这种方法基本不能用,因为没有电路保护,不能实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因为有滑动变阻器就要采用混联,为了避开混联只有不加滑动变阻器。

(1)设计电路:已知电阻R0与未知电阻Rx并联,在Rx上装分开关S1,把电流表、总开关S、电源串联作干路;

(2)简略实验步骤:(做题时要详细)

①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②闭合开关S和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表达式:Rx=I1*R0/(I2-I1)

现在我们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同学们完全可以接受混联问题。

2、单表不可拆卸有滑动变阻器安安法:

(1)电路设计:将电流表与R0串联、开关S1和电阻Rx串联后再将它们并联,在R0和电流表中间点与Rx和开关S1中间点之间装开关S2,把电源、总开关S、滑动变阻器串联作为干路;

(2)简略实验步骤:

①断开S2闭合S、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②闭合S、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

表达式:Rx1=I1R0/(I2-I1)还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三、伏伏法测未知电阻:

(一)双表伏伏法:(简、略)

(二)单表可拆卸伏伏法:(简、略)

(三)单表不可拆卸无滑动变阻器伏伏法:(简、略)

(四)单表不可拆卸有滑动变阻器伏伏法:

1、将已知电阻R0与未知电阻Rx串联,给定值电阻R0并上电压表,在电压表的同侧给未知电阻Rx并上开关S1,和电压表共用中间导线,在公用导线上装开关S2,将电源、总开关、滑动变阻器串接在电路中;

2、简略实验步骤:

①闭合S、S2,断开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

②闭合S、S1,断开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

表达式:Rx1=(U2-U1)R0/U1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多次测量

得到Rx2、Rx3 ;所以Rx=(Rx1+Rx2+Rx3)/3

四、等量替代法测未知电阻:

1、电路设计:将未知电阻与电阻箱并联,给各自装上分控开关S1、S2,将电源、总开关S、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串联作干路;

2、简要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1;

②闭合开关S、S2断开S1,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1;

即:Rx=R1

等量替代法还有很多种,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6. 电功和电功率
1) 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2) 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

4) 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 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W=I²Rt W=U²t/R W=Pt

6) 电功率的定义:

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

7) 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8)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9) 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UI P=I²R和P=U²/R

10) 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11)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2)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13)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灯很暗,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14) 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电流的热效应:

16) 焦耳定律:导体的热功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7) 焦耳定律公式:Q=I²Rt,(式中单位Q→焦(J);I→安(A);R→欧(Ω);t→秒。

18)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电热=电功,Q=W Q=Pt Q=UIt Q=U²t/R公式来计算热量。(纯电阻电路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C.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

还不了解物理电学知识?想提高物理成绩的小伙伴,赶紧过来瞧一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

一、电路初探知。

1.电流I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4.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5.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6.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冲猛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7.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9.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5.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1/R1+1/R2。

④分流作用:I1:I2=1/R1:1/R2。

三、电功和电热。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4.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5.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6.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洞判渣纳悄瓦(w);W→焦;t→秒;U→伏(V);I→安(A)。

7.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8.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9.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0.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2.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拓展阅读:学习物理的方法

1.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3.上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4.笔记本。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5.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6.时间。

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7.向别人学习。

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8.知识结构。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9.利用数学。

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初中物理记忆口诀

1.电路及特点。

摩擦起电本领大,电子转移有变化;吸引排斥验电器,静电放电要注意。

毛皮摩擦橡胶棒,棒上负电比较强;丝绸摩擦玻璃棒,丝负玻正等电量。

定向移动成电流,电流方向有规定;电源外部正到负;自由电子是倒流。

容易导电是导体,不易导电是绝缘;绝缘自由电荷少,防止漏电和触电。

学电路前画元件,认真规范是关键;整个图形是长框,元件均匀摆四方。

拐角之处留空白,这样标准显出来;通路断路和短路,最后一路烧电源。

基本电路串并联,分清特点是关键;串联就是一条路,正极出发负极回。

一灯烧毁全路断,一个开关管全局;开关位置无影响,局部短路特殊用。

并联电路像河流,分了干路分支流,干路开关全控制,支路电器独立行。

串联等流电压分,并联分流电压等;串联灯亮电阻大,并联灯亮小电阻。

2.照明电路和安全用电。

火线零线要分清,示意图上总平行;电度表来测电能,保险丝在干路中。

各种插座要并联,用电器间也包含;灯泡开关是串联,开关接的是火线。

尾部金属接火线,这样来做最安全;零线要接螺旋套,预防触电要记牢。

金属外壳用电器,中间插脚要接地;三孔插座用两孔,绝缘破损太危险。

功率过大会超载,电路短路更危险,保险装置起作用,电表铭牌会计算。

安全电压要记牢,构成通路会触电,高压带电不靠近,触电首先断电源。

树下避雨要当心,高物要装避雷针;湿手莫要扳开关,老化元件勤更换。

3.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连接电路。

画电路,连元件,连线过程断开关。

滑片移到最大端,电压表并,电流表串。

“正”“负”接错针反,整理仪器再计算。

“同段导体三个量,I、U正比I、R反,不管I、U多变换,理解R是不变。

W=UIt,可用谐音法记作:“大不了,又挨踢”。

4.电与磁。

磁体周围有磁场,北出南回磁感向,场外北极也一样。

闭导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就出现。改变动向流向变。

机械能向电能转。电磁感应来发电,法拉第贡献不一般。

判断螺线用安培,右手紧握螺线管。

电流方向四指指,N极指向拇指端。

5.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贵在选参照,快慢和方向,相同是静止。

“物体有惯性,惯性是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6.平均速度的计算。

运动路线示意图,运动问题更分明。

过桥、穿洞要记清,桥长车长为路程。

相遇、追击有诀窍,找好路程列方程。

回声激光来测距,距离两倍是路程。

7.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物二力能平衡,方向相反大小等。

一条直线是条件,合力一定等于零。

8.力的图示的步骤。

一画简图二定点,三定标度四画线。

五截线段六画尖,最后数据标尖边。

阅读全文

与初中电路复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乐妻电器售后服务 浏览:82
卡西欧手表东莞哪有售后维修点 浏览:619
美图手机维修多少钱 浏览:157
苹果7保修期外屏碎了 浏览:63
欧帝燃气灶维修中心 浏览:870
星火家电制冷维修 浏览:627
重庆哪里有缝纫机维修 浏览:773
格力空调维修如何 浏览:323
诺威家居漆 浏览:793
南宁东港家具哪里有卖 浏览:665
无塔罐电路 浏览:293
苹果13刚激活不显示保修 浏览:837
福州大洋名表维修中心 浏览:981
顶楼改造后防水怎么做 浏览:969
广州大道中香江家居 浏览:713
京东换货为什么就是给你维修 浏览:801
百强家具产地在哪里 浏览:922
拖拉机维修前加力视频 浏览:926
横店跟东阳比红木家具哪个地方好 浏览:920
东芝官网售后维修 浏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