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隆兴美家具

隆兴美家具

发布时间:2023-07-01 02:41:03

㈠ 成都在哪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2005年市区建成区面积395.5平方公里。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成都市从西到东,地形分为山地、平原、丘陵三个部分。

成都西部,是高峻的龙门山和邛崃山地。这里的山峰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上,大邑县境内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是全市的最高峰。西部群山或险峻雄奇,或幽雅秀丽。由各种岩石风化后发育而成的山地棕壤,是主要的森林土壤。山地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带,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森林树种异常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从而使该地区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除了重要的林业价值以外,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

成都中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海拔在450—720米之间,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2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便于引水自流灌溉。岷江、沱江及其支流从上游地区带来大量砾石、泥沙沉积成为深厚的冲积层,形成冲积土。几千年来,在劳动人民的长期耕作下,成都平原的表层土壤发育成肥沃的水稻土,而且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兴建,成都平原上河网交错,灌渠密布,水旱从人,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阡陌田畴之间,一个个农家院落被绿树翠竹层层环抱,形成了成都平原特有的竹林院落景观。

成都东部,是低矮的龙泉山和四川盆地中部丘陵的西缘,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由紫色砂岩、泥岩组成,这些较为松软的岩石风化以后形成肥沃的紫色土。龙泉山植被多遭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现仅分布着一些次生的青掆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木。丘陵区谷地宽阔平坦,丘坡梯田层叠,冲田相连。金堂县云合乡河谷低处海拔仅387米,是全市的最低点。

成都的五个主城区是: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和成华区。

锦江区位于城区的东部至东南部,是成都的老工业区和老商业区,很多大型企业之前都在这里。后来随着其他地区的发展,锦江区的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为保护环境,原有的大型重工企业也都逐渐迁至郊区。但仍保留了盐市口、春熙路等传统的商业区。这些地区目前仍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成都近年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振兴东部和北部,锦江区也是优先发展的地区。

和锦江区相对的是青羊区,它位于城区的西部,拥有独特的环境优势,旅游资源相对丰富,青羊宫、金沙遗址、宽窄巷子等都在这里。绿化率很较高,人均绿地面积在五城区中最好,百花潭公园、人民公园、文化公园、金沙公园等云集于此。很多政府官员也多居住于此,有“成都贪官住西门”一说。借助改革的契机,青羊区在五城区发展得较为顺畅,环境优势进一步体现,规划建设也做得比较好。区域内发展相对较为平衡,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金牛区位于城区的北部至西北部,因为有火车站和荷花池市场,这里发展得相对较早,成为各种小商品和大型工业原料配件批发及零售的集散地。目前也仍是城区的交通中心。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金牛区的外来人口多,人员构成相对复杂,治安不如其他几个区。近年来,金牛区依靠自己位于西北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和开拓羊西线、沙西线等标志区域,不仅建成了高新西区(高新技术开发西区),还巩固了成都通往都江堰的交通优势。但总体说来,区域内的发展并不平衡。

武侯区位于城区南部,是个后起的富贵区。这里云集了四川大学、华西医大、西南民大、成都体院等高等学府,文教优势明显。有因为外国人来成都留学,其家庭也居住在附近,后来为了方便外籍人员工作,外资企业大多也都建在武侯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就在这里。这样一来,武侯区成了成都外国人最多的地区,中华园、锦绣花园、银都花园、大世界家乐福、罗浮世家等高档小区里,外国人比比皆是。由此,这里的高档小区也是全成都最多的。生活配套设施极为完备。富裕程度也是五区里最高的。

成华区位于城区东北部。虽然该区成立较晚,但集合了东部的老工业区和北部的交通,是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如今的万年场、府青路、一号桥等地仍是名声较为响亮的地名。但和其不相称的是,只知其名,不知其位置和作用。因为成华区发展相对较慢,历史上的名声在如今已经完全被其他地区超过。加之没有锦江区那样的标志性商业中心,这里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其他地区。其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各方面都没有其他地区影响大。这里也是成都振兴东部和北部的重点扶持地区。

而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等地是以前的周边县更名而成的,离主成区较远。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市名
成都市(英语:Cheng 拼音:Chéngdū Shì)英文旧译:chengtu。别称“蓉城”、“锦城”、“天府之国”。
经纬度

市中心位于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远眺市中心(点击查看大图)

辖区

19个。成都市共辖9个区、4个市、6个县。

主要领导

市委书记李春城,市长葛红林。

城市面积

12390平方公里(中国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第8名)。中心城区面积598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

海拔

平均海拔500米。全市海拔最高处为大雪塘峰,海拔5364米。

人口

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2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万人。常住人口1270.6万人,增加12.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

民族

成都市拥有中国56个民族中的54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总人口60538人。2/3的人居住在市区。

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成都市所在的时区为UTC+7。

邮政编码
610000

电话区号
028(+86)

汽车号牌
川A
市花
芙蓉
市标
太阳神鸟,从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样代表成都
市树
银杏
[编辑本段]气候

一、气候概况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月平均气温为25.4和25.0℃,最冷月出现在1月, 月平均气温为5.6℃;年总降水量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别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 月降雨量分别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常年暴雨出现的始终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

二、各季的主要气候特点

冬季:冬无严寒,对小春和畜牧生长有利,连续的多雾天气对交通航运影响较大,冬干、寡照比较明显。
春季:气温回升较早,对林木和小春作物生长有利,但忽升忽降不稳定,易出现持续低温或“倒春寒”,影响大春作物适时播种或造成烂种烂秧。
初夏:温度适中,日较差较大。
盛夏:夏热多雨、光照强
秋季:秋短阴凉多绵雨的天气和秋长秋高气爽的天气都有出现。
[编辑本段]简介
成都(Chéngdū)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成都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1921年设市。
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2007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海滨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编辑本段]一、历史沿革

市名来历

解放前的成都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成都是中国城址未变、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前311年),仅次于江苏的苏州(建于前514年)。

历史沿革

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但在21世纪出土的金沙遗址把成都的建制历史提前到(约前1200~前650)。已经超过苏州的建城时间。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其他手工业如巢丝、织绸、煮盐、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业也很发达。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商店、货摊栉比。此外,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扬雄、王褒是为时全国最有名的文学家,成都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画象石,绘画精美,内容广泛。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发展很快,经济地位有所谓“扬一益二”(扬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绣”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产量全国第一。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唐代后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外,还有“草市”,即分布在邻近地区的乡镇集市。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开发了开摩河池、百花潭等旅游胜地,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间改名为昭觉寺,称“川西第一丛林”。
宋朝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每年成都上交丝绸商品,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成都造纸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规定,国家图书馆的书必须用成都造的麻纸来抄写。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
宋元以后,成都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设立布政使司,设所在成都。公元1654年,清顺治将四川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历史上正式出现。辛亥革命后的1914年,北京政府通令废除成都府设治所,改称西川道,领成都、华阳等31县,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筹备处,处以下设总处、文牍、法治、会计、调查、庶务六科。1922年,市政筹备处改名为市政公所。1928年,设市政公所为市政府,国民政府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和四川省省会。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

载入史册

世界第一: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历时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临邛开采深井天然气,用于制盐、煮饭和照明;成都的蜀锦,又称“锦绣缎”,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锦缎丝织品,东汉(公元25-220年)年间的足踏织锦机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到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成都成为了世界漆器工艺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诞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成都的卞家《陀罗尼经咒》、西川过姓金刚经残页、成都樊赏家历残页为世界现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间这里的商人联合发行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官府在这里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
中国第一: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这是中国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这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时的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杨雄、王褒奠定了汉赋的基础;后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亲笔书写了中国第一幅春联“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公元355年之前,常璩编纂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后蜀人赵崇祚编辑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花间集》;公元1082年前后北宋名医唐慎微撰写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0世纪,成都画家黄筌开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后蜀主孟昶特创“翰林图画院”,成为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早在汉代,成都的俳优百戏就很突出,在成都出土的汉代说唱俑,造型活泼,在中国同类文物中无出其右者。这是成都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也是成都文化的精华所在。
[编辑本段]二、地理环境

方位

成都市区图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温江区、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4市。

地理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平均海拔约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编辑本段]三、行政区划
成都市共辖10个区、4个市、6个县。行政区划
青羊区
面积6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75.3万。邮政编码610031。区人民政府驻江汉路222号。辖太升路、草市街、西御河、汪家拐、黄瓦街、新华西路、草堂、府南、东坡、金沙、黄田坝、苏坡、文家14街道。
锦江区
面积62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67.4万。邮政编码610011。区人民政府驻书院南街。辖盐市口、春熙路、督院街、合江亭、龙舟路、莲新街、双桂路、沙河、书院街、水井坊、牛市口、东光街、狮子山、柳江、三圣、成龙路16街道。
金牛区
面积10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104.8万。邮政编码610036。区人民政府驻沙湾路65号。辖九里堤、驷马桥、黄忠、人民北路、西华、茶店子、抚琴、西安路、五块石、金泉、荷花池、营门口、凤凰山、沙河源、天回15街道。
武侯区
面积7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约90.7万。邮政编码610041。区人民政府驻武侯祠大街。辖浆洗街、望江路、玉林、跳伞塔、火车南站、双楠、晋阳、红牌楼、机投桥、金花桥、簇锦、簇桥、华兴13街道。
成华区
面积111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80.9余万。邮政编码610051人民政府驻一环路东二段。辖二仙桥、猛追湾、跳蹬河、新鸿路、万年场、双桥子、桃蹊路、双水碾、建设路、青龙、保和、圣灯、龙潭、府青路14街道。
高新区 辖芳草、肖家河、石羊场、桂溪、合作5街道。
龙泉驿区
面积555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57.4万。邮政编码610100。区人民政府驻龙泉街道。辖龙泉、大面、十陵、同安4街道,洛带、西河、柏合、黄土、茶店、洪安、山泉7镇和万兴乡。
青白江区
面积392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38.5万。邮政编码610300。区人民政府驻大弯街道。辖大弯、红阳2街道,姚渡、龙王、弥牟、大同、城厢、清泉、祥福7镇,福洪、人和2乡。
新都区
面积481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66.6万。邮政编码610500。区人民政府驻新都镇。辖大丰、三河、石板滩、新民、新都、新繁、泰兴、斑竹园、清流、马家、龙桥、木兰、军屯11街道。(同名镇和街道合署办公)。
温江区
面积277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39.3万。邮政编码611130。区人民政府驻柳城街道。辖柳城、天府、涌泉、公平4街道,永宁、永盛、寿安、和盛、万春、金马6镇。
崇州市
面积1090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65.5万。邮政编码611230。市人民政府驻崇阳镇。辖崇阳、怀远、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文井江、观胜、羊马、道明、王场、隆兴、江源、白头、大划、梓潼、崇平、桤泉19镇,鸡冠山、济协、集贤、锦江、公议、燎原6乡。
邛崃市
面积1377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65.7万。邮政编码611530。市人民政府驻临邛镇。辖临邛、固驿、平乐、羊安、火井、夹关、水口、桑园、牟礼、冉义、回龙、高埂、前进、高何、临济、卧龙、天台山、宝林18镇,道佐、油榨、茶园、南宝、大同、孔明6乡。
都江堰市
又名:灌县,面积1208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61.7万。邮政编码611830。市人民政府驻灌口镇。辖灌口、幸福、蒲阳、聚源、崇义、天马、石羊、柳街、玉堂、中兴、青城山、龙池、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17镇,向峨、虹口2乡。
彭州市
面积1420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78.6万。邮政编码611930。市人民政府驻天彭镇金彭东路8号。辖天彭、葛仙山、隆丰、敖平、九尺、蒙阳、新兴、通济、丽春、磁峰、桂花、军乐、三界、升平、红岩、致和、白鹿、龙门山、丹景山、小鱼洞20镇。
金堂县
面积1156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87.3万。邮政编码610400。县人民政府驻赵镇。辖赵镇、淮口、五凤、竹篙、土桥、白果、三星、官仓、清江、隆盛、云合、广兴、高板、福兴、赵家、金龙、转龙、三溪、又新19镇,平桥、栖贤2乡。
双流县
面积1068平方千米,2006年末户籍人口93.5万。邮政编码610200。县人民政府驻东升街道。辖东升、西航港、华阳、中和4街道,太平、永兴、籍田、正兴、彭镇、大林、煎茶、黄龙溪、永安、九江、黄水、金桥、黄甲、公兴、胜利、新兴、兴隆、万安、白沙、三星、合江21镇。
郫县
面积437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49.1万。邮政编码611730。县人民政府驻郫筒镇。辖郫筒、团结、犀浦、花园、唐昌、安德、三道堰、安靖、红光、新民场、德源、友爱、古城、唐元14街道(镇与街道合署办公)
大邑县
面积1548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51.8万。邮政编码611330。县人民政府驻晋原镇。辖晋原、王泗、出江、西岭、斜源、董场、韩场、三岔、上安、苏家、新场、安仁、悦来、青霞、沙渠、蔡场、花水湾17镇,雾山、金星、鹤鸣3乡。
蒲江县
面积580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26.6万。邮政编码611630。县人民政府驻鹤山镇。辖鹤山、大塘、寿安、西来、大兴、甘溪、朝阳湖、成佳8镇,复兴、白云、长秋、光明4乡。
新津县
面积332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30.1万。邮政编码611430。县人民政府驻五津镇。辖五津、花桥、金华、兴义、安西、新平、永商、邓双、普兴、花源、方兴11镇和文井乡。
[编辑本段]四、国民经济
成都的奋斗目标是成为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并致力于构建中国中西部英特尔位于成都的工厂的金融中心,欲执中西部“总部经济”之牛耳,目前共有130家世界500强在这里投资兴业,有上百家全球研发中心在这里为世界的改变和科技的进步做着贡献。成都目前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旅游业等取得巨大成就,稳步奠定了成都作为我国十大城市的地位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
[2]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初步核定,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0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增长13.6%。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7.1∶45.2∶47.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6527元(按200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634美元),增长13.7%。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91.9亿元,增长21.2%,占GDP的比重为5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7%,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687.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9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达360.17万人,增加50.0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6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7万人。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1.0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达158.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
[编辑本段]五、综合实力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是内陆开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盐市口商业区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2年被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委员会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十一位,投资硬环境进入全国40强,在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成都综合实力大陆排第九位。

成都市的中央商务区

(CBD)北起新华大道、南至府南河,东起红星路、西达东城根街,总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区2.45平方公里,包括了春熙路、红星路、盐市口、骡马市、顺城街等传统主要商务、商业区域,全国唯一的品牌格子店“玛赛格”也坐落于此。今后,将以金融、商务、行政、办公、宾馆等为主。核心区之外的片区是中央商务区的外区,该区域3.05平方公里,将有少量的居住区域。据悉,整个中央商务区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300多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仅有130多万平方米。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0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其中企业存款2452亿元,增长33.2%;储蓄存款2466亿元,增长7.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119亿元,增长23.8%。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74亿元,增长60.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94亿元,增长64.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净回笼175亿元。

还有很多内容,是在是复制不了了

㈡ 荣国府与宁荣街怎么样

荣国府与宁荣街挺好玩的,其地处正定大佛寺附近,两处实为一体景观。荣国府与宁荣街是为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而修建的一座大型仿清古建筑群。

宁荣街的街上共有五十几家店铺,店前挂着古式的招牌、幌子,再现了明清时分的市井景象。这一条街以经营传统的古玩字画、手工艺品等为主,文化气息极浓。屋错落有致,街上旗幌招展,牌匾齐全,再现了康乾盛世的原貌。

㈢ 请问在东莞市的石碣镇有多少个大电子厂又有哪些在招工呢

企业名称 实际 直接投资商名称 主要投资商 资产总额 企业 1998年 主要产品
经济类型 国别(地区) 职工人数 销售收入 出口国家
(注册类型) 名称 (万元) (人) (万元) 或地区
梁家村
东莞新顺景食品有限公司 外商合资 顺景中港贸易公司 香港 430 10 21 香港
东莞市石碣利兴绳带厂 个体工业 9 6
成海织造厂 "三来一补" 台湾成海织造厂 台湾 824 30 103 美国
东莞市石碣创意标牌厂 个体工业 5 14 32
东莞石碣恒华家具制品厂 "三来一补" 恒华家具制品 香港 103 18 32 香港
东莞市石碣达成纸品厂 个体工业 3 4 2
东莞市辉华复合包装厂 个体工业 249 32 509
东莞市石碣兴发胶袋厂 个体工业 140 10 70
东莞市石碣振兴塑料厂 个体工业 155 30 115
东莞市石碣东兴塑料厂 个体工业 24 10 13
石碣永行塑胶五金工模制造厂 "三来一补" 香港永行制品公司 香港 63 6 49 香港
东莞市石碣兴达塑胶制品厂 个体工业 9 3 12
东莞市石碣永通塑胶制品厂 个体工业 14 5
东莞市石碣星辉五金制品厂 个体工业 107 14 75
东莞市石碣达兴五金塑料制品厂 个体工业 18 4 24
东莞市石碣新兴五金制品厂 个体工业 6 4 8
东莞市石碣东兴五金模具厂 个体工业 3 2 1
东莞市石碣和兴塑胶模具厂 个体工业 3 3 6
东莞市石碣俊华塑料五金厂 个体工业 60 10 40
东莞石碣梁家村五金厂 "三来一补" 香港开达贸易公司 香港 38 51 51 香港
石碣梁家村骏高五金塑料制品厂 "三来一补" 骏兴制品厂 香港 57 20 39 香港
东莞石碣永丰金属制链厂 "三来一补" 香港源丰金属制链厂 香港 120 25 64 香港
东莞市石碣鑫源五金制品厂 个体工业 40 8 36
东莞市石碣东兴五金厂 个体工业 15 20 25
东莞市石碣裕顺五金制品厂 个体工业 45 8 14
东莞市石碣华盛五金厂 个体工业 6 4 4
石碣金城塑料五金制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金诚实业公司 香港 43 29 77 香港
东莞市石碣达新铸造厂 个体工业 30 10 47
东莞市石碣惠联五金厂 个体工业 6 12
东莞市石碣顺联饰物制品厂 个体工业 40 12 56
东莞市石碣润信电子厂 个体工业 45 15 86
东莞石碣梁家村人造花厂 "三来一补" 鹏程丝花制造厂 香港 200 92 140 日本
东莞石碣梁家村鼎昌首饰制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鼎昌首饰厂 香港 580 55 58 美国
东莞石碣梁家村五金首饰制品厂 "三来一补" 加美金属制品厂 香港 116 37 41 香港
东莞石碣梁家村大鹏首饰厂 "三来一补" 香港大鹏首饰厂 香港 236 20 29 香港
桔洲村
东莞宏业昌盛织造有限公司 港澳台独资 香港宏业昌盛织造厂有限公司 香港 798 104 684 香港
东莞石碣德基制衣针织厂 "三来一补" 香港德基针织公司 香港 103 49 96 瑞士
东莞石碣兴业针织制衣厂 "三来一补" 香港兴毅企业有限公司 香港 146 75 91 日本
东莞石碣永联制衣厂 "三来一补" 香港辉得盛制衣有限公司 香港 295 128 51 日本
东莞石碣冠德制衣厂 "三来一补" 香港冠丽时装有限公司 香港 1643 286 232 香港
东莞石碣添丽制衣厂 "三来一补" 香港冠丽时装有限公司 香港 1439 349 321 香港
东莞市石碣鸿达制衣厂 个体工业 151 30 26
东莞市石碣琪丽制衣厂 个体工业 2 9 22
东莞市石碣永安手袋厂 个体工业 177 20 20
东莞丸昌鞋业有限公司 外商独资 西萨摩亚丸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西萨摩亚 1430 252 1659 日本
东莞市石碣镇爽步鞋厂 个体工业 108 35 86
东莞市华盛手袋制造有限公司 个体工业 118 250 285
东莞市石碣威宝鞋厂 个体工业 2 9 17
东莞石碣桔洲凌彩皮具制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凌彩有限公司 香港 159 115 125 香港
东莞石碣桔洲艺民花篮厂 "三来一补" 香港景泰工艺公司 香港 117 20 27 日本
东莞适美皮具制品有限公司 港澳台合资 (香港适美投资有限公司) 香港 1510 182 2014 美国
东莞市石碣合和手袋厂 个体工业 13 20 18
东莞石碣海达家具厂 "三来一补" 香港海达装修家私公司 香港 159 8 13 香港
东莞市石碣永隆纸箱厂 个体工业 31 6 40
东莞市丰达包装彩印厂 个体工业 90 28 51
东莞市石碣华辉彩印厂 个体工业 111 17 120
东莞市石碣全兴纸类加工厂 个体工业 23 5 16
东莞石碣立盛塑料手袋厂 "三来一补" 立盛塑料手袋有限公司 香港 176
东莞石碣翔安塑胶五金玩具厂 "三来一补" 香港详安塑胶玩具有限公司 香港 342 106 142 英国
东莞石碣坦森行鞋材厂 "三来一补" 坦森行(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 108 20 64 香港
东莞石碣久昌五金塑胶厂 "三来一补" 台湾昌标有限公司 台湾 115 24 45 台湾
东莞普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港澳台合资 普隆国际胶份有限公司 香港 2887 171 4044 德国
东莞市石碣合顺海棉厂 个体工业 12 7 10
东莞石碣震宇五金制品厂 个体工业 11 12
东莞市石碣景昌五金饰品厂 个体工业 165 20 70
东莞石碣耀荣五金塑胶制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耀泰荣五金塑料制品厂 香港 66 12 18 欧洲
东莞市石碣冠通五金制品厂 个体工业 13 8
东莞市石碣裕兴五金制品厂 个体工业 8 25 31
东莞石碣连磁机械厂 "三来一补" 台湾连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158
东莞石碣沛波电子厂 "三来一补" 香港沛波有限公司 香港 303 45 25 台湾
日顺电子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港澳台独资 日顺工业制品有限公司 香港 2625 280 1023 香港
东莞石碣铁研电子厂 "三来一补" 香港铁研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 638 45 151 台湾
东莞飞达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港澳台合资 香港飞达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香港 663 98 317 香港
东莞石碣协荣电子配件厂 "三来一补" 协荣电气(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 102 20
东莞毅良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港澳台独资 香港艺良电业有限公司 香港 3419 185 4588 德国
东莞石碣北纬电子厂 "三来一补" 台湾鸿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225 60 56 台湾
东莞新英德电子有限公司 港澳台独资 香港英德电子有限公司 香港 3376 263 3438 美国
东莞市石碣新龙电子厂 个体工业 7 50
东莞市石碣新力电子厂 个体工业 35 65 14
东莞石碣禾发电子厂 "三来一补" 英属准尔群岛禾发电子有限公司 摩尔多瓦 90 30 31
东莞石碣桔洲协永电子塑胶制品厂 "三来一补" 台湾协永工业有限公司 台湾 264 40 84 台湾
东莞石碣科立奇电子厂 "三来一补" 科立奇企业有限公司 台湾 109
东莞石碣力音电子厂 "三来一补" 力音兴业有限公司 台湾 115 89 95 台湾
东莞石碣力英电子厂 "三来一补" 力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223 48 104 台湾
东莞石碣正荣塑胶电子制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正荣企业有限公司 香港 110 25 77 香港
东莞石碣钜鹏电子厂 "三来一补" 巴拿马钜鹏企业公司 台湾 128 31 38 台湾
东莞市石碣宏达五金配件加工厂 个体工业 9 50 70
东莞石碣翰维电子厂 "三来一补" 西萨摩丝翰维有限公司 摩尔多瓦 94
东莞石碣群胜塑胶电子制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群胜塑胶制品厂 香港 161
东莞市石碣力捷电子加工厂 个体工业 14 20
东莞石碣济伟电子厂 "三来一补" 台湾济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647 15 38 台湾
东莞石碣文华钟表厂 "三来一补" 香港文华钟厂有限公司 香港 68 20 59 比利时
东莞家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私营 224 38 81
东莞市石碣桔洲工艺干花厂 集体 4 25 26
单屋村
东莞市石碣友和时装厂 个体工业 73 12 16
东莞市石碣通达绣花厂 个体工业 9 17 14
东莞市石碣兴达毛织厂 个体工业 2 12
东莞石碣单屋辉煌鞋厂 "三来一补" 香港辉煌鞋厂 香港 126 24 18 香港
东莞石碣单屋冠亚鞋厂 "三来一补" 香港辉煌鞋业有限公司 香港 133 70 62 沙特阿拉伯
东莞石碣单屋满地可鞋厂 "三来一补" 香港满地可鞋厂 香港 26 15 7 香港
东莞石碣单屋兴隆鞋厂 "三来一补" 香港兴隆贸易公司 香港 35 6 16 香港
东莞石碣单屋民强皮鞋手袋厂 "三来一补" 香港民强鞋厂 香港 134 52 37 香港
东莞石碣新源鞋厂 "三来一补" 香港新源鞋厂 香港 204 162 136 澳大利亚
东莞市石碣宝马鞋厂 个体工业 56 30
五丰工艺手袋制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五丰手袋厂有限公司 香港 12 100 83 香港
新时手袋厂 "三来一补" 新时手袋有限公司 香港 45 20 26 香港
东莞石碣华联纸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华升纸品印刷厂 香港 230 35 30 香港
石碣单屋纸箱厂 集体 20 10 137
东莞市石碣新康纸制盒礼品厂 个体工业 10 3 5
东莞市石碣广泰纸品厂 个体工业 34 6 60
东莞市石碣中达纸品厂 私营 299 30 452
东莞市石碣联丰纸品厂 个体工业 60
东莞市石碣伟兴玩具厂 个体工业 16 30 35
东莞石碣永达颜料厂 "三来一补" 香港永成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香港 492 15 35 香港
东莞市石碣宝马电子焊接材料厂 个体工业 51 10 40
东莞东英鞋材厂 港澳台合资 香港东英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香港 1157 152 1461 香港
东莞石碣单屋泰联塑胶厂 "三来一补" 泰联企业有限公司 香港 216 18 65 香港
东莞市石碣美都化妆品厂 私营 68 31 85
东莞石碣单屋中泰塑胶厂 "三来一补" 香港中泰塑胶厂 香港 540 6 41
东莞市石碣德铭塑胶制品厂 个体工业 2 3 10
东莞石碣单屋精英制模厂 "三来一补" 香港精英公模厂 香港 55 15 20
东莞市石碣单屋五金厂 集体 4 5 12
东莞市石碣源昌五金厂 个体工业 3 12 12
东莞石碣单屋港城五金塑料厂 "三来一补" 港诚置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香港 66 10 9 香港
石碣金华电子厂 "三来一补" 金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96 50 92 台湾
东莞市石碣怡富电子厂 个体工业 39 13 59
东莞市石碣瀛泽电子厂 个体工业 3 8
东莞市石碣裕兴电子厂 个体工业 60 30 71
东莞市石碣和兴电子厂 个体工业 21 7 12
东莞市石碣均柏表业制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均柏有限公司 香港 31 9 7 香港
东莞市石碣自强工艺制品厂 集体 120 280 1150 美国
涌口村
东莞东华肉类制品有限公司 个体工业 50 20 64
东莞市龙骏织造厂 个体工业 60 23 92
东莞市奔向美企业有限公司 私营 43 28 23 香港
东莞石碣涌口恒昌制衣厂 "三来一补" 香港金辉制衣厂 香港 200 126 72 香港
东莞市石碣龙腾时装厂 个体工业 6 15 10
东莞石碣祥发制衣厂 个体工业 23 30
东莞石碣兆荣制衣厂 个体工业 11
东莞市石碣镇江宇制衣厂 私营 6 18 4
东莞市石碣冲口积仕旗制衣厂 "三来一补" 香港永兴隆投资有限公司 香港 34 30 39 香港
东莞石碣涌口伟明鞋厂 "三来一补" 香港168皮鞋店 香港 37 40 68 香港
东莞市石碣涌口力宝鞋厂 "三来一补" 香港开大鞋厂 香港 54 40 55 香港
东莞市石碣涌口荣盛玩具手袋厂 "三来一补" 香港颖宝公司 香港 159 56 53 香港
东莞石碣涌口安地皮具厂 "三来一补" 香港安地皮具厂 香港 93 72 87 香港
东莞石碣袁广记雕塑店 个体工业 2 12 19
东莞市石碣永兴五金铁木加工场 个体工业 4 9 14
东莞石碣健丰器具厂 个体工业 7 3 8
东莞石碣龙威鞋业中底厂 个体工业 9 12 8
东莞市隆兴纸业有限公司 个体工业 374 13
东莞市石碣裕盛纸箱厂 个体工业 44 8 60
东莞市石碣东权纸品厂 个体工业 6 8 12
东莞市石碣大富华纸品厂 个体工业 2 6 8
东莞市石碣冲口合兴纸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联达贸易公司 香港 114 11 10 香港
东莞市石碣金龙纸品厂 个体工业 39 28
东莞市石碣美华纸品厂 个体工业 4 3 3
东莞石碣涌口昌泰玩具厂 个体工业 3 35 7
东莞石碣涌口力新玩具厂 个体工业 2 12 7
东莞市石碣涌口吉特玩具厂 "三来一补" 吉特玩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92 132 92 美国
东莞市石碣新兴玩具厂 个体工业 5 14
东莞市石碣虹利达帐缝制品厂 个体工业 32 25 28 德国
东莞市石碣联兴印花材料厂 集体 23 3 26
东莞市石碣盛和塑料五金厂 个体工业 28 8 7
东莞市石碣永成塑料胶袋厂 个体工业 8 6 7
东莞市石碣涌口保温建材厂 集体 118 16 63
东莞市石碣新精艺五金 个体工业 68 22 70
东莞市石碣鸿星塑胶制品厂 个体工业 3 12
东莞石碣而立模具加工厂 个体工业 3 2
东莞石碣新法五金制品厂 "三来一补" 香港新法银器电镀厂 香港 63 7 21 香港
东莞市石碣威达五金厂 个体工业 280 8
东莞市石碣盛龙家俱配件厂 个体工业 9 9 11
东莞市石碣顺达家具装饰五金厂 个体工业 60 113 260
东莞市石碣信平电器厂 个体工业 3 15
东莞石碣三立灯饰电器厂 个体工业 63 30
东莞好万年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外商合资 香港必富(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香港 841 250 1828 香港
东莞市石碣加华苑建造有限公司 外商合作 加拿大伟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 2854 5

阅读全文

与隆兴美家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防水卷材抹灰怎么防止空鼓脱落 浏览:773
九江哪里有维修船用ais 浏览:829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浏览:639
知道人家电话号码怎么查身份证号码 浏览:778
预供电路 浏览:881
北碚家具有哪些 浏览:43
防水超纤布多少一米 浏览:6
耐高温防水用什么线管 浏览:110
宜家家居有多大 浏览:138
南京华硕电脑维修点 浏览:48
西门子冰箱感应漏电怎么维修 浏览:39
川汇区小家电维修 浏览:607
防水粉笔如何擦除 浏览:684
管道维修开什么税率 浏览:99
翻新显卡芯片多少钱 浏览:123
GK35缝包机故障怎么维修 浏览:710
个人电脑怎么翻新 浏览:80
电路分析三 浏览:879
建房用什么防水 浏览:9
360维修后能用多久 浏览: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