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tx(电脑)电源电路图原理分析
ATX电脑电源电路图原理分析
一、答案概述
ATX电源电路图原理主要涉及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过程,以及电压的调节和稳定。其基本原理包括整流、滤波、稳压和电源管理等功能模块。
二、详细解释
1. 整流过程:ATX电源首先通过整流器将家庭或办公室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整流器由二极管组成,能够将交流电的正负交替变化转变为单向的直流电。
2.滤波和净化:经过整流后的直流电含有较多的脉动成分,需要通过滤波电路来平滑这些脉动。通常使用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滤波电路,以去除电流中的噪声和波动。
3.稳压和电压调节:为了保证电脑各部件的稳定工作,ATX电源电路具有稳压功能。无论输入电压如何变化,电源内部的稳压电路都能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这一功能主要通过稳压管和反馈电路实现。
4.电源管理:ATX电源电路还包括一个复杂的电源管理系统,负责监控电流的状态并根据需要调节输出。这包括开机/关机控制、电压监控以及过载保护等功能。此外,ATX电源还具备通过PWM控制风扇转速的功能,以实现高效的散热和节能。
三、总结
ATX电脑电源电路图原理涵盖了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其核心功能是将交流电转换为适合电脑硬件使用的稳定直流电,并通过精细的电源管理系统确保电脑各部件的稳定运行。了解ATX电源电路图原理对于维护和优化电脑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② 常见的主板开机电路的类型
主板的开机电路主要由主板ATX电源插座、芯片组(双芯片架构为南桥芯片)、前端控制面板接脚、I/O芯片以及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晶体管、稳压器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和相关硬件设备组成。如图4-1所示为主板开机电路实物图。
图4-1主板开机电路实物图
主板ATX电源插座
目前主板上常用的ATX电源插座为24针,在一些旧主板上还可以看到20针的ATX电源插座,但是基本上20针的ATX电源插座已经被淘汰了。
主板ATX电源插座的第9引脚为待机供电输出端。当电脑主机有220V市电输入时,主板ATX电源插座的第9引脚就会给主板输送5V的供电,为主板上需要待机电压的硬件设备或电路提供供电。
主板ATX电源插座的第16引脚(20针的ATX电源插座为第14引脚)为开机控制引脚,在整个开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图4-2所示为主板20针ATX电源插座框图及实物图,如图4-3所示为主板24针ATX电源插座框图及实物图。
芯片组
芯片组在开机启动时,负责重要信号的检测和发送,是主板开机电路中的核心部件,一旦其出现问题,就可能造成无法正常开机启动的故障。
图4-2主板20针ATX电源插座框图及实物
图4-3主板24针ATX电源插座框图及实物
在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组成的芯片组中,南桥芯片主要负责开机启动的控制工作。
芯片组能够正常工作的条件包括:32.768kHz实时时钟晶振为芯片组提供时钟信号、3.3V待机供电正常、CMOS电池供电正常、CMOS跳线连接正常等。如图4-4所示为开机电路重要组成部分芯片组的实物图。
图4-4开机电路重要组成部分芯片shi'wu
I/O芯片
I/O芯片是很多主板开机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开机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主机电源开关(前端控制面板接脚)输送的开机信号,然后给芯片组(双芯片架构中为南桥芯片)一个开机信号,在得到芯片组的开机反馈信号后,I/O芯片输送给主板ATX电源插座的第16引脚或第14引脚(20针ATX电源插座)主板供电开启信号。如图4-5所示为主板上常见的I/O芯片。
图4-5主板上常见的I/O芯片
前端控制面板接脚
主板的前端控制面板接脚用于连接电脑主机机箱的电源开关、系统重置开关、扬声器及系统运行指示灯等,从而实现开机启动、重新启动等操作。
当按下电脑主机机箱的电源开关时,主板的前端控制面板接脚会发送一个触发信号,用来触发主板开机电路开始工作。
如图4-6所示为主板的前端控制面板接脚实物图。
③ 谁有CM6800或CM6802的ATX电源电路图(出200分)
现在这个图好找了
④ ATX电源20针和24针接口定义
ATX电源20针和24针接口定义
文章目录[隐藏]
什么是ATX电源?
ATX电源设备是一种电源转换设备,可将AC 220V电压转换为DC3.3V,5V,12V,24V和其他电压,以为硬件(如主板图形卡)供电。 ATX电源的主要特点是它不使用传统的电源开关来控制电源的开和关,而是使用“ + 5VSB,PS-ON”来实现电源的开和关,只要它控制“ PS-ON“信号功率变化的程度可以控制电源的开和关。
ATX电源20针插头的接口定义
20针ATX插头主要用于某些旧计算机。它属于ATX 12V v1.x版本的规格。它连接到主板的20针插头,以为主板提供3.3V内存供电电压; 12V主板和辅助设备(硬盘,图形卡等)的供电电压; 5V电压。
上图显示了ATX电源20针插头的接口定义。要单独测试ATX电源的开关功能,我们只需要用一根细铜线将7针和8针短路即可。
ATX电源24针插头的接口定义
从ATX 12V v2.0版本开始,应该是PCI-E接口图形卡的普及。因此,在20针电源接口上添加了双12V电压输出,因此该接口变成了24针。
上图是24针ATX电源插头的接口定义。它增加了12V电压输出,5V电压输出和3.3V电压输出。
ATX电源其他插头的接口定义
除了20针或24针主电源连接器外,ATX电源接口还包含一个4针12V主板电源插头(左侧的第二个是接口定义); 4针12V 5V硬盘,光盘驱动器电源插头(图左2的顶部1是接口定义); 4针软驱电源插头(上图左2的下部1是接口定义); 6针或8针视频卡电源插头(上图右2的1和底部1是接口定义); 6针辅助电源引脚插头(上图的左2是其接口定义); 15针SATA设备电源插头(上图的左1是其接口定义)。
ATX电源的版本演进图
保存
⑤ ATX(电脑)电源电路图原理分析
到正电源一般须接一只电阻(称为上拉电阻,选3-15K)。选不同阻值的上拉电阻会影响输出端高电位的值。因为当输出晶体三极管截止时,它的集电极电压基本上取决于上拉电阻与负载的值。
按管脚的顺序把内部四个比较器设为A、B 、C 、D 比较器。494和339再配合其他电路,共同完成ATX电源的稳压,产生PW-OK信号及各种保护功能。
⑥ 要长城电源ATX-200SEHB-PFC的原理图,电路图,各元件的作用
原理图:
工作原理简述: 220V交流电经过第一、二级EMI滤波后变成较纯净的交流电,经全桥整流和滤波后输出300V的直流电压。300V直流电压同时加到主开关管、主开关变压器、待机电源开关管、待机电源开关变压器。由于此时主开关管没有开关信号,处于截止状态,因此主电源开关变压器上没有电压输出,图中的-12V至+3.3V,5组电压均没有电压输出。
但我们同时注意到,300V直流电加到待机电源开关管和待机电源开关变压器后,由于待机电源开关管被设计成自激式振荡方式,待机电源开关管立即开始工作,在待机电源开关变压器的次级上输出二组交流电压,经整流滤波后,输出+5VSB和+22V电压,+22V电压是专为电源内部主控IC供电的。+5VSB电压为待机电压,输出到主板上。当用户按动机箱的Power启动按键后,主板向电源发出开机信号,此时,(绿)色线处于低电平,IC内部的振荡电路立即启动,产生脉冲信号,经推动管放大后,脉冲信号经推动变压器加到主开关管的基极,使主开关管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主开关变压器输出各组电压,经整流、滤波和稳压后,得到各组直流电压,输出到电脑主机。但此时主板上的CPU仍未启动,必须等+5V的电压从零上升到95%后,IC检测到+5V上升到4.75V时,IC发出P.G信号,使CPU启动,电脑正常工作。当用户关机时,绿色线处于高电平,IC内部立即停止振荡,主开关管因没有脉冲信号而停止工作。-12至+3.3的各组电压降至为零。电源处于待机状态。 保护电路原理简述: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当IC检测到负载处于:短路、过流、过压、欠压、过载等状态时,IC内部发出信号,使内部的振荡停止,主开关管因没有脉冲信而停止工作。从而达到保护电源的目的。
由上述原理可知,即使我们关了电脑后,如果不切断开关电源的交流输入,待机电源是一直工作的,电源仍会有5到10瓦左右的功耗。
⑦ ATX电源5VSB电路原理
ATX电源增加了一个辅助开关电源,如图所示。当ATX电源交流输入端一旦有220V的交流电时,辅助电源就开始工作,一路经整流7805三端稳压器稳压,输出+5V电压供给ATX主板内部一部分在关机状态下要保持工作的芯片,如网络通信接口、电源监控单元、系统时钟等部分芯片使用;另一路经整流滤波,输出辅助+12V电源,供给ATX电源内部TL494等芯片工作,为ATX电源主变换电路的启动作准备。,辅助电源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开关电源。只要ATX电源一上电,辅助电源便开始工作,输出的两路电压,一路为+5VSB电源,该输出连接到ATX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作为它的工作电压,使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对电源进行管理。通过此功能,实现远程开机,完成电脑唤醒功能;另一路输出电压为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等电路供电。 ,PS-ON控制电路: ATX电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采用“+5VSB、PS-ON”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只要控制“PS-ON”信号电平的变化,就能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电源中的PS-ON控制电路接受PS-ON信号的控制,当“PS-ON”小于1V伏时开启电源,大于4.5伏时关闭电源。主机箱面上的触发按钮开关(非锁定开关)控制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的输出状态,同时也可用程序来控制“电源监控件”的输出,如在WIN9X平台下,发出关机指令,使“PS-ON”变为+5V,ATX电源就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