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居士该如何持邪淫戒律
具体而言,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你不是做了五戒仪式的居士,就没有犯戒一说。那么你跟老公有没有发生关系,都不属于犯戒;这跟你念不念大悲咒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除非是你在你老公跟你发生关系时,你还念大悲咒,这也不是犯戒。
第二种情况:你已经是三皈五戒的居士,那么就要注意了。根据佛教戒律,对于在家弟子的性生活,规定了非人、非法、非支、非时、非处、非量、非理七大方面的内容,你这样理解显然是完全不懂,我一一解释给你听:
1、非人:你老公是人类,还是你正而八经的配偶,这一条肯定不会犯。
2、非法:对象不可以是出家人或没有出家但正在受八关斋戒等其他戒律的人。这一点你也没有犯。
3、非支:这个好解释但难以启齿,就是必须在正常厅基的通道发生关系,其余的地方如口、肛等处不可以。
4、非处:不可以在寺院、佛堂以及大众面前(估计很少人敢这样做)发生关系;
5、非量:州团做得太多也不好,一夜七次郎是要杜绝的。
6、非理:譬如和未经认可的人发生关系,包括一夜之情都属于邪淫。
7、非时:这个最复杂,是指不在规定的时间内性生活,就是犯了邪淫,其中包括了夫妻在日升之后、日落之前扮迹谨也就是白天这一段时间内的性行为、每月的十斋日(农历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乃至三十)、每年的阴历一月、五月、九月、八王日、佛菩萨圣诞日、父母祭日、妻子产前、产后这些时间内,在上述时间内的性生活,都属于邪淫。避开这些时间,还是可以和老公亲热的。
2. 在家居士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在家居士一般需要受持五戒。因为五戒是佛教所有戒律的基础,其前四条属于性戒,即不管受不受戒犯了都有恶果,简单解释如下:
1、不杀生戒:如果知道是有生命的众生,而起了杀害对方之心,并且具体实施了这种行为,造成了对方死亡的结果,就叫杀生。如果不做此事,叫不杀生戒;
2、不偷盗戒:知道不是自己的物品,而起了偷盗之心,并且把物品拿走,使物品离开了它本来的地方,归我所有,就叫偷盗。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偷盗戒;
3、不邪淫戒:不符合世间法律的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以及合法配偶在非时、非处、非道处交合就叫邪淫。如果不做此事,叫不邪淫戒;
4、不妄语戒:为了欺骗他人,隐瞒事实,而说虚假的语言就叫妄语。如果不做此事,叫不妄语;
5、不饮酒戒:酒有三种,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药酒,若干若湿,若浊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动放逸,起三十六失。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
(2)在家居士破戒扩展阅读:
破戒过失:
因为清净持戒可以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破戒之后所得的过失也会招感无穷的恶报。如同一个解犯了国家的法律,其人要受到法律制裁一样,而受戒之人,破戒后同样会受到因果规律和护法神的制裁。
在佛弟子中,不论在家,出家,破戒的过失有差别,但破根本戒的过失都是相同的,因为在因果前面人人平等。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须具足持守的,否则就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法华经》云:“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就应该好好受持,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经又云:“信为能入,戒为能度。”
我们学佛是为求解脱而来,就必须如法持式,从而断除现有的烦恼,亦能销熔未来的结使,完善人格,得大自在。现在文明的贡献虽然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膨胀物欲,从另一方面说受文明引导,人们用智力控制自然,为讲求功利生产越来越多的商品似乎成为人生活的最高目标,人设计机器,机器又来设计人。
个人被强烈的自我中心,以及对权力和财富的不满足所吞并,一切以我为中心,乃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当时的享受,不顾一切违犯戒行,损失人格,故《福盖正行经》云:“破戒之人,无所堪任,如彼破车,无能运载。”
不但毁了佛弟子自身的名誉,也破了许多善信者的信心,尤其糟糕乃是损坏了三宝的尊严。
3. 居士戒有哪些
居士戒主要有五戒,即杀戒第一、盗戒第二、淫戒第三、妄语戒第四、酒戒第五。
居士戒亦称近事男律仪,此为本从圆备能生近事律仪之因而得,承认乃至命终承断近事律仪所断相违晶之出离戒。
居士五戒是释迦牟尼佛为在家修行的弟子制定的戒律, 居士五戒的内容在显宗和密宗里没有什么区别。不杀生不仅是佛教的戒律,有些杀生行为世间法律也不允许,在家居士应该都可以受持这条戒律,做到不难。
若有明确的杀害动机,有具体的杀害对象,实施了杀害行为,并结束了对方的生命,就构成完整的杀生行为,若未忏悔清净此恶业,则须承受完整的杀生果报。没有亲自实施,但指使他人实施杀生的行为,断众生的性命,也属于杀生,过失一样。
盗戒规定得非常细微,它的对象是所有不属于自己的财产,包括个人财产和公有财产,即有主财产。对不属于自己的财物生起盗取的心,实施了盗取的行为,使这些财物离开了本来所属的地方,并且价值超过一定的数额,就破盗戒。自己生起盗心,教他人去实施盗的行为,也破戒。
做生意时,故意欺骗对方、骗取钱财或者偷税漏税、伪造发票等等,这都破盗戒。对于盗戒所确定的数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但都非常细微。
守持盗戒有一定难度,在受持这条戒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受持。能够守持的话,可以受戒,不过我想老年人应该都能受。
邪淫指与合法配偶以外的人有不净行,与合法配偶,在白天等不正当的时间、以不正当的方式或在佛像、佛经、佛塔等三宝所依的旁边等处行不净行,
女性生理期间或者在守持八关斋戒时做不净行,也破戒。谈到这条戒律时不要不好意思,这是为了讲佛法,没什么,平时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生起羞愧才对。
居士五戒当中的妄语指大妄语。以欺诳之心,说一些自己本没有的功德和事情,比如没见到本尊或佛菩萨,没有神通,却对别人说自己见到了本尊,说自己有神通,这是大妄语。出于各种原因打其他妄语,也有很大的过失,但只有说大妄语时,才破居士戒。
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从开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时,便也接受了作为佛教徒行为标准的五戒。因为这五戒是“贪”、“嗔”、“疑”三种心理行为,藉身体四肢及口舌行为所作的具体表现,故其虽为在家戒,实际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