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软起动一拖二、一拖三、一拖四电路接线图
一拖二电路图
(1)其他电路图扩展阅读:
软启动器的常腊蠢判见故障及故障原因分析
1、在调试过程中出现起动报缺相故障,软起动器故障灯亮,电机没反应。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1)起动方式采用带电方式时,操作顺序有误(正确操作顺序应为先送主电源,后送控制电源)。
2)电源缺相,软起动器保护动作(检查电源)
3)软起动器的输出端未接负载(输出端接上负载后软起动器才能正常工作)
2、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起动完毕,旁路接触器不吸合现象。故障原因可能是:
1)在起动过程中,保护装置因整定偏小出现误动作。(将保护装置重新整定即可)
2)在调试时,软起动器的参数设置不合理。(主要针对的是55KW以下的软起动器,对软起动器的
参数重新设置)
3)控制线路接触不良(检查控制线路)
3、用户在起动过程中,偶尔有出现跳空气开关的现象。故障原因有:
1)空气开关长延时的整定值过小或者是空气开关选型和电机不配。(空气开关的参数适量放大或者
空气开关重新选型)
2)软起动器的起始电压参数设置过高或者起动时间过长。(根据负载情况将起始电压适当调小或者
起动时间适当缩短。)
3)在起动过程中因电网电压波动比较大,易引起软起动器发出错误指令。出现提前旁路现象。(建
议用户不要同时起动大功率的电机,)
4)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尽量减轻负载)
4、用户在使用软起动器时出现显示屏无显示或者是出现乱码,软起动器不工作。故障原因可能是:
1)软起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外部元件所产生的震动使软起动器内部连线震松(打开软起动器的面盖
将显示屏连线重新插紧即可)
2)软起动器控制板故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
5、软起动器在起动时报故障,软起动器不工作,电机没有反应。故障原因可能为:
1)电机缺相(检查电机和外围电路)
2)软起动器内主元件可控硅短路(检查电机以及电网电压是否有异常。和厂家联系更换可控硅)
3)滤波板击穿短路(更换滤波板即可)
6、软起动器在起动负载时,出现起动超时现象。软起动器停止工作,电机自由停车。故障原因有:
1)参数设置不合理(重新整定参数,起始电压适当升高,时间适当加长)
2)起动时满负载起动,(起动时应尽量减轻负载)
7、在起动过程中,出现电流不稳定,电流过大。原因可能有:
1)电流表指示不准确或者与互感器不相匹配(更换新的电流表)
2)电网电压不稳定,波动比较大,引起软起动器误动作(和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
3)软起动器参数设置不合理。(重新整定参数)
8、软起动器出现重复起动。故障原因有:
在起动过程中外围保护元件动作,接触器不能吸合,导致软起动器出现重复起动(检查外围元件和
线路)
9、在起动时出现过热故障灯亮,软起动器停止工作:
1)起动频繁,导致温度过高,引起软起动器过热保护动作。(软起动器的起动次数要控制在每小时
不超过6次,特别是重负载一定要注意)
2)在起动过程中,保护元件动作,使接触器不能旁路,软起动器长时间工作,引起保护动作。(检
查外围电路)
3)负载过重起动时间过长引起过热保护。(起动时,尽可能的减轻负载)
4)软起动器的参数整定不合理。时间过长,起始电压过低。(将起始电压升高)
5)软起动器的散热风扇损坏,不能正常工作。(更换风扇)
10、可控硅损坏:
1)电机在起动时,过电流将软起动器击穿(检查软起动器功率是否与电机的功率相匹配,电机是否
是带载起动)
2)软起动器的散热风扇损坏(更换风扇)
3)起动频繁,高温将可控硅损坏(控制起动次数)
三、软启动器的维修检查方法
平时注意检查软起动器的环境条件,防止在超过档铅其允许的环境条件下运行。注意检查软起动器周围
是否有妨碍其通风散热的物体,确保软起动器四周有足够的空间(大于150mm)。
定期检查配电线端子是否松动,柜内元器件有否过热、变色、焦臭味等异常现象。
定期清扫灰尘,以免影响散热,防止晶闸管因温升过高而损坏,同时也可避免因积尘引起的漏电和
短路事故。清扫灰尘可用干燥的毛刷进行,也可用于皮老虎吹和吸尘器吸。对于大块污垢,可用绝轮改
缘棒去除。若有条件,可用0.6MPa左右的压缩空气吹除
平时注意观察风机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风机转速慢或异常,应及时修理(如清除油垢、积尘,加
润滑油,更换损坏或变质的电容器)。对损坏的风机要及时更换。如果在没有风机的情况下使用软
起动器,将会损坏晶闸管。
如果软起动器使用环境较潮湿或易结露,应经常用红外灯泡或电吹风烘干,驱除潮气,以避免漏电
或短路事故的发生。
四、总结
对于采用软启动器进行控制的电动机,必须充分了解连接负载的运行情况,不能单一考虑电气方面的原因,该厂的斗轮设备运行环境差,冬季换用150号的工业齿轮油并加装保温设施,夏季更换220号的工业齿轮油,减少了机械方面的故障。
在安装软启动器的电气室加装空调和电加热器保证它的环境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另外在运行操作上要有防范措施,比如,在冬季夜间作业气温变化大,应适时空载运行斗轮,防止油的粘稠度过大,启动困难。
对启动时存在力矩较大的设备,在控制方式上要进行调整,如增加启动突跳功能,合理调整突跳时间。在生产过程中,只要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从软启动器故障指示入手,从机械传动、电气控制、环境条件、运行操作、控制方式、控制原理多方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原因,就能顺利解决各种问题,保证设备的健康稳定运行。
② 电工图分为哪几类
电气图分类:
1、系统图或框图: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其主要特征的一种简图。
2、电路图: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目的是便于详细理解作用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
3、功能图: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电路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一种图,其用途是提供绘制电路图或其他有关图的依据。
4、逻辑图:主要用二进制逻辑(与、或、异或等)单元图形符号绘制的一种简图,其中只表示功能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逻辑图叫纯逻辑图。
5、功能表图:表示控制系统的作用和状态的一种图。 6、等效电路图: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元件(如R、L、C)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功能图。
7、程序图:详细表示程序单元和程序片及其互连关系的一种简图。
8、设备元件表:把成套装置、设备和装置中各组成部分和相应数据列成的表格其用途表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
9、端子功能图:表示功能单元全部外接端子,并用功能图、表图或文字表示其内部功能的一种简图。
10、接线图或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的连接关系,用以进行接线和检查的一种简图或表格。
⑴单元接线图或单元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中一个结构单元内的连接关系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结构单元指在各种情况下可独立运行的组件或某种组合体)
⑵互连接线图或互连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不同单元之间连接关系的一种接图或接线表。(线缆接线图或接线表)
⑶端子接线图或端子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端子,以及接在端子上的外部接线(必要时包括内部接线)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⑷电费配置图或电费配置表:提供电缆两端位置,必要时还包括电费功能、特性和路径等信息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11、数据单:对特定项目给出详细信息的资料。
12、简图或位置图: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中各个项目的位置的一种简图或一咱图叫位置图。指用图形符号绘制的图,用来表示一个区域或一个建筑物内成套电气装置中的元件位置和连接布线
电气图定义:
用电气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示电气系统或设备中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图。广义地说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曲线,用以说明系统、成套装置或设备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或连接关系,或者用以提供工作参数的表格、文字等,也属于电气图之列。
③ 电子电路图有哪些分类(2)
电子电路图有哪些分类
原理图
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电路图,又被叫做“电原理图”。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下图所示就是一个收音机电路的原理图。
方框图(框图)
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没有别的符号了。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详细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们连接方式,而方框图只是简单地将电路安装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一个部分描绘成一个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在方框间用连线(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说明各个方框之间的关系。
所以方框图只能用来体现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图除了详细地表明电路的工作原理外,还可以用来作为采集元件、制作电路的依据。下图所示的就是上述收音机电路的方框图。
装配图
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外形图。我们只要照着图上画的样子,依样画葫芦地把一些电路元器件连接起来就能够完成电路的装配。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初学者使用的。
装配图根据装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样,大多数作为电子产品的场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绍的印刷线路板,所以印板图是装配图的主要形式。
读懂电路图
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电路情况。
PCB图,是电路板的映射图纸,它详细描绘了电路板的走线,元件的位置等。
看电路图首先看电源部分,理解电路在什么电源的情况下工作,交流还是直流,单电源还是多电源及电压等级。清楚了以后看分部电路,先区别是数字电路,还是模拟电路,模拟电路看信号采集,搞清楚信号来源,有射频、音频、各类传感器、仪器仪表或其他电路等,分析信号是交流、直流还是脉冲,属电压型还是电流型。分析后续电路的功能,弄清是解调、放大、整形还是补偿等作用。最后看输出电路,是调制还是驱动。数字电路则主要分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作用。
要看懂电路板,那首先最好是要能看懂它的电原理图(即电路图),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标示方式和它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些常用的元器件的正常的参数和在正常的电路中所起到的作用等等知识,然后再对电路板(称为印刷线路板)进行分析,就能比较快的看懂它的工作原理和一些需要掌握的情况了。
分子电路模块,再找个子电路的核心元件(当然要熟悉这个元件)找出各子电路模块之间电气量的联系,最后是整个电路的输出和输入或者说是功能。
整机电路是有一定的功能的,是由各单元电路组成,单元电路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信号处理支路,再由这些支路电路组成整机电路。先要搞清你看的电路图的作用中什么,是属于那一类的电路,是音频、视频、数字、还是混合电路,再用相应的单元电路知识去解读这些电路,同时要从交流信号层面、直流层面进行分析,电路直流部分是电路正常工作的基础,交流信号是在直流电路正常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处理,电路没有良好的直流状态,是不能正常工作的。
还要从频率层面、放大器的增益层面进行分析,不同频率的信号在经过电路处理时,由于电路中非线性元件的原因,会对不同频率有不同的处理结果,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也的不同的放大能力,电路在设计时会对所需要的频率信号进行有目的的处理,从而达到机器功能上的需要。再有就是要分析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以及单元电路间的输入、输出的关系。
交流信号经过这些电路后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在了解了各条支路的工作原理后,才能分析出整机的工作原理,有时各支路电路间也存在信号的交连,例如电视机的行输出电路的行逆程脉冲就用于色解码电路,行输出电路与色解码电路存在信号的相互连系,这时可以将这些支路理解为另一种单元电路,再对它们进行分析。
我想这里面有个顺序问题:比如对高频电路,首先应该掌握电路的功能和输入、输出关系,有了总体的把握后,好比是抓住了牛鼻子,因为虽然电路不同,器件不同,但他们的输入、输出关系频谱是不会变的。然后再分析实现这样功能变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到部分的分析。
进行电路设计是要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入手,但必须首先了解所需芯片的引脚及基本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应用于自己的电路,有利于进行电路的裁剪和扩展。
首先对电路原理图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划分出各个功能模块,如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存贮器模块,音频模块,GPRS模块等。各个模块逐一分析,最后统一起来看就可大体了解电路所要实现的功能了。最好熟练掌握常见或者常用的单元电路的原理,如电源模块,稳压模块,存贮器模块等,常用的芯片,如:7805,7812等。
要将自己所要设计的电路划分成几个模块,这样分别设计在不同的原理图里,最后进行整合。电路中有信号输入时,各个基本点的电压是多少,电流是多少,要有个粗略的估计。对于有放大器,R、L、C的电路,要看是否是振荡电路,放大电路,还是整形电路等。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设计后,就会对电路的基本原理有多了解和掌握了,对自己在以后的设计中积累了设计与调试的经验。
;④ 常见的5种保护电路,附电路图!
短路保护电路确保电路系统在发生短路时能够及时断开,保护其他器件安全。这常通过在电路中串入保险丝实现。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因过热熔断,切断电路。然而,此方法需要人工更换熔断的保险丝,自恢复保险丝的发明解决了这一不便。自恢复保险丝在熔断后温度降低时可自动恢复,实现“自恢复”。其由特殊处理的聚合树脂与导电粒子组成。正常状态下,聚合树脂将导电粒子束缚,构成低阻通路。短路或过载时,大电流使聚合树脂熔化,体积增长,形成高阻状态,限制电流,保护电路。
过压保护电路防止供电电压超过额定值时切断供电回路。通常使用齐纳二极管实现。当输入电压超过齐纳二极管的额定电压,输出电压被钳制在一定水平。
防反接保护电路确保电子元器件不因电源正负极接反而损坏。设计时,需在电源输入前级将电源整流至确定的极性。此外,还有当电源反接时自动关断的电路,利用MOS管关断,其寄生二极管在正常使用时可承受较大电流。
雷击浪涌保护电路用于防止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害。雷击时,供电电压不稳定,浪涌电压对设备造成威胁。放电管、压敏电阻、TVS与共模电感等器件可消除浪涌电压。放电管、压敏电阻与TVS在电压超过阈值时提供泄放通道。共模电感则利用电感特性,只允许同相相反振幅的电压通过,抑制浪涌。
静电防护电路防止人体接触电子设备时发生静电放电。静电放电类似雷击浪涌,可采用上述方案处理。文章源于公众号《电子工程师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