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阶电路分析
解:将电路中的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然后从储能元件两端看进去,计算电路的等效电阻。
(a)R=2∥(2+4)=1.5(kΩ)。所以τ=RC=1.5×10³×2/1000000=3/1000(s)=0.3(ms)。
(b)从电感断开处外加电压U,设流入的电流为I。存在:I+i=0.2i,i=-1.25I。
U=-10i=-10×(-1.25I)=12.5I,所以:R=12.5Ω。
τ=L/R=0.1/12.5=0.008(s)=8(ms)。
(c)从电容两端断开处外加电压U,设流入的电流为I,则I=i。2Ω电阻电流为I,3Ω电阻电流为:I-2i1=I-2I=-I。
KVL:U=2I+3×(-I)+2I=I,R=U/I=1(Ω)。τ=RC=1×0.1/1000000=0.1/1000000(s)=1(μs)。
(d)两个电压源短路后,得到电路图如下左图:
左图等效改画为右图。
电路中的总电容为:C=2F+1F=3F,等效电阻为:R=1∥1=0.5(Ω)。
τ=RC=0.5×3=1.5(s)。
2. 电路分析一道有关运算放大器的题目,有图,求大神
针对上图:
“虚断”:指的是图中的电流:I1=0、I2=0。
“虚短”:指的是图中两个节点1、2的电位相等,即U1=U2。
显然:U1=2V。所以:U2=2V。
设输出端A点电位为Uo,因此:Uo=3i。
注意上述中的U1、U2、Uo都是指的该点电位,也就是该点与公共地之间的电压。
1Ω电阻电流为:(Uo-U2)/1=(3i-2),方向从A指向节点2;
2Ω电阻电流:其两端电压就是U2,所以电流为:U2/2=2/2=1(A),方向向下。
由于I2=0,根据KCL:3i-2=1,i=1(A)。
3. 大一电路分析1
受控源不是一个独立的电源,一般来讲,其电压(或者电流)值不是一个确定的量,其值是由控制源(电压或电流)的大小来决定的。在实际中,最常见到的如三极管放大电路,就属于典型的、最简单的受控源。
如电流放大电路,就是将发射极的电流放大,从集电极输出一个成比例的大电流,那么集电极输出的电流就是一个“电流控制的电流源”,而发射极就是控制源;同样,如果是三极管的电压放大电路,就是将发射极的小信号电压、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集电极就是一个“电压控制的电压源”,发射机成为控制源。
值得注意的是,实质上受控源的能量并不是来自控制信号回路,而是来自另外的电源供电。如上述的电流控制电流源,集电极的能量就来自外部的电源供电。当然,一般的三极管放大电路采用发射极和集电极供用电源的方式,这是一个特例。
按照控制源可以是电压、电流,受控源输出可以是电压、电流,这样受控源的组合方式就包含四种: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Current Control Current Source),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Current Control Voltage Source),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Voltage Control Current Source)和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Voltage Control Voltage Source)。
4. 大学电路 一阶电路分析
KCL:U/2+U/3+0.5i=i,所以:5U=3i,R=U/i=3/5=0.6(Ω)。
时间常数:τ=L/R=0.3/0.6=0.5(s)。
因此:iL(t)=iL(∞)+[iL(0+)-iL(∞)]e^(-t/τ)=10+(5-10)e^(-t/0.5)=10-5e^(-2t) (A)。
I(t)=0+(3-0)e^(-t/0.5)=3e^(-2t) (A)。
t>0,3Ω电阻消耗的能量为:W=∫(0,∞)I²Rdt=∫(0,∞)[3e^(-2t)]²×3dt=27∫(0,∞)e^(-4t)dt=-27/4∫(0,∞)e^(-4t)d(-4t)=(-27/4)×[e^(-4t)]|(0,∞)=(-27/4)×(0-1)=27/4=6.75(W)。
5. 一个电子电路的分析
首先你来没有说明在三个电阻前面的电源路,我只好详细说明。这种接法有三种情况:
一:
三个电阻前面是一路输出,这种情况下这三个电阻有两个作用。1
做防冲击电阻,在上电的一瞬间,电流对负载电路有一个冲击,这种冲击对电源和负载的压力都相当大,我们知道欧姆定律在电阻和电压一定的时候,电流值也就稳定。有了这三个电阻就限制了电流的冲击。2
做保护用,当电流达到或超过电阻的承受最大值时,电阻烧断使后面的故障不再进一步扩大。而且这种接法对电路的保护电流值不等于一个1/3W的电阻。
二:如果这三个电阻前面不是一路输出,而是三路的话那么这三个电阻叫做“均压电阻”。作用是由于半导体器件的参数不是绝对的。所以用三路输出的话就会出现内阻小的输出功率大,内阻大的输出的功率小。由于这种情况将造成输出达不到设计的功率。所以用电阻来平衡它们的输出,这种电阻也叫“负反馈电阻”。
三:这种情况是电阻的前面是一路,而电阻的后面是三路。这种电路这三个电阻叫做隔离电阻。它们的作用是隔离各路信号对电源的干扰。
6. 电路分析,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过程
解:t<0时,电路处于稳态,电容相当于开路。
此时,Is=2A电流源与R1=30Ω、R2=10Ω串联构成回路,所以R2两端电压为:U=Is×R2=2×10=20(V)。即电容串联电压源Us的电压为U=20V。
所以:Uc(0-)=U-Us=20-10=10(V)。
根据换路定理,Uc(0-)=Uc(0+)=10V,即t=0+时,电容相当于一个10V的电压源。t=0+时的等效电路如下:
t=∞时,电流源外部总电阻为:R=R3∥(R1+R2)=10∥(30+10)=8(Ω),因而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Is×R=2×8=16(V),所以:i(∞)=U/(R1+R2)=16/(30+10)=0.4(A)。
R2两端电压为:U2=i(∞)×R2=0.4×10=4(V),因而Uc(∞)=U2-Us=4-10=-6(V)。
再将电路中的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从电容断开处,可以得到电路的等效电阻为:Req=R2∥(R1+R3)=10∥(30+10)=8(Ω)。所以电路的时间常数为:τ=RC(因为没有给出电容C的值,无法计算时间常数τ,在下面的式子中只能用τ来表示)。
根据三要素法:f(t)=f(∞)+[f(0+)-f(∞)]e^(-t/τ),有:
Uc(t)=-6+(10+6)e^(-t/τ)=-6+16e^(-t/τ) V;
I(t)=0.4+(2-0.4)e^(-t/τ)=0.4+1.6e^(-t/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