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原理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原理:电流电压转换,又称IV变换,利用电流流过电阻,在其两端会产生电压降U=IR,检测电阻端的电压,即可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VI/IV变换,适合工业远距离传输,传输电流通常为4-10mA,或者4-20mA。
❷ 电流/电压(I/V)转换器电路图分析
(1)-15V电压那个支路是用来调零的:当电流Ii=0时,调整电位器使V0=0。(设左下角10k电位器电压为Vip)
(2)输入端电阻R为电流采样电阻,很小(电流表内阻越小越好),且一定满足R<<100k,故Ii在R上产生电压。
设R上端电位为Vi1,R下端电位为Vi2。所以Ii*R=(Vi1-Vi2)。
(3)设右边10k电位器可调端电压为Vop。2个2k电阻与100k电阻的连接节点电位设为Vn(上面的)和Vp。
(4)输入输出关系推导如下:
由运放虚断,则2个2k电阻上无电流,有:(Vi1-Vn)/100k=(Vn-Vop)/200k (式1)
(Vi2-Vp)/100k=(Vp-Vip)/200k (式2)
由运放虚短,则Vn=Vp (式3)
联立3个方程,得Vop=Vip-2(Vi1-Vi2)=Vip-2*Ii*R
(5)设右边10k电位器上半边电阻为Rup,下半边电阻为Rdown
因为右边10k<<200k(最上边的),故200k的分流可忽略。则Vop是电位器分压Vo
所以Vop=Rdown×Vo÷(Rup+Rdown)=Rdown×Vo÷10k
所以Vo=(10k/Rdown)*Vop=(10k/Rdown)*(Vip-2*Ii*R)
右边10k负责调整增益的。
❸ 为什么这个电压–频率转换电路仿真出来是一
Vi为正电压时Vo输出正0.7V电压,Vi为负电压时Vo输出负电压(负饱和电压),所以对输入的Vi交流电压信号该电路输出的是零电平/负电平交变信号。
Vi为正电压时,由于正极输入,Vo有输出正电压的意向,但由于A1反向电路的反馈作用,V01的稳定电压是-0.7V(D的管压降),使A2的正输入极电压是0(虚地),所以Vo=-V01=0.7V。A1和R1、R2、R5组成放大倍数为1的反向放大器。
Vi为负电压时,Vo有输出负电压的意向,反向放大后V01是正电压,D方向截止,V01对A2不起作用,A2纯粹工作在正反馈状态(反馈器件是C),Vo输出负电压(负饱和电压)。
C的主要作用是当Vi由负变正时,将Vo电平迅速拉升,使A2迅速退出反向饱和状态。
未验证过,只是推断,需仿真或实际验证。
❹ +Vs,Vi,-Vs在电路图中指的是什么
1 这是一个典型的运放电路。Vi是输入,你可以看见Vi右边是一个电容,说明这个Vi是一个输入信号源,这里表示是电压输入的信号源。一般是个波动的信号。我看见图最右边的喇叭形状,这个是一个扬声器的运放电路哦。Vi就是你说话引起模拟原件转换过来的数字信号,所以是震动的不稳定的电压输入。
2 两个Vs是这个运放的启动的关键,仁兄如果学习过放大电路的话就很容易明白这个Vs是运放的静态工作点Q的求解的时候必须知道的量,一般当运放被生产出来以后这个是固定的输入,目的是启动运放。
你看一下-VS和+VS都和接地端没接到一起所以应该还有一个专门的接地端。
“+ ”“-”号表示的输入的极性,VS的大小表示所需电压的大小,顺便说下,这个是直流的恒定的值,如果想让运放正常工作必须有的恒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