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细胞是这么产生电的
细胞膜上有钠-钾泵(一种蛋白质,能跨膜运输Na+、K+),它能造成细胞内K+是细胞外30倍,细胞外Na+使细胞内12倍。因为细胞膜两侧K+的浓度差,K+会外流。
当细胞膜外的正电荷大到能阻止同样带正电荷的K+出来时(同种电荷相排斥),K+就停止内流。但是因为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很小,Na+就不能进来,这样就相当于细胞膜两侧有了电位差(可以理解为电压),这就是细胞的静息电位。
细胞膜上还有钠、钾通道(也是两种蛋白质),当细胞受到刺激,Na+通道会开放,刚说到细胞外Na+是细胞内12倍,所以Na+会内流(相当于电流)。这样导致膜两侧电位差减少。当电位差降到一定程度时,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因为没有了正电荷抵抗K+的浓度差,K+会大量外流。之后,钠-钾泵会出来收拾残局,向膜外运输Na+,向膜内运输K+,使浓度恢复到原来水平。这就是细胞的动作电位,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会传得很远。
是什么原因导致那种蛋白质让Na+、K+,向一个方向运输的呢?
结构是这样的:钠-钾泵由两个α亚基、两个β亚基组成,α亚基下面有3个结构域。α亚基上还有3个Na+结合位点、两个K+结合位点,β亚基不直接参与运输,只是用来帮助α亚基正确折叠。
运输开始时,α上先结合三个Na+,同时3号结构域上结合一个ATP。蛋白质就把ATP水解为ADP,同时2号结构域磷酸化。α亚基构象改变,Na+就不能结合了,就被释放到到细胞外,同时2个K+结合到α上。然后2号结构域去磷酸化,α构象再次改变,K+又不能结合了,就被释放到细胞内,就这样循环。钠-钾泵消耗一个ATP能运输3个Na+、2个K+,α的构象一秒能改变1000多次。如果钠-钾泵不运输的话,膜两侧Na+、K+的浓度会变化,就会影响其他生理功能,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后也不能恢复了。
㈡ 什么是电位差为什么静息状态下,电极分别接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差是负值
电位差,也称作电势差或电压(voltage),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是指细胞膜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它是一切生物电产生和变化的基础。当一对测量微电极都处于膜外时,电极间没有电位差。
在一个微电极尖端刺入膜内的一瞬间,示波器上会显示出突然的电位改变,这表明两个电极间存在电位差,即细胞膜两侧存在电位差,膜内的电位较膜外低。
该电位在安静状态始终保持不变,因此称为静息电位。几乎所有的动植物细胞的静息电位膜内均较膜外低,若规定膜外电位为零,则膜内电位即为负值。大多数细胞的静息电位在-10~-100mV之间。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呈不均衡分布,膜内的钾离子高于膜外,膜内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低于膜外,即胞内为高钾、低钠、低氯的环境。此外,有机阴离子仅存在于细胞内。
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大,对钠离子通透性很小,仅为钾离子通透性的1/100~1/50,而对氯离子则几乎没有通透性。因此,细胞静息期主要的离子流为钾离子外流。
钾离子外流导致正电荷向外转移,其结果导致细胞内的正电荷减少而细胞外正电荷增多,从而形成细胞膜外侧电位高而细胞膜内侧电位低的电位差。可见,钾离子外流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推动钾离子外流的动力是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
(2)静息电路扩展阅读: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变动,使细胞膜处于不同的电位状态。细胞安静时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状态。当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增大方向变化时,称为超极化;相反,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
去极化进一步加剧,膜内电位变为正值,而膜外电位变为负值,则称为反极化;细胞受到刺激后先发生反极化,再向膜内为负的静息电位水平恢复,称为膜的复极化。
静息电位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但各种细胞的数值不同。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即膜内比膜外电位低70mV),骨骼肌细胞为-90mV,人的红细胞为-10mV。
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V代表电压。
电源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符号:V)测量。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
公式:ΣU=U1+U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公式:ΣU=U1=U2
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