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一说预充电路与预充电阻(上)
探讨电池系统中的预充电路与预充电阻,旨在保护系统关键组件不受损害,并确保安全稳定运行。预充电路在电池系统内部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与预充电阻、预充继电器以及母线电容的协同作用。
预充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主正、负继电器因过流产生的热效应而粘连损坏。当导通瞬间,电容相当于短路,形成电流回路,由于铜排与继电器阻抗较小,电流巨大。此外,预充还起到保护母线电容和电池的作用,具体保护机制则需读者自行探索。
电容充电的参数计算涉及预充电阻的选择,公式已给出,计算过程简单明了。通过已知的电池总电压、负载电容以及预充时间,可计算出预充电阻阻值。确保在预充时间后,电容两端电压达到预期值,以安全闭合主正继电器,常见标准是确保电压达到总电压的95%以上或电压差不超过10V。
预充电阻的功率选择是设计中的关键考量因素,不当选择可能导致预充电阻损坏。功率的选取受制于瞬态脉冲充电特性,应在预充电阻最大脉冲功率基础上进行选择,而非稳态功率。瞬态电压脉冲的分析可将复杂波形转换为矩形波,从而计算单脉冲持续时间和峰值功率。在选择预充电阻时,应参考厂家推荐的最大单脉冲峰值功率表,并进行适当的降额处理。
当面对连续脉冲预充的场景时,应考虑热量累积和散热问题,选择的预充电阻功率应为单脉冲峰值功率的几倍,以应对连续预充产生的额外热负荷。温度降额在设计中也应得到适当考虑。
总结而言,预充电路与预充电阻在电池系统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理论与实践需深入理解。下篇将通过实例验证理论应用,同时探讨预充电阻的分类以及其他相关周边问题,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指导。所有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推动技术深入发展。
2. acs800变频器预充电方法
对于50kw以下的变频器,预充电通常采用充电二极管、充电接触器和充电电阻。这是一种较为直接且成本较低的预充电方法,适合小功率应用。
而对于50kw以上的变频器,预充电电路则更加复杂。一般采用整流桥的半控桥,搭配充电二极管和充电电阻。这种电路可以提供更高的电流和更稳定的预充电过程,适用于中等功率需求。
在500kw以上的大型变频器中,预充电电路通常更加简化,直接采用整流桥的半控桥进行充电。这种方式不仅节省成本,还能有效降低系统的复杂性,适用于大型工业设备。
如果变频器具备回馈功能,则预充电电路会有所不同。此时,除了充电接触器、充电电路熔断器和充电电阻外,还需要额外的充电接触器,以确保在回馈过程中能够安全地进行预充电。
在多传动逆变器的应用中,预充电电路的设计也有所不同。通常会采用充电控制器ASFC,它能精确控制预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和时间。此外,还需要带联锁的直流开关、充电电阻和充电熔断器,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些不同的预充电方法,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变频器的预充电需求,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