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家具与空间。展示。视觉效果
如何欣赏中国古代家具,有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就是以历史为线索,明式家具的成就最高,清式家具次之,民国家具再次之。横向可分为两条线,其一是流派,明式以苏式为上,清式以广式居先;其二是材质工艺,一般的排列为黄花梨、紫檀老红木,再下是各类旧木。
鉴赏古代家具的五要素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家具的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通常来讲,一件古典家具本身的艺术含量越高,它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我们可以从下述五条,评定古董家具的价值。
材质 —件上好的工艺品,质地美是首要条件,如玉器中的新疆和田白玉,砚台里的端石,角雕中的犀牛角等。如果缺乏了质地上的珍稀,工艺品就谈不上有否精品、珍品,甚至于绝品。因为最优秀的材质,必须是最稀罕少见,有—种不可代替性,就产生了一种来自于天然的价值。家具也是这样,像黄花梨、紫檀这样珍贵的木材存量并不多,有的甚至己绝种,至于最近开发出来的花梨与紫檀,其质地已异当初,另当别论。清以后,涌现了大量的老红木家具,它包括鸡翅木、铁力木等,也是上乘之材,这些大多原产于印度、泰国与中国海南的硬木,经过半世纪以上的使用与磨揩,至今光泽鲜亮,显示出木材本身的自然之美。白木类也有好料,例如楠木,尤其是金丝楠木,其身价也不菲。
年代 时间的积累,对一件家具非常重要,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时代的烙印。由于家具在历史的流传过程中,它的最主要功能是使用,人们在使用中,使绝大部分家具损坏或毁失,年代越久,这种毁损的可能就越大,存世下来的东西也就越少,稀少性决定了藏品的身价。例如,—件明代的榉木半桌,其身价要超过现代的紫檀柜。随着古家具收藏的深入,现在不少藏家与爱好者将投资的目光转移到民国时期的老红木家具,虽说它的历史不如明清家具悠久,但老红木家具所产生的不可再造性,显示了民国家具的魅力。
工艺 所谓家具工艺,它包括器物本身的造型、结构、做工、雕刻与镶嵌。明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艺术的同时,又得到了新的更大的发展,从而确定了以线条为主的造型艺术。明中期后,由于许多文人的参与,使明代家具充满了一种书卷气,产生了明快脱俗,洗练流畅的风格,成为中国家具的典范。
清代家具由于受西方文艺复兴后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影响,西方那种精雕细琢及镶金嵌玉的工艺渗浸到中国家具制作中,这种风格特点以广州产品最为突出,并得到清朝统治者的赏识。由于片面追求装饰,追求雕琢,在用料上任意放大放粗,结果造成了家具结构比例失重,华丽有余,凝重不足,过分的雕饰,反而显得笨重俗气,缺乏明式家具那种简洁明快的艺术魅力。总的来说,清代家具不如明代家具的成就大。但清代家具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于运用雕、嵌、描、堆等多种工艺手段。所以,在我们今天评价清代家具时,它的雕、描、堆等工艺的优劣,就成为主要的鉴赏标准了。
家具到了民国时期,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变化,随着外来家具工艺的影响,越来越商品化,工艺也越来越机械化,例如车工工艺、贴面工艺,其收藏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民国时期有身价的家具,还是那些以手工为主,以传统工艺为主的仿古产品。
品类 根据中国古代家具的用途及功能,通常将其划分成厅堂、书房、卧室三大类。其中厅堂家具的价值最大,这是因为厅堂是官邸或私宅的门面,主人会不惜代价去营造厅堂的气氛,除了建筑本身外,家具就成为最主要的装饰与摆设手段。由于旧时富贵人家的住宅与花园融为一体,客厅家具也就成为园林家具了。
厅堂家具常呈这样的陈设模式:厅中间以八椅四几对置,大多为太师椅。两边墙上张挂云石挂屏,厅到底有栏板,前置长翘头案,案下放供桌,还有的布置罗汉床,另有围屏、衣架等。这些厅堂家具的材质起码是老红木的,甚至还有紫檀、黄花梨。香港曾有明式紫檀一台四凳家具以120万港币成交,在海外,一堂十二折明式紫檀围屏曾拍卖到200多万元。最近,上海拍卖行以31万元成交了清代一套八椅四几太师椅。这些都是厅堂家具。
典型的书房家具有书桌、画桌、香几。古董柜、博古架、桌、琴桌、玫瑰椅等。书房家具的身价也不菲,因为书房是文人活动的天地,书房家具的文化气息就显得特别浓厚。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非常完美。这些家具,一般都不大,比例和谐,款式古朴,有一股轻盈文雅之气。特别是在住房条件普遍改善的今天,人们拥有一个书房已不是一件奢望之事。有了书房,人们便会寻觅与之配伍的家具,这种需求的增大,对于古色古香的书房家具身价就会大增。例如,一件清代的榆木四面空博古架的拍卖价16万元,一对清代的紫檀古董柜,香港拍卖价60万港币。
在古代家具收藏价值中,卧室家具最次,这一点在民国时期老红木家具最能体现。例如,前几年的“大三联”(即三门大橱)的市场价在3万元左右,而如今的价格只有当时的一半了。另外如镜台,市场价在4000—5000元左右,其实就其材料与做工,都要超过写字台,但镜台的价格只值写字台的一半,而且还很难成交。还有如老红木雕花架子床,其用料很大,工艺也精到。但问津者却不多。为什么卧室家具的收藏价值最差呢?原因有三:其一,住宅房屋结构的变化,原先的家具已明显不相适应;其二,文化气息较差,只注重实用性,而这种实用性早已过时;其三,工艺与材质平平,很少有精品、珍品。但在卧室家具中有一类另当别论,那就是古代闺房家具,尽管它地属“内房”,但这类家具相当玲珑精美,例如贵妃榻、绣墩、香几等。
完整 古代家具在流传过程中,极容易损坏、残缺。家具的修复,与陶瓷器、玉器、竹木牙雕等古玩相比,难度要低。但我们在鉴赏收藏古家具时,家具的完整还是很重要。现在古董家具市场上修整过的家具很多,俗称“扒散头”,这种“扒散头”的手法多样,有的东拼西接,有的张冠李戴,有的偷梁换柱。凡此种种,都破坏了古代家具的身价。现在国外的古家具整修手段要比我们先进。修复的目的性很清楚,即在复原上下功夫、做文章,即使是补料,也决不马虎,一切以恢复完整的原始面目为宗旨。
懂得了材质、工艺、年代、品类、完整这几条鉴赏古代家具的要素,鉴定家具也就有了基础。鉴定一件家具,先要弄清它是什么材质,是紫檀的、还是花梨的,是楠木的、还是榉木的。什么样的材质,就是什么样的价值;其次搞清什么年代的,是清代的,还是民国的、是民国仿的,还是现代仿的。这里有个概念问题,就是“代”与“式”。比如“明代家具”就是指明代时生产的家具,如果是“明式家具”那系指明代样式的家具,它可以是明代的家具,也可以是清代仿明代的家具,民国仿明代的家具,甚至是当代的仿品。现在一些商家常常在这个方面玩弄词眼,以蒙人耳目;再次就是工艺、品类与完整性。
另外在向你推荐一本书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 目录
第一章 原始古拙 质朴浑厚
第一节 原始社会家具
一 社会简况
二 家具的起源
三 结语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家具
一 社会简况
二 奴隶社会家具特点
三 结语
第二章 色彩绚丽 浪漫神奇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
一 社会简况
二 家具工艺进入新阶段
三 结语
第二节 秦汉时期空具
一 社会简况
二 汉代家具工艺的长足发展
三 结语
第三章 崭露新风 婉雅秀逸
……
第四章 缤纷世界 华丽润妍
第一节 隋唐时期家具
第二节 五代时期家具
第五章 成熟普及 简洁隽秀
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家具
第二节 元代时期家具
第六章 民族精粹 古雅精丽
第七章 盛世风度 雍容华贵
第八章 古风犹存 精口揽粹
附录
后记
⑵ 如何欣赏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古代家具欣赏
中国古代家具源流概说——明清家具
明代家具
宋元以后,中国社会仍然延续着千年以来的封建统治制度,由于元末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上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明王朝吸取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深知“居安虑危,处治恩乱”的治国策略(《洪武实录》),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措施,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使国家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至明中叶,举国上下出现了空前繁华的景象。而明代家具这一时期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地域艺术文化中心及流派,尚古求真、豪放挺拔成为新的时代审美标准,中国古典家具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这里就其形成的原因重点提出几项:
明末清初 黄花梨攒靠背活屉四出头官帽椅
一、手工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生活领域方方面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二、郑和下西洋时,随船满载的中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缂丝、金银等各类商品,以货物贸易的形式换回各国特产,如象牙、香料、宝石等,由于归航时所载货物较轻,怕帆船倾斜,需要用生物体来增加船的重量,于是大批优质的木材便利用这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中国,而这批木材被港口附近一些木匠发现并制造成家具,这些木材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做出家具结实耐用,且极具凝重感。这就是后来我们提到的硬木。三、经济社会的改变促使文化意识形态的改变。
清早期 黄花梨透棂书格
清代家具较多的注重陈设效果,整体造型厚重,体形庞大,色彩强烈,并常常采用各种工艺手法,强调形体的装饰美。多种材料的镶嵌,精细繁缛的雕刻,突出地表现了传统家具的工艺美,但娴熟的传统技艺,迎合了当时夸张的审美趣味,到清代晚期时,更加一发而不可收。过度的堆砌和人为的雕琢,使得许多家具显得特别繁琐;财力不济而造成的粗制滥造,更使家具走向了物质功能要求的反面。最后,将创新精神局限于外在形式感的清式家具画上个华而不实的句号。
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方回纹马蹄足三屏风扶手椅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家具进一步出现西化倾向,各种西方家具成了市民追求的新异物品。到这一时期,清代家具也就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延伸阅读:[明清家具部件术语] 椅子的鹅脖
⑶ 明代不同时期的家居方桌都有哪些特征
关于明代方桌的特征,我认为可以从早期和中晚期来分析:
1.明早期有承袭宋元的特征。
与前期相比,明中期和晚期方桌的形制更加简练完善,局部构件上有所创新。该时期家具的创新和发展得益于经济的发达和生产力的提高。发展至明中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货币广泛流通,海禁开放,对外贸易日益频繁等因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随着水利运输条件的不断完善,使得林业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从明万历年午容编《鲁班经匠家镜》中,也可以侧面的看出,该时期家具的样式增多。这是一本流传民间的建筑与家具行业的专用工具书,内容包括行帮的规矩、制度以及仪式,是当时中国家具制作理念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中国民间木工往往即是建筑师也是家具设计及制造者。
⑷ 在古代家具是如何摆设的,庭院有什么讲究
椅凳类
宝椅、玫瑰椅
交椅和圈椅
官帽椅和靠背椅
杌凳
桌案类
方桌和圆桌
条桌和条案
炕桌、炕案和炕几
琴桌和棋牌桌
茶几和套几
花几
柜橱类
圆角柜和方角柜
顶竖拒
书格
多宝格
箱匣
屏风类
曲屏凤
插屏和挂屏
台架类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历史是一部由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亦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是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艳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镌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尤其是明清家具,将我国古代家具推上了鼎盛时期,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令国内外人士叹为观止。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迎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http://www.zh5000.com/JS/jiju/zgjjonline.htm
http://www.bast.net.cn/dmsa/live/kichen/default.shtml
我相信这2个网站对于楼主来说很好用。
世界各民族都有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建造的庭院样式,从庭院建筑的风格上,可分为四大流派:亚洲的中国式、日本式,欧洲的法国式和英国式。其中,中国庭院建筑集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蕴涵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人文观念与美学理想,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造园因素,通过艺术组合而成的建筑综合体,既具有独特的风格,又具有特殊的功能。中国古代先哲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庭院建筑中体现为建筑与自然的相近、相亲、相融,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享受着“明月时至清风来,形无所牵,止无所泥”的生活乐趣。
在中国古人的认识中,庭院是有生命的空间,是最想想的建筑空间。四面围合的空间模式,是中国建筑组群构造的唯一方式。
⑸ 明代家具制作的特点和风格
结构严谨、作工精细
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式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我们看明式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木材坚硬、纹理优美
明式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鸂鶒木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明式家具的又一特点。
明式家具的特点概括起来,可用结构严谨、造型简练、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个词予以总结。以上四个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明式家具的风格特征。从明式家具中,能感受到一种天然的优雅和简朴的家具设计理念,在构造上采用榫卯结构,根据不同的部位设计不同的榫卯,不用钉和胶。
⑹ 明清家具特点的比较
明式家具是独具特色的传统家具。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制作的硬木家具。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格式,因而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装饰精微,雕饰精美,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明式家具,特征鲜明,魅力无穷,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人参与设计,极具意匠美。明式家具的设计者大多是文化气息甚浓的文人雅士,由他们设计出家具图样后,再交由出色的木工制作而成。在家具设计之时,设计者往往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于设计之中,使家具的造型优美、稳重、简朴,各组件的比例讲求实用与审美的一致,装饰讲究少而精,淡而雅。明式家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觉毫不起眼,但细品之下,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欣赏、推敲。明式家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尝则回味无穷。所以,有设计师甚至认为,明式家具是用来观赏而不是用来使用的。
2、选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明式家具在造型上,讲求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东西,简洁到不能再简洁了,强调家具形体线条优美、明快、清新。通体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整体线条一气呵成,在细微处有适宜的曲折变化。明式家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净简朴之曲线,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体现了虚无空灵的禅意。明式家具在选材时追求天然美,凡纹理清晰、美观的“美材”,总是被放在家具的显著部位,并常呈对称状,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做过多的雕琢,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积的雕饰,这与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时尚是完全契合的。
3、结构简单、合理,连接牢固,极具工巧美。明式家具的结构源于建筑学的梁架结构,横者为梁,竖者为架,结构严谨,用材合理,绝无多余与浪费,各部件间采用榫卯连接,胶粘辅助牢固,显示出高超的制作工艺。
清式家具指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形成的带有当时时代气息的家具。这种家具在形式和格调上与传统家具的朴素大方、典雅内敛的风格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对照,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之为“清式”家具。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期,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风气。这时正值“广式家具”盛行,加上清官内院的追随和提倡,清代中叶以后,家具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
具体而言,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清式家具的品种可谓繁多,许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没有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清代的李渔就主张几案多设抽屉,橱柜多加搁板,从而开清式书案、多宝格之先河。据史载,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贮冷水祛暑的凉炕,都是李渔的创造。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标新立异。比如有一种木床,床上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托、灯台、悬余架,甚至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变化多端。多年来,海内外的博物馆及收藏家虽搜集了难以计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种,有些家具竟难猜测其为何物。
其二、用材上视野广阔。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
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最为讲究。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为鼓腿澎牙结构,尽管腿足曲率极大,也多采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宫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与腿足和牙条一木连做。这样一来,用料很大,浪费极多。
其三、工艺上装饰丰富。注意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为了达到瑰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几乎使用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制作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智,力求新奇。其中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当属雕饰和镶嵌。
其四、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从传世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⑺ 明式家具在现代家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它的应用应该注意什么
1.注重明代家具的材质创新。
明式家具的陈设不能一成不变。新时代背景下,布局要紧跟时代潮流。明清时期,家具陈设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同的陈设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家具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住宅的设计,从而被人们所抛弃。目前,人们在室内家具陈设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不过,一些老式家具还是可以适当摆放,增加时代感,提升文化氛围。比如在现代的房子里,在合适的位置放置一些香薰,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还能让房间有一种不一般的美感。
⑻ 罗汉床、香几,这类明式家具该如何摆放
在中式风格、新中式风格装修中,明式家具必不可少。传统的明式家具中最常见的就是罗汉床、香几,但这类家具视觉呈现上也相对比较笨重,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摆放位置不对会显得很鸡肋,实用性不强。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罗汉床、香几这类明式家具的摆放技巧吧。
其他明式家具摆放技巧
传统的明式家具还有平头案、博古架、八仙桌、屏风等等,根据使用功能不同,摆放技巧也各不相同。平头案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置物,可摆放在客厅中央作为茶几使用,也可以放置在过道、玄关等处,作为端景以及收纳使用。博古架的主要作用是收纳、展示,前后均敞开,无板壁封档,一般立于墙面一侧或者不同空间的过渡区域,兼顾着隔断作用。八仙桌可作为餐桌使用,所以可摆放在餐厅,也可以放置在茶室、书房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