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各位网友,稳压器的原理是什么(最好有电路图)
电容作为临时冲放电的电源
㈡ 电子钟是利用LC振荡电路来工作计时的,现发现电子钟每天
每天都慢说明震荡电路的震荡频率下降了。造成下降的原因就是
1、电容器增大导致充电时间延长,导致震荡频率下降。
2、电感增大导致谐振频率下降,也会导致震荡电路的频率下降
电容变小会提高频率。所以不会出现慢的问题。
为什么没有A呢?因为电子钟的供电电路中有一个稳压电路。这个电路可以保证LC电路的震荡频率不受电压变化的影响。而如果电池用久了的话,唯一的结果就是电子钟不工作了。而不是震荡频率下降。因为当电池的电压不能维持一定值时,内部的稳压电路是没有电压输出的。所以,震荡电路也就无法工作。
还有就是LC谐振电路的频率不会受到电压的影响。
这下你明白了吧?
㈢ 电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稳压器的类型较多,常见的稳压器有:自动稳压器,净化电源交流稳压器,参数稳压器,NPS型智能稳压电源。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自动稳压器
这种稳压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可靠性差。因为它是靠碳刷的移动(滑动或滚动)来稳压的,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根据输出设定的情况,来控制M点上下移动,以使输出电压符合负载的要求。这种电路的缺点就是可靠性低和动态响应速度慢,不隔离干扰。碳刷在不断的移动中会慢慢变薄直至损坏,在湿度很大的情况下寿命缩短会更快。由于是机械运动,所以动态响应慢,这将会导致瞬间电压的突升与突降,损坏后面的设备。
比如当输入电压下降15%,即220V下降到187V时,为了保证输出仍为220V,M就必须上滑至N点,这时的变化就是220:187=1.18,这时如果有一个大型的感性负载突然下载,造成市电电压突然产生一个300V的浪涌,由于M点的机械惰性而来不及移动,在输出端就会出现一个354V的高电压,轻则使UPS电池放电,重则烧毁UPS输入电路。反之,如果有一个大型的感性负载突然加载,也将会出现一个100V的凹陷,也会导致UPS的电池放电。
二、净化电源交流稳压器
这种交流稳压器的出现主要是代替原来的电磁补偿式614型稳压器。这种稳压器的原理是根据双向可控硅导通角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等效电感量,使输出对输入的变化进行补偿原理而进行稳压的,原理如图3所示。
这种电源的稳定度较高,可达到0.1%,效率也较高,可达97%,输出电压波形失真度较小,可达到0.2%。这种稳压器的可靠性很高,有隔离干扰的能力。由图中还可以看出,主电路中没有功率管,都是电感和电容等无源器件,惟一的一只半导体器件还是可靠性很高的双向可控硅。但这种电路的缺点是调节范围窄,一般只适应额定电网电压的±10%,功率不容易做大,这显然无法满足电信部门的要求,所以一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参数稳压器
1、 参数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参数稳压器是早期应用比较普遍的稳压器,这是一种根据铁磁谐振原理进行稳压的电路。它的优点是整个电路没有一个半导体元件,是由变压器和电容构成的电路,所以可靠性比较高,由于参数稳压器是工作在谐振状态,所以隔离干扰的能力比较强。图4示出了参数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由于该电路用得较多,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在这里做一较详细地介绍。目的是了解它的优缺点,以达到更理性地使用。如图4为参数稳压器的电路原理图,其等效电路是一只电感与一只电容串联。
电容的容抗是XC=1/(2fC);电感的电抗是XL=2fL
式中:f-市电频率,HZ
C-电容量,F
L-变压器的电感量,H
由电路可知,UC是电容上的电压, UL是电感上的电压, I是通过电阻、电容上的电流,感抗和容抗上的电压相差位为180,故它们串联时的电压是相减的关系,当达到谐振时,UC=UL,此时 XC+XL=O。于是就得出:
f= 〈1〉
这就是LC串联电路的谐振点,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3个问题:
在输入电压达到一定值时,LC串联电路中的阻抗达到最小值,或电流达到最大值,即变压器进入饱和状态,此时变压器上的电压基本不变了,输出进入稳压区。
在谐振点LC和市电频率形成一个固定的关系,式〈1〉还可以用角频率表示,即
ω= 〈2〉
在谐振点以后,如果输入电压继续升高,那么升高的部分就全部加到了电容器上。
2、 参数稳压器优点:
A、 参数稳压器在谐振时由于是工作在饱和状态,所以外来的干扰不会引起饱和电流的变化,于是就将干扰隔离了。
B、 由于输入电压升高的部分全部加到电容器上,所以允许输入电压转换范围较大。
C、由于电路中没有电子元件,所以可靠性较高。
3、 参数稳压器的缺点:
A、 由于是工作在饱和状态,所以自身功耗大,效率低。
B、 由于是谐振在市电频率,所以对频率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旦市电频率发生变化,就会造成停振,一旦停振,其储存在电感中3倍以上的无功功率就会瞬间释放,形成上千伏的高压脉冲向外传输,击毁其附近的设备。国内某电信部门的多次UPS起火均由它造成。
C、由于是谐振在市电频率,如果后面是整流负载,整流产生的谐波也会导致电路停振。根据有关科研机关的测试,这时参数稳压器的容量要数倍于后面的负载(典型实验是10倍)。上述电信部门的多次UPS起火就是因为参数稳压器的容量过小:譬如一个是15KVA的参数稳压器带16KVA的UPS,一个是30KVA的参数稳压器带40KVA的UPS,在几十套配套设备中几乎无一幸免。
D、 由于在电路工作是内部储存了大量的无功功率,所以输入功率因数低,不能充分利用输入的市电,占用了宝贵的电能资源。
参数稳压器使用比较成功的地方大都是容量比较大的地方或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所以这种电源要谨慎使用,尤其是在电信部门这样要求较高的地方更要谨防隐患。
四、NPS型智能稳压电源
这是一项新技术,是在总结了上述几种稳压器的优缺点和吸收了Delta变换技术的经验后而研制出的专利产品。这种电路既采用了当前成熟的PWM技术,又结合了 UPS的Delta变换技术。
NPS型智能稳压电源有效解决了上面几种稳压器所存在的问题:
1 、由于吸收了Delta变换技术的经验,所以就具有了它的一些优点,比如输入功率因数高达0.95以上,比参数稳压器高得多。
2 、效率高。从电路的结构可以容易得看到,它是集中了自动稳压器的优点。而且反映速度快,这又是自动稳压器所无法比拟的。
3、 输入输出隔离性能好,这又是集中了参数稳压器和净化电源的优点。由于在工作中没有无功功率的存储,所以不存在击毁其他设备的问题。
4、可靠性高。由于是PWM电路与磁路的结合原理,结构轻巧,而不是像参数稳压器那样笨重。
5 、由于工作效率高,损耗小,使机内温度不高,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
6 、可以智能监控。机器留有RS232串口,可以做远程监控。
7 、容量可以做得很大,不像净化电源和参数稳压器那样最大只能做到几十千伏安。
正是有了如上的优点,在配电中应为首选。
㈣ 如何分析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电容作用
嘿嘿
先声明,我不是大师,也是学习者,正在学习中。
你贴出的电路,是一个典型的三端线性集成稳压线路。C1,在实际应用中,它有两个作用:
1、滤除高频杂波。Ui,通常是变压器输出之后,用电容量电容器滤波了的直流,虽然Ui之前有大电容滤波,但是实际的大电容有电感效应,一些高频杂波反而不能滤除,同时空间也会感应高频杂波进入线路,所以,要对这些高频分量做滤除处理。C1就是这个作用。
2、一般来说,滤波电容器与C1有一定距离,就需要一段较长的线路。在电子线路中,线路的长短,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不要用具体的长度单位,比如cm,或者mm等来衡量,而是与相关的元件,或工作频率(波长)来比较。前面说的有一段较长的线路,是与C1到78XX元件之间的距离比较,相对会较长。长的线路,对于高频杂波来说就呈现为一个小电感(或电容,这要根据工作波长来确定,不同的波长下,显现的特征不同,可能呈现电感效应,也可能呈现电容效应),所以用一个电容,与电感构成LC回路,滤去高频杂波。就是你书上说的:抵消电感效应了。
不光C1起这样的作用,后面的C2,也是如此。
多说几句:
电容、电感,是交流电中的最基本的元件。比如提高功率因数,做无功补偿,就是利用电感电容的关系,也是国家提倡的节能技术,但是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人员来做。更多关于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等等问题和资料,可以四芯,也可到这里来查找和讨论,这里有一帮读过大学的快退休的电工老头,干不了多少事情了,但是都以帮助年轻人为乐:..com/uteam/view?teamId=36954
㈤ 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采用LC滤波电路,属二阶低通滤波,那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
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分滤掉。交流电经过整流后得到交流纹波很大的脉动直流,不能直接用作电子电路的电源。滤波电路能降低交流纹波成份,让整流后的电压波形变得比较平滑。
当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与电流方向相同,阻止电流的减小,同时释放出存储的能量,以补偿电流的减小。因此经电感滤波后,不但负载电流及电压的脉动减小,波形变得平滑,而且整流二极管的导通角增大。
直流稳压电源,能为负载提供稳定直流电源的电子装置。直流稳压电源的供电电源大都是交流电源,当交流供电电源的电压或负载电阻变化时,稳压器的直流输出电压都会保持稳定。直流稳压电源随着电子设备向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对电子设备的供电电源提出了高的要求。
本文以红米k50pro为例适用于MIUI13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