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达到原值的多少可以计入固定资产
一般是维修支出大于账面余额的50%,或者延长了使用寿命两年以上计入固定资产。具体如下。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除此以外的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在新准则下,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一般要看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也就是,是否能够带来“增量收益”,如果能,就资本化,一般是维修支出大于账面余额的50%,或者延长了使用寿命两年以上,或者是改善了固定资产性能等等,符合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就可以资本化。
还有就是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性能改善,工艺改进的,或者适合于与之前不同的用途的情况。否则,就费用化。
② 维修费超过多少计入固定资产
维修费超过固定资产原值的50%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如果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50%以上,并且修理后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可以延长2年以上,那么这笔修理费就可以被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并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企业的经济状况。对于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如果发生费用较大,建议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小额维修则可以计入管理费用。
③ 记固定资产的大型修缮和不记固定资产的维修(护)费有什么区别
一、维修程度的大小不同:
1、不记入的小修理,也叫日常修理,是在固定资产所在地进行的局部检修。包括对机器设备少量的磨损零件进行更换和修复;对房屋建筑物的墙壁进行粉刷、部分门窗的修缮等项目的作业。
2、大型修理是对达到一定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根据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全面的检修。机器设备大修理的内容包括把设备全部拆卸、更换和修复全部的磨损零件,校正和调整整个设备,恢复机器设备的原有精度、性能和效率。
二、维修的特点:
1、小修理:受理范围只限于零部件的更换和修理,修理程度简单,在固定资产维护检察时同时进行。
2、大型修理的特点是:修理范围大,间隔时间长,所需费用多,并具有固定资产局部再生产性质。
三、会计核算方式不一样:
小修理固定资产的费用,可以直接计入相关的费用。对于大修理的费用,要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按照税法规定,长期待摊费用分3年摊销。
(3)固定资产的维修费有哪些情况扩展阅读:
确定维修费用的方法:
1、财务部门,进行“维修费用的目标预算”。根据公司经营总方针:要考虑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及本年度的经营指标。编制的原则:在公司经营总方针指导下,本年度企业计划编制的重点和确保对象。
2、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维修费用的预算草案”。根据编制部门的方针:要考虑设备的维修模式、点检和状态检测的统计概率、本年度要确保的主作业线的现状、维修人员的能力以及维修资材库存和到货的情况。
3、按规定的时间,做完了“维修费用的目标预算”和“维修费用的预算草案”后,即可会议,并邀请设备技术方面相关的工程师、重点设备相关的检修专家共同参与,分析、研讨观点,有争议的项目可以记录在案,以此来进行调整,以取得数值上的相近一致。
4、列出的项目可以委托维修部门进行检修,检修的人员在检修前必须做好维修项目的“工时工序表”,检修结束必须做好维修工程的实绩记录,填写专用的“维修工程记录表”,并交给点检组,待到月末点检组汇总“月维修费用实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固定资产修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
④ 维修费达到多少能入固定资产
维修支出大于账面余额的50%能入固定资产。
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将维修费用资本化并入固定资产可以增加其账面价值。这有助于反映企业对资产的实际投资和财务状况,并提高资产净值。
持久性改进:
维修支出超过账面余额的50%可能意味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和改进工作,例如更换关键部件、重要系统的重建等。这些维修工作往往会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提升性能或增强价值,因此适合被资本化。
一次性费用避免:
如果将大额维修费用视为费用并立即扣除,可能会导致当期利润大幅下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资本化这些费用,可以将其分摊在多个会计期间中,并平滑其影响。
4、创新与研发支持
固定资产也可以用于支持企业的创新和研发活动。例如,研发实验室、科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等固定资产可以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具,促进新产品或技术的研发和实施。
5、长期稳定性
固定资产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相对较为稳定。与流动资产相比,固定资产更不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经济周期的影响。它们提供了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