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用电势差计校正毫伏表,并画出电路图
用箱式电势差计校正电表实验往往只能校正电表而不能同时测量电表的内阻,对试验线路加以改进后,既可以校正电表的等级又能够精确测量被校电表的内阻。
R1、R2、R3为定值标准电阻。(也可用电阻箱代替,R2≥R1)。实验中,调节R0使被校电压表达到某一整刻度,将K2合向a'b',用电势差计测量一次电压值,记为Ua'b';
再将K2合向ab端,测量一次电压值,记为Uab。调整R0使电压表依次指向整刻度,重复上述测量,并记录Uab、Ua'b'及电压表的读数U。 1.1 电压表等级的确定方法。
(1)毫伏表电路扩展阅读:
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V代表电压。
电源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符号:V)测量。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
公式:ΣU=U1+U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公式:ΣU=U1=U2。
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
② 毫伏表交流毫伏表使用
在使用交流毫伏表进行测量前,务必进行短路调零。首先,打开电源开关,将测试线的红黑夹子相接,然后将量程旋钮旋至1mv档,确保指针指向零位。若未指向零,检查测试线是否完好。有些表可通过面板调零电位器,否则内部已调好。
由于交流毫伏表的高灵敏度,开启电源后,低量程下可能会出现自起现象,即指针因干扰信号而偏转。为了避免指针受损,不测量时应将旋钮旋至高量程档。
使用时,接地环节很重要。将交流毫伏表的黑夹子接地(与电路的公共地相连),以防止干扰影响测量结果。
在调整信号时,应先选择较大量程,信号改变后再逐渐减小量程。交流毫伏表的刻度分为0—1和0—3,量程切换时,逢一量程直接读取0—1刻度线,逢三量程读取0—3刻度线,无需换算。
在开始测量前,务必确认量程旋钮与标记是否一致,避免因读数错误影响测量结果。交流毫伏表主要用于测量正弦交流信号的有效值,非正弦信号需经过特定换算(详情参阅《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实践》第17页)。
最后,务必注意,不要使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来代替交流毫伏表测量电压,因为万用表内阻低,不适合作为交流电压测量工具,特别是在50Hz的工频电压测量中。
毫伏表是一种用来测量正弦电压的交流电压表。主要用于测量毫伏级以下的毫伏,微伏交流电压。例如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天线输入的电压,中放级的电压等和这个等级的其它电压。
③ 差分放大电路中,如何用交流毫伏表测双端输出电压
在空载情况下,不考虑压降等,变压器副边双绕组,中间抽头接地,因为带载时整流二极管会产生压降。随着负载的增加输出还会略为下降这是用的全波整流,不会积分到正弦波的峰值;
变压器也会有绕组压降及引线也会有,还有带载时电容因为有放电回路,电容上的电压理论值应为交流的幅值,即√2*U=√2×12V=16.97V。带载情况下一般会降低,一般最大值约为1.35U左右,即16.2V。
(3)毫伏表电路扩展阅读:
差分放大电路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该电路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有不同的作用,对于共模信号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差模信号起到放大作用,并且电路的放大能力与输出方式有关。
差分放大电路利用电路参数的对称性和负反馈作用,有效地稳定静态工作点,以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为显著特征,广泛应用于直接耦合电路和测量电路的输入级。但是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复杂、分析繁琐,特别是其对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信号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难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