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明清家具图谱

明清家具图谱

发布时间:2024-08-06 10:17:14

❶ 明清家具厂家有哪些怎样选购明清家具

现在的人们都很注重自己家里的形象,尤其是在购买家具的时候,现在的人们都很仿古,不过明清家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在选购家具的时候,不知道哪个厂家的好,还有怎样的选购明清家具,对这些不太了解,那么明清家具厂家有哪些?怎样选购明清家具?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来介绍,希望大家参考。
一.明清家具厂家有哪些
1.嵊州市陪运汉军明清木雕家具厂(旗下品牌:木江湖)最早成立于1999年,从起初的民间雕刻坊发展成至今的100多号人家具厂,公司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生产各种明清家具等产品,拥有完整、科学的生产流水线。我们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
2.新会区会城有联红木家具店是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新会区会城有联红木家具店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
3.江西人信家具有限公司,坐落于中部实木家具之都--赣州市南康区,是一家专业生产高端实木家具的大型家具企业。公司旗下的产品有高品位的餐厅系列,客厅系列,卧室系列等,公司在不断丰富产品的同时,更将质量的把控放在首位,我们秉承“合作共赢,服务至上,不断创新,永不止步”芦磨梁的经营理念,以“一流的品质,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的服务宗旨,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高质量家居环境而不懈努力。
二.怎样选购明清家具
1.在选购明清家具的时候,传承古制,但是有益历史研究从形制传承的久远和古典意味的浓厚考量,山西古典家具具有明显的标本性。如宋元风格的床榻和供案、酒桌等,这些形制在山西起码流传了上千年,还有山西的大漆家具,宋金风格十分明显,这些同样可以在古代图谱画稿中得以佐证,同时,许多黄花梨家具在形制、结构、制作手法上与晋做家具如出一辙。
2.在选购明清家具的时候,新意迭出,拓展品类创新相对硬木家具而言,明清晋做家具的创新品类游裤表现了大气磅礴的鲜明风格。它不泥古法,大大丰富了古典家具的品类。这也证明了晋做家具的创新既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随意散漫。
3.在选购明清家具的时候,材良工精,彰显造作极致山西古典家具用材首推核桃木和榆木,核桃木纹理细腻,质脆,适于制作雕饰繁复的家具,榆木纹理华美,质粗,适于大器型家具的制作。晋做家具用材不惜财力,不吝巧思,尽量做到纹理相随,色泽相符。早期大漆家具多以松木、槐木、柏木等材质为骨,以材料决定制器类型,因材施工,将家具造作推向极致。
明清家具在购买的时候,不知道哪个厂家的好,还有怎样的选购明清家具,上面的文章中说的就是关于明清家具厂家有哪些和怎样选购明清家具。

❷ 《明清家具--承具》特种邮票的设计师访谈

优雅、简洁、流畅,这些词句远不足以描述明清家具的风骨和气质,但才华横溢的设计师马刚却一心要通过邮票表达出明清家具的无言大美。
《明清家具——承具》是始自去年发行的“明清家具”系列邮票的第二套,设计者仍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马刚教授,不同的是这次他有了位合作助手于山。由于整个系列规划的改变等种种原因,“承具”邮票由去年发行的“坐具”邮票全套6枚的规格改为全套4枚邮票,平头案、方桌、香几、翘头案、酒桌,这些从浩如烟海的古典家具文化中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哪一个都难以割舍,这是马刚遭遇的第一个挑战。反复斟酌、精挑细选是设计之初的功课。
两大两小:邮票的图案和规格
4枚邮票分别表现了现藏于观复博物馆的明代黄花梨平头案(一腿三牙、四平八稳)、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黄花梨透雕螭纹方桌、现藏于海外的明代黄花梨嵌石香几(三弯腿、带托泥、木石相映)和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铁梨象纹翘头案。家具原物是两大两小,邮票规格也根据家具实物的大小设计成两大两小,即两枚规格为50毫米×30毫米,两枚为40毫米×30毫米。
咬文嚼字:文字也风流
精到、经典的文字是这套邮票的独特之处。邮票全张票、小本票上,文字和说明随处可见。其中有耐人寻味的四字词语,如“一腿三牙”、“四平八稳”、“通体光素 ”、“古拙简朴”、“卷足搭叶”、“木石相映”、“四面平和”、“气局高岸”等,这些评价明清家具的专用术语全是马刚和合作设计者于山一起从专业书籍中针对所选家具的特点挑选出来的,不但精练地概括了明清家具的特点,而且读来也唇齿留香,韵味悠长。这些词经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手书,书法字体一笔一画也像极了明清家具简朴优雅、疏朗雅致的外形。早些年马刚开始涉足明清家具收藏时,这些文字与家具同样令他赞叹、沉醉不已,中国的传统家具和传统文化原来是这样密不可分!
全张票、小本票上关于明清家具承具的大段资料介绍由马刚和于山整理,经明清家具专家审定,小本票的英文资料由美国研究明清家具的专家柯蒂斯翻译。马刚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收集文字资料,而且专门做成中、英文互译的形式,让欣赏这套邮票的中外集邮者都能看懂。因此,整套邮票不仅图案内容经得起推敲,文字的专业性也经得起细细品味。
小本票、全张票:比小人书精彩
小本票借鉴了去年发行的“坐具”邮票小本票的风格,在设计上仍采用了元代古籍木版画插图,在票外通过古籍插图展现了承具的功用和特色。与简朴素雅的邮票图案相比,小本票有家具,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文字说明,形象具体地展示了各类承具的使用场合和使用方式。由于邮票枚数不足以展示所有承具的风采,除邮票上展示的4件承具外,设计者还将饶有特色的酒桌、紫檀四平桌(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等其他几件小型承具精品展示在小本票上,丰富了小本票的信息,简直比小人书还好看。全张票上文字竞秀,由书法构成过桥票,丰富了版式信息。可以说,小本票和全张票凝聚了明清家具——承具的精华。
系列性:让你看出来
“ 明清家具”是个系列邮票,这个系列性不仅体现在票名、全套枚数和邮票规格上,还体现在邮票的风格和连贯性上,同一设计者为这一连贯性的保持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套“承具”邮票的票名字体、面值、点缀邮票图案的“明清家具”闲章以及小本票参考的古籍善本都与去年发行的“坐具”邮票相同或十分类似。
红色的“明清家具”闲章、如意云头、空白的背景,这些都是这个系列邮票的常用元素。
印刷工艺:微微压凸
这套邮票由河南省邮票印刷厂印刷,为此马刚几次从北京跑到河南,与技术人员沟通适合邮票的印制工艺。马刚发现,如果采用压凸工艺,那么稍微有些压凸的效果就刚刚好。如果压凸工艺做得痕迹太深,邮票上的家具反而会有一些现代的感觉。因此,他开玩笑地说:“你们偷工减料一些的效果最合适!”几次切磋下来,河南省邮票印刷厂负责技术的林厂长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对邮票工艺研究的热爱与执著深深打动了马刚。两位有些惺惺相惜的“工作狂”精诚合作,努力打造出让集邮者满意的邮票。
邮票的气质:文化内涵
两眼放光、嘴里不断冒出明清家具专业术语的马刚本人就是一名多年的明清家具“发烧友”,在他眼里,明清家具的美体现在每一个造型弧度上,体现在每一个装饰图案上,体现在文字上,也体现在家具简洁典雅的气度上。怕平头案的牙板和侧面的两道横翅之间的些微空隙表现不出来,“一腿三牙”表现不清楚,马刚没有采用摄影师的照片,而是亲自调整摄影角度,为第一枚邮票表现的平头案拍照。他二度求助于外国专家柯蒂斯翻译文字说明(设计“坐具”时,曾请柯蒂斯帮助解决版权问题);为了获取流失海外的黄花梨嵌石香几的版权,他南下香港求助于热心的资深专业人士伍女士。圆形和方形的闲章散落于票间,邮票图案外的轮廓是家具图谱的线描外框,明清家具上常用的如意云头图案的点缀出现于全张票和小本票上,邮票处处散发的文化气质源于他对明清家具和邮票设计的理解和挚爱。

❸ 红木家具的选购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 料越大越好 越重越好
逛各个家具卖场,总有一些商家的导购不厌其烦地向顾客宣扬自己的家具料有多大,有的还要顾客自己搬一下,感觉一下有多重。我也确实见过很多用料硕大的家具,印象最深的是一套老挝红酸枝的皇宫圈椅,圈椅通体一般粗,没有任何变化,直径接近5公分,腿也基本没有弧度和变化,比正常圈椅要阔上一大圈儿,扶手更是大得离谱,上下对称凿了几个眼儿,看不出任何卷草的影子,只有姚明那样的大手才能握得过来。这样的家具,料是够大,但丑不堪言,摆在家里,连主人的品味都要大打折扣。
中国古典家具讲究的是造型和线条的美感,追求的是比例的协调和匀称,就如同一位身材很好的美女,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所以我们看家具,不是料越大就越好,也不是料越小越好,那要看是什么家具,用在什么地方,大要大得大气豪放,小要小的精致玲珑。否则“卖点”就变成了缺点。从家具的材质上来说,也不是越重就越好,越重越值钱。在红木国家标准里,黑酸枝中的东非黑黄檀最重,气干密度1-1.33g/cm³,海南黄花梨相对较轻,气干密度0.82-0.94 g/cm³,哪个更好?哪个更贵?
误区二 只有光身家具才值得信赖
这两年,市场上有很多厂商纷纷打起了“白茬儿”和 “光身”牌。所谓“光身”就是家具经打磨细腻后,不上漆、不打蜡、不着色即直接销售。据笔者分析,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家具企业推出“光身”家具,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光身”家具有多漂亮,有多容易出包浆,有多健康环保,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是一种营销策略,因为红木行业有少数害群之马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用低档材冒充高档材,以白皮染色冒充全红木,让许多消费者购买红木时望而却步,无所适从,甚至打消了购买念头。打“光身”牌,无非是想向消费者证明自己的家具真材实料,绝不掺假罢了。
但根据笔者的经验,也并不是所有的“光身”家具都没有猫腻,有的“光身”也不足信,是经过反复着色油漆后,再打磨出来的,这样的伪“光身”也很迷惑人。我倒认为红木家具使用少许白皮无伤大雅,只是应该明确告诉消费者,大可不必遮遮掩掩。给白皮“化化妆”,使家具看起来会更美观,本身也不是坏事儿,坏的是那些大量随意使用白皮还冒充全红木出售的无良厂商。事实上红木家具揩漆打蜡都是传统工艺,古已有之,不但能使家具外观光亮润泽,同时对家具也是一种保护。
误区三 只有经典的才是好的
明清家具是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的巅峰,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造型优美,工艺上乘的经典作品。现在我们见到的市面上的仿古家具,大多是仿这些经典款式。这本也无可厚非,仿好了也是好东西,但也不能认为有创新的东西就是不好。笔者曾经去过几次天津,转过那里的红木家具市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无论卖家还是买家都把“在谱儿”作为购买家具的第一要素,几乎每个店都摆着厚厚的几本明清家具图谱之类的书籍,向顾客介绍家具时,翻开书告诉顾客是仿什么年代什么家具做的,以证明 “在谱儿”,好像用了不在谱的东西就是外行,就是不懂,就跌了份儿(当然这与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相关,没有丝毫批评的意思)。也有的厂商动辄宣传自己的家具是按照故宫家具1:1仿制的,尺寸分毫不差,但遗憾的是,尺寸是没差,但工艺和神韵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家具终究是用一种生活用品,要讲究舒适,追求个性。比如一把椅子,因人的身高和体型有差异,不同的人坐起来的感觉都会有差异,尺寸是为舒适服务的,不一定非要为拘泥于纯粹的仿古而忽略了家具的基本属性(当然以收藏为目的的则另当别论)。从另一个角度看,任何艺术,任何东西都要有发展、有创新才能成就各个时代的灿烂和辉煌,如果我们的红木家具一直停留在仿古上,与几百年前相比,从款式到尺寸都无二致,那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是整个红木行业的悲哀,说明我们这个时代、这个行业太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了。
误区四 买红木家具就是为了升值
红木作为珍稀树种,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其价格持续上扬。特别是最近五六年,有的木材价格涨了几十倍、上百倍,投资红木的人很多赚了个钵满盆盈。从长远来看,红木价格仍会继续上升。但家具不同于木材,那些选材精良,设计考究,做工精湛的红木家具当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而那些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所谓红木家具不但不能升值,反而会变得一文不值。
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瑰宝,集审美、实用等诸多优点于一身,我们购买使用红木家具,还应抱着一颗平常心,用心去审视其本身的艺术和美学价值,去享受其带给我们的品味和愉悦。不必老去盯着其价格变化,为红木价格的涨跌而患得患失。试想一下,无论其价格如何上涨,又有几人舍得去把自己心爱的家具拿去卖了?况且即使想卖,由于国内目前缺少成熟的二级市场,也很难轻易变现。
误区五 买红木家具必须是中式装修 成套摆放
因为笔者自己喜欢红木家具,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乔迁新居我都建议他们买两件红木家具。可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家里装修风格是现代的,摆放仿古家具会不协调。当然家里如果是四合院或者是别墅豪宅,全部装成中式风格,全部摆上红木家具,那感觉,那气派自不必说。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理想,但不可能人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其实美是相融相通的,美的东西可以跨越空间、跨越国界、跨越时代的,以前上海滩的豪门望族家中不都是中西合璧的风格吗?
中国的古董家具,包括红木家具,甚至柴木家具,大多流向了海外。那些老外将其视为珍宝,摆在家中,但是有几个老外将家装修成了中式风格的?笔者认为,家中有的空间可以做中式装修,全置仿古家具,比如书房,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写字其感受自不一般。也可以是全部现代装修,点缀几件红木家具,这样的混搭风格在部分人群中也颇为流行。笔者倒希望有条件的国人每家都摆上一两件中式家具,无论是仿古的还是创新的,无论是红木的还是柴木的,毕竟这些才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误区六 不了解红木材质 拣名字好听的买
现在市场上的红木产品,甚至一些硬木和柴木产品,都有很多名字,学名,俗称,别名等等,五花八门,云山雾罩,一些行外人根本搞不清楚。紫檀贵,市场上就有红檀、绿檀、黑紫檀;黄花梨贵,市场上就有红花梨、黑花梨甚至有白花梨(绝非笔者杜撰,真有一些商家把槐木标注成白花梨的)。常听身边的人讲某某人家里买了一堆紫檀家具,其实就是黑紫檀;买了一堆檀木家具,其实就是红檀;买了一堆黄花梨家具,其实是非洲花梨。
之所以木材名称如此混乱,一方面是商家利用多数消费者不懂专业知识,攀附名贵木材,抬高这些木材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迎合来一些人爱慕虚荣、显富摆阔的心理,觉得只要买了“檀”、“梨”就有了面子,才能向别人炫耀。但需要提醒这些朋友,在购买家具前,最好多了解一些木材常识,不要被那些好听的名字迷惑了双眼。
误区七 过于关注是否为纯手工制作
诚然,完全由能工巧匠纯手工打造的红木家具确实更具收藏和审美价值,但这样的家具市场上并不多,而且价格也比较昂贵。事实上,现代科技的高度发达,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先进设备,可以代替人工完成一些红木制作工艺。有些加工环节借助这些设备来完成,本也不是什么坏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也没有降低产品的质量,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红木家具所有的环节均由纯手工打造,那价格就不是现在这样了。但我们在各家具卖场还是听到许多导购人员在那里信誓旦旦的说自家经营的家具是纯手工制作的。举个例子,一张非洲花梨的字台,正、反、侧面包括脚踏都雕满了纹饰,仅卖四五千元,光雕工的工资都不够,能使纯手工的吗?事实上,就加工工艺来说,到底是不是纯手工,没有多少人能分得清楚,比如开榫是人工还是机器加工的,雕刻是人雕还是机雕的,特别是那些经机器打胚后,由人工修光上细活儿的,到底算是手雕还是机雕?都很难分得清楚。
笔者认为,如果是从纯粹的收藏角度购买,特别是以黄花梨、紫檀等名贵木材制作的家具,应以手工制作为上(手工制作也有优劣之分,应选择做工精良的)。如果从实用和实惠的角度来考虑,那些虽然借助机器加工,但款式、工艺上佳的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对于那些看似雕工复杂,实则机器雕刻之后简单打磨,未经任何人工雕琢的家具,家具迷建议不要购买,反倒不如购买一些选材不错、造型线条优美、简单光素没有雕刻的家具。明式家具不饰繁缛雕饰,又有谁能够否定明式家具的美和地位呢。

❹ 纪君的纪君:不带着书法的“枷锁”跳舞

郑植
初冬的一个下午,穿过繁华的街区,走进纪君的家中。暖暖的阳光透过一米多高的虎皮兰,照射在宽大的红木桌案上,窗外寒叶萧瑟、人车穿流;屋里温暖和煦,纸墨飘香,是一个静谧、安逸的书法世界。
“字儿”写的是那股劲儿
纪君对书法的爱好发蒙于少年,十岁拿起毛笔,朝夕其间,心灵慢慢被那种神秘的黑白世界所吸引。他临习颜体、魏碑、二王,在隶书、楷书上用功最多,几十年临池从未间断。家中整整一面墙的红木书柜里,珍藏着他写的几千幅书法作品,大字一人多高,册页、条幅、对联……都是他多年的心血。
纪君的字儿很耐看,不是一板一眼,严谨地近乎刻板,而是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面貌示众,自然、率真、随意。有时候有点儿像小孩子所写的那样天真,但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不容移动一丝一毫。纪君的字儿也让人爱看,他写童谣:“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蝴蝶蝴蝶落落,给你板凳坐坐”,稚朴纯真,趣味十足;他写“鹤”、“龙吟”、“舞”、“惊涛裂岸”,抽象、立体,是对自然及生命的理解和概括,是内心世界的表白和期望;他写“伤痕”,落笔处那一滴滴、一道道,分明是血,是泪,让人看一眼就忘不掉,一直往你心里走,灵魂里走。
书法写的是一个人的学养,书法创作艺术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书法家本人对艺术理解的程度,以及知识储备的丰厚与否。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文化底蕴越丰厚,其作品的品位和境界越高。纪君书风的形成就得益于他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求知欲。纪君不但对诗歌、绘画、摄影、舞蹈、戏剧,音乐有所涉猎,得心应手,且都取得不凡的成就。比如诗歌,纪君出版过自己的诗集,他会把读名家书画的感受写成诗,也会把自己写的诗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他的书法与他的诗歌结伴而行。内心蕴含着一份涵养深厚的诗魂,这份诗魂自然就会氤氲在他的笔墨深处;比如绘画,在纪君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他自己画的题为《和春》的墨彩,一株老树经过凛冽的冬日,虬曲了一冬的枝条,在早春时节变得分外柔软,并张牙舞爪般挥动起来,昨夜仿佛只是微微绿意,今早却又翠点纷纷,连桃花也绽出红色的花蕾………画家细腻灵动的感情表现在书法上,就是“梅”的风骨,“雪”的飘逸。他写大字“坐”,上面两个“人”字借鉴了美术的画法,像一男一女两个背影,这在结构上便有了新意。
看纪君的字儿需要琢磨,他的书法不是为了满足谁而写,他感兴趣,过自己的瘾,跟自己较劲儿。他也整天在那儿琢磨,不是琢磨市场,是琢磨这个字的意义,把自己融进去,让人爱看、容易看。他的每一幅字儿都充满激情,读懂了,你就会哭就会笑,就会爱不释手。
带着书法的“枷锁”跳舞
做为知名书法家、山东省书法界中青年领军人物之一,纪君书法的个性是独特的,鲜明的。二十多年前,纪君就对中国书法造型、字体变化以及汉字与人间形象的亲疏因缘给予关注,以传统为基础,熔铸新意,表达书意和文心。有专家认为,纪君的书法创作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他能充分调动和利用中国书法丰富的资源,广采博取,综合营构,用笔丰厚,淋漓酣畅,形成了卓荦不群的“纪君体”。
有创新必然就有争议。纪君始终是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不断引起人们争议的艺术家。很多时候,纪君的这种书体被一些好事者当作“靶子”,有人对他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一些人甚至根本没有看懂,就断章取义地进行评判。对于非议,纪君会淡淡地一笑了之。二十多年来,十几次在国内外办展览、讲学、交流,他的书法作品早已形成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自成一家的风格。
纪君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他说:“人一辈子都得坚持点什么。从上小学起我就开始坚持了,我会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 他不在乎别人的评头论足,他在乎自己的感觉。因为他懂得,艺术需要有创造性。比方画,同样面对的山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我看到的是什么样,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书法也是如此。真正的艺术大家大都始于摹仿,终于独创。不摹仿打不起根基,摹仿一辈子,就没有了自我,只好永远追随人家的脚后跟。从临摹中蜕化出来,艺术就得到了新的生命——不傍门户,不落窠臼。对于前辈大师,也许你不能超过他,但是你可以超越他,也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建立另外一种风格,以此达到超越。纪君近几年来的书法,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这般地步。“这幅作品一看就是纪君写的,雄强古拙,合乎法度,个人风格也很明显,就算是把他的名字遮住,我也能看出来。”一位书法界专家这样评价纪君的作品
纪君的艺术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也来源于无意中迸发的灵感。生活中的感受有赞美、有感伤、有柳暗花明、有阴晴圆缺,他会抓住这种感受并把它跃然于纸上,运用于笔墨点划之间。品纪君的书法,从中你能看出他将阅历与经验,知识与文采无隙混合后,搅拌出的那种通透简明的书体。从字里行间,你能知道他私下里用过多少苦功,从他看似信手拈来的妙语里窥见他广博的生活经验。纪君书法的每一个字都是热气腾腾的,他整个都把自己扔里头了。
海纳百川,体悟画沙漏痕真谛
纪君的朋友说,这小子是个杂家。体育学院毕业,曾是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二十多岁出国办书法展;三十多岁办摄影展,开潍坊人体摄影之先河;做过电视台的编导,培训过模特,喜欢画画,收藏红木,出版过诗集和书法集,什么艺术玩什么。书法家、摄影家、收藏家、诗人……纪君头上赞誉无数。
众人面前的纪君,魁梧的身材,飘逸的长发,不苟言笑的神情,外表清冷而凛然。一直有人夸他是天才,也有人说他桀骜不驯,绝顶聪明。在纷杂的艺术圈浸淫多年,也许曾经年少轻狂,嫉恶如仇,但纪君,更愿意自己如他敬仰的弘一大师和他的书法:“蕴藉有味,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坐在那里从容论道”,这也是他做人的标准。纪君为人闲淡,好学深思,不以狂夫自傲,权威自居,了解他的人都会被他这种平和而近人的性情所感染。身为职业书法家,潍坊市书法家协会的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潍坊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同时兼任社会上其他的职务,纪君平日里公务繁忙,社会活动很多。在这种忙碌的节奏中,他有着自己的一定之规,工作搞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万籁俱寂的夜晚是他独处的时间。泡上一壶热茶,静下心来读书、作诗、写字,沉浸在他的书法世界中
欧阳中石先生曾说:“一个从奉书法艺术的追求者,如果只从笔墨上着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自己的学问、品德等内在的气质上多作努力,才可能窥到深邃的真谛,才有可能攀登上绝尘的高度。”生长于潍坊这块丰厚的土地上,纪君一直接受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滋养,他不会逼着自己去学什么,诗词、音乐、绘画,他天生就对这些感兴趣。“七八百年前的树,三五百年前的工,经典着今天。”这是纪君诗集中的一段话,也是他对自己收藏红木家具的真实感悟。纪君尤喜收藏,红木家具、青瓷大罐、丹青书卷、紫砂茶壶……都是他的至爱。收藏需要执著和淡定,需要在时光交错中慢慢地品味和解读。虽然说这些收藏不能给他的书法带来直接的影响,但它们和音乐、绘画、舞蹈一样,日久天长,会慢慢沉淀到他的书法作品之中。沉淀到这个男人性格中,让他在生活中透出淡定、自信和深邃。
绚丽的彩虹只能在风雨之后才能看到,人生的魅力只有在经历苦痛挣扎之后才能彰显,书法的成熟唯有在历经人生磨难和拥有深厚的功力,才会显出其博大和厚重。纪君能够把握自己的悟性,从前人书作中得悟书法之妙道,从自然世界的偶然启示中得悟书法之神髓。假如说纪君的书法表现了一种雄健、博大、跌宕的气质和质朴、敦厚、诚恳的性格,那么不如说他具有充溢的才情和潇洒的文人气质。我们相信,书法是他漫长人生的生活和生命之舞,会伴随这位年轻的书法家创造奇迹:是他的“锥画沙”,是他的“屋漏痕”,是他的“雪泥留爪”。

先生的字风姿绰约顾盼多情,如见佳人,看到曹全碑正如梦见汉宫赵飞燕翩翩起舞。樱花梅花烂漫,雪又是有情之物,纷纷扬扬在圣洁国度。怎不令人生发出一段浪漫情事来呢·红白黑三色块极现代又极雅致,如见现代谦谦君子,又不苟合取容于当世,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如此浪漫含情之作。似不为道貌岸然者所容。性情真则艺术真。是生命的真状态。谁又奈何得了。
情多伤身恐累及美人,诚如先生之字,传统规矩有之。而难掩其浪漫不羁之情性。当引雕塑家罗丹为异代知己。作品巴尔扎克真大作也。可叹可惜可悲可恨可笑的是在罗丹死去多年后才得以陈列。
飞扬与落寞。这是英雄的悲剧吗
纪君:诗心品瑞木
当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家居装饰纷纷走进人们的生活时,却有这样一些人,只要看见那古式的红木茶几、圈椅时,便油然而生一种浓浓的眷恋之情,为之吸引,为之痴迷,好像前世使用过它一样,与它有再度重逢之感。我市著名书法家纪君便是其中的一个。
好眼光藏得好家具
纪君的家在城区一大型小区内,200多平方米的复式房子,楼上楼下大大小小摆放的全是古典家具,大到沙发,小到精致的红木饰物,搭配适中,不静不喧,一瞬间让人宛如置身于一个明清书香人家。
在书法界,纪君的作品以风格独特、个性张扬著称,对古典家具的选择他的眼光同样独到而敏锐。“我喜
欢古典家具,特别是老红木家具,并不完全是很多人认定的保值,而是古典家具独特的审美价值,美丽的
花纹,温润的质地,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在纪君收藏的古典家具中,除少量老红木外,有鸡翅木,红
酸枝、缅甸花梨、越南花梨等多种材质,样式不拘形式。纪君的书房里有一把梳椅,是他在一次逛家具店
时偶然发现的。这把椅子正面是高扶手官帽椅的形状,两侧扶手之下为梳背式,均为七根圆棍等距竖排,
整把椅子造型新颖,素朴雅致,非常耐看。纪君搜寻了不少明清家具的图谱,都没有找到相关的实例。
在纪君的众多藏品中,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动手画图设计找人定做的。书房里两米高的红木大书柜摆满了整
整一面墙,造型大气庄重,花纹细腻流畅,非常引人注目,隔板是根据自己藏书的需求设立的,方便又实
用;那张长两米四,宽一米二的大书案也是他自己设计的,图纸画好以后,他找了好几家家具加工厂,都
因为没有这么大块的木料而放弃了,最后还是从有“中国木雕之乡”美誉的浙江东洋请师傅加工定做的
从交上定金到把书案运回家,他等了整整一年。
用诗意的心品味古典
一般的收藏家收藏时重形质之美,但很少有人去探讨材质的自然之美。在纪君的古典家具中,除了一些圈椅、交椅、书柜、案台以外,还有一些有着美丽木纹的小条案、小摆设。它们的做工没有那么繁复,但天
然的木纹,在岁月的洗练中,呈现出别样的动人模样。“也许真是这样,红木家具就有这样的魅力,不论
是紫檀的高贵细腻、黄花梨的清秀隽永,又或是鸡翅木的神秘美丽,都足以令人为之动情,爱不释手。”
纪君这样向记者表达他对红木家具的感情,“ 太美了,有的像山水画,有的像飞禽走兽,纹理生动多变
,或隐或现。欣赏它的花纹、工艺,包括闻它的气味,都是一种享受”。收藏的乐趣主要是欣赏和品味,
纪君以书法家特有的情怀和诗人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给那些美丽的古典家具以诗意的诠释。
卧室的明式红木衣架上,简单地搭着几件衣服。纪君俯下身摸着下座说,多好的东西,这上面本来是可以
放衣服的,可我不舍得放,放上就看不到它的花纹了。在纪君书房的墙上,挂着一幅他淘来的几十年前的
红木镜框,长两米,宽不到三十厘米,有朋友说,这是个废物,又窄又长,没用;也有朋友建议他写几个
大字镶上。纪君为他画了一幅画,取名《和春》:虬曲了一冬的枝条,在早春时节蓬松舞动起来,仿佛微
微绿意却又翠点纷纷,连桃花也绽出红色的花蕾………这幅画让一个老旧的红木画框清新雅致,生机勃勃.
珍木有灵功夫在诗外
“七八百年前的树,三五百年前的工,经典着今天。”这是纪君在自己的诗集中对古典家具的吟咏。珍木
有灵,一件精神气充沛的古典木器会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向人们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要读懂它,需要多看
细想,不断发现。纪君说,透过珍木的外表,你可以看到它神奇的内在。那缜密的纹理渗透着遥远的生活
气息,用手抚摸,你可以感觉到一丝温润的人文气息,感受到传统文化对内心的熏染,那是老祖宗的文化
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虽说与古典家具结缘才短短十几年,但纪君感悟颇深,这得益于他多年来对文学、美
学、力学等诸多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审美的观念潜移默化融注到了骨子里,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
红木家具、青瓷大罐、丹青书卷、紫砂茶壶……收藏需要缘分,更需要一种执著和淡定。在万籁俱寂的夜
晚,在创作完成之后,纪君泡上一壶热茶,细细地去品味和解读,陶醉在这种时光交错的乐趣中。虽然说
这些收藏不能给他的书法带来直接的影响,但它们就像音乐、绘画、舞蹈一样,日久天长,就会慢慢沉淀
到他的书法作品之中。
纪君:富于传奇色彩的艺术家
刘兆彬
纪君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的主要文化身份是“书法家”。“纪君”这个名字,在当代中国书坛上,已经被许多人所熟悉。“知名书法家”、“山东省书法界中青年领军人物”、“全国百杰书法家”等许多正式与非正式的名号,和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历次大展中入展、获奖的经历,带来了他的知名度。
以上成绩,对许多人来说已经足够荣耀,但是“有成就”不等于“有传奇色彩”。纪君的“传奇色彩”,在于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集百趣于一身的艺术家形象:
他毕业于体育学院,当过篮球运动员、教练员;二十多岁在国外办书法展览;三十多岁举办摄影展,开潍坊人体摄影之先河;作过电视台的编导,培训过模特,喜欢画画,收藏红木家具、紫砂壶、瓷器、墨盒,还出版过诗集等。这样丰富的人生“经历”,已经带有“传奇”的色彩。很容易看出:他是“杂家”。“杂家”不“奇”,奇就奇在他“杂”得有主次!有名堂!有成就!在纪君的诸艺之中,或可分出“书法第一,摄影第二,绘画第三,诗歌第四,收藏第五……”之类的次序来。不知他自己分过没有?!他的书法,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然而,他的摄影也不凡!作品曾入选法国“棕榈树”杯国际摄影展、《全国首届人体摄影展》、《全国经典人体摄影》、《俄罗斯风情集》等。他拍摄的《残荷》,凄美得令人神伤,令人反思,并反向激起生命的力量。他的绘画也很有灵气,我见过他的两件墨彩画,一是《和春》,在万千倒垂的枝条间,点缀无数红、黄、蓝、绿的点,令人想起耀眼的花和嫩绿的叶,抽象地表达了生机盎然的春天;一是《秋实》,抽象地表现了荷塘的秋景,硕大的莲蓬,象征着丰收的喜悦。事情还不止此!他的诗写得也好。如《纪念弘一大师圆寂六十五周年》写道:“绝艺集一身,佛法弘满地。珍奇烁世眼,灵光耀我心。”诗心、佛心,融为一片,既写出了弘一大师的慈悲心肠,又写出了诗人的深刻觉思。
说到底,纪君是一个诗人,因此,他的生活、艺术,才无往而非“兴趣”。这一点,也表现在他书法的文字内容上。与大多数书家习惯抄写古诗文不同,纪君书写的文字内容充满趣味。他写口号:“加碘补钙”;他写哲思:“黑白世界”;他写感受:“晕船”、“苦涩与悲凉”;他写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他写自己的诗:“可染大笔何淋漓,流泉瀑布天挂席。惨淡经营苦造化,师牛堂里自奋蹄。”“墨色斑斑水汪汪,影影绰绰是荷塘。如梦似幻圣洁处,莫名苦涩与悲凉。”他写眼前的景:“梅雪飘”……
这种文字内容的选择,体现了他的书法思考。“传奇”的色彩,增加了纪君的故事,有人说他是天才,也有人说他桀骜不驯,绝顶聪明,还有人说他的性情浪漫不羁……
纪君的书法,以隶书和楷书最为出色他的隶书,在汉隶的基础上综合了楷书的构成要素,可称“隶而近真”之书体。如隶书《丰子恺题画诗》(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憔悴剩残姿,明朝弃道旁。见图一),基本的空间构架是扁平的,符合汉隶结字的常规形式,但是基本“笔画”增加了变化,汲取了“楷书”的构成要素,同时,还包括一些独创的笔墨语汇,富于现代气息。其中的“摧”、“折”、“朝”、“明”诸字,以《张迁碑》作底,“笔画”也变化不大,但有很多字,如“曾”、“憔”等,明显综合了北碑和颜楷的“笔画”形式。这种“楷化”了的隶书,实质上是“隶之八分”,具有鲜明的创造性质。
与“隶书”以综合“楷书”的构成要素以求创新的“下行”路线不同,纪君的楷书采取了“上行”的路线,在“楷书”的基础上综合了“隶书”的构成要素。因此,他的“隶书”和“楷书”都是“隶楷的化合体”,所不同者,在于“隶书”中楷书的构成要素比例小些,楷书中“隶书”的构成要素比例小些。因此,尽管他的隶书和楷书都趋于“隶楷的化合体”,终因隶、楷两种基本构成要素的“量”的差别,使“隶书”和“楷书”有了明显的“界限”。
大体说来,纪君的楷书有两格。第一格是《张猛龙碑》与隶书的化合体,如楷书《李白古风一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图二)即是!这件作品取法《张猛龙碑》,无论是结字形式还是基本的笔墨语汇,都距《张猛龙碑》不远,但是,“夫”、“君”、“不”等字,明显包含了“隶书”的一些“笔画”,如“夫”字的长撇,“君”字的长横等。这一风格的楷书,还有纪君自作诗《读李可染画集作句》(图三)和司空曙诗《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图四)。其中,前一作品中“何”、“泉”、“布”、“席”等结字扁平,隶意盎然,后一件作品中的隶意则较少。纪君楷书的第二格,是钱南园风格的颜体楷书。这一路楷书,点画厚重,质地坚实,结字宽绰,意态古拙。如“隐名不羡高山”立轴(图五),坚质浩气,高韵深情,力避软媚,格调高古,正可谓“支离神迈”,“因生得秀色”之作也。纪君的行、草自成一格,与古人和时人都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严格说来,其行、草属于“稿札体”,是在自己的隶书和楷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很少依傍古人和时人,只有从长线条的处理方式看,才依稀可见林散之书法的影子。这种避开古人和今人的做法,好处是容易自成面貌,但是若无对行、草书基本规律的深刻理解,就很难达到形式上的完善。可是,纪君的行、草书写得自由自在、笔势往来得法、节奏多变,尽管较少依傍古人,却深得行草书的精神。譬如他喜欢写的李叔同《送别歌》横幅(图六)和《梅雪飘》横幅(图七)及其跋语,都写得风姿潇洒,意趣天然。如“梅雪飘”横幅中的主体内容“梅雪飘”三字及跋语中的“梅花”二字,与林散之的处理方法息息相通,但是其余的字,主要是纪君本人隶书和楷书的逻辑发展,是以行、草书的使转、笔势、节奏演绎其隶书和楷书基本构成要素的结果纪君的书法探索,是“双向掘进”的,在深入传统的同时,他还积极探索“现代书法”的创作路子。从“加碘补钙”、“黑白世界”到“伤痕”、“苦涩与悲凉”、“伞”、“虎”、“岳”、“坐”、“海”、“晕船”,受“主题书法创作”和日本“少字数派”和“墨象派”书法影响,或者强调“主题思想”,或者强调空间构成,或者强调墨气(的混成),或者“类物象形”等,体现了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如“伤痕”(图八)二字,以残破的笔致塑造了遍体鳞伤的艺术形象,“苦涩与悲凉”(图九)五字,又与弘一大师的作品“悲欣交集”有异曲同工之妙,透露出中心无主、栖栖遑遑的生命意象
纪君书法的总体风格,是“壮美”的。这有几个表现:
一是他喜欢写大字,魄力雄强的大字。他的那些“现代书法”作品,往往都写得很大,给人一种体积、力量巨大的审美感受。用传统美学的概念来说,这是“阳刚之美”,在一定程度上,也接近康德所谓的“力学的崇高”和“数学的崇高”。
二是他的笔力浑厚,绝无弱笔。纪君的书法,以取法碑派为主,力避帖派书法的软媚、油滑。从笔法看,他善用方笔,作品魄力雄强,但是,他又兼用圆笔,逆势涩运,写得笔力中含、浑劲。“笔气”的浑厚,彰显了“大气”的精神品格。
三是他的字结法茂密,“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他经常采用“打叠点画,放宽一角”的结字方法,如“伤痕”的“伤”字,上紧下松,上部精神团聚,下部点画放射,疏密得当,相映成趣。“苦涩与悲凉”的“悲”字,数笔合为一笔,只在中间留有较大的空素地,而“涩”、“凉”二字,中宫又极宽绰,结构疏疏朗朗。这种以“茂密”为主,以“疏朗”为辅的结字方式,使作品整体上生气团聚,骨气深稳。
从书法观念看,纪君受李叔同影响较大。在古今艺术大师中,他对弘一大师“情有独钟”,曾经多次书写弘一大师出家前所写的《送别歌》,并跋云:
李叔同,生于天津。既是一代高僧,也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的诗词,我书写过多次。尤其是这首《送别》,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画意诗情,相得益彰。下面这两幅作品书写时间相隔十年。
从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位艺术大师的景仰之情!李叔同有一种把书法当作“美术”和“图画”观照的艺术观念,纪君的作品也透露出类似的审美意识。他的书法,在注重“书法”的书写本质的同时,也极其注意整幅作品的画面构成形式。这一点,在其探索型的“现代书法”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丰富的生活经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烘托出了一位立体的艺术家的形象,他的辛勤耕耘,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但是,纪君并不自傲,他很谦和,总是说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自己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也许,在一些方面,他还能做得更出色,我们期待它的到来……

❺ 古建筑书籍哪里的最全

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目

1、《营造法式》.jpg陶本

2、《营造法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

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

7、《营造法式》图样.jpg

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

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

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

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

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团世有原书】

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 宋、辽、差衡金、西夏建筑【有原书】

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

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筑【有原书】

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

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

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

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

28、《园冶》【有原书】

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

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

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

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

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

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虚或做书】

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

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

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

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

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

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

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

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pdf 精装 十一册【有原书】

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

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

4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

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

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

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

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

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

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

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

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

56、《华严寺》.pdf【有原书】

57、《绘图鲁班经》.pdf

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

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

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

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

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

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

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

69、《园综》—陈从周

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

71、《苏州古典园林》.pdg—刘敦桢

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

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

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

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弄—张锡昌

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

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

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

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

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

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

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 北方)

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

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

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

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从文【有原书】

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

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

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

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

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

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

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1973.7)

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

中国古建筑图谱

中国全史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书】

1《文物建筑》第一辑 河南古建 【有原书】

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书】

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

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家具资料

6 佛像艺术造型

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 【有原书】(超星)

8 建筑历史研究 第一辑 【有原书】(超星)

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有原书】(超星)

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

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

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

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筑 【有原书】(超星)

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

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彩画

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刻

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装修

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

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

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

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

26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 (超星)

29 中国民族建筑 第四卷 (超星)

30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五卷 (超星)

31 佛教寺院考古.pdf

32 城记.pdf 【有原书】

33 佛教石窟考古.pdf

34 宫殿考古通论.pdf

35 故宫辞典.pdf

36 汉代画像石_吴曾德_文物出版社1984.pdf

37 汉字古音手册.PDF

38 建筑历史与理论

39 建筑书籍-中国古建筑小品.pdf

40 林徽因文存+建筑

41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

42 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2004.pdf

43 秦汉瓦当.pdf

44 四川汉代画象砖艺术.pdf

45 唐代长安辞典.pdf

46 隋唐两京丛考

47 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

48 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pdf

49 闲情偶寄.pdf

50 正在消失的建筑.pdf

51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

5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有原书】

53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pdf

54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pdf

55 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pdf

56 梓室余墨_陈从周随笔.pdf

57 长城.djvu

58 明十三陵.djvu

59 颐和园.djvu

60 老宅第.djvu

61 老牌坊.djvu

62 老书院.djvu

63 老门楼.djvu

64 老戏台.djvu

65 老楼阁.djvu

66 宋陵石雕纹饰.djvu

67 山西.djvu

68 中国民居.djvu

69 中国园林.djvu

70 避暑山庄.djvu

71 晋祠揽胜.djvu

72 日本传统艺术 第四卷 浮世绘.djvu

73 园林史.djvu

74 屋宇春秋 山西老宅院.djvu

75 圆明园.djvu

76 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djvu

77 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纪行.djvu

78 徽州.djvu

79 走遍中国 南京.djvu

80 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djvu

81 古城记:失落文明的兴与衰.djvu

82 江南六镇.djvu

83 大壮·适形 中国建筑·匠意 (超星)

84 建筑十书 【有原书】(超星)

85 中国古建筑百问

86 洛阳伽蓝记

87 长物志校注

88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第一集 建筑部分 (超星)

89 中国古建筑艺术 (第1~4册) 【不全】 (超星)

90 梁思成建筑画

91 隋唐宫廷建筑考

92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

《考古》杂志1955年1~6期及1991、1993~1998全年

《文物》杂志1959~2000共152期

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950.1-1998.1.pdf

1 繁峙岩山寺.pdf(不全)

2 中国古亭.pdf

3 中国古亭.pdf

4 佛宫寺释迦塔和崇福寺辽金壁画.djvu

5 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pdf

6 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pdg

7 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pdg

8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pdf【有原书】

9 平遥古城与民居.pdf【有原书】

10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有原书】

11 怎样鉴定古建筑.pdf【有原书】

12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pdg

13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14 明式家具珍赏

15 盛京宫殿建筑

16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

17 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何俊寿)【有原书】

18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THE ART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pdf

19 永诀的建筑.pdf

20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pdf

21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pdf

22 紫禁城宫殿.pdf

23 中国藏传佛教白描图集.pdf

24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25 红木小件.pdf

26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

27 苏州香山帮建筑.pdf

28 永诀的建筑.pdf

29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林洙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djvu

另:《建筑史论文集》【有原书】、《古建园林技术》【有原书】、《建筑历史研究》等相关散篇论文 目录如下

1、_材分八等_在建筑史上的意义.pdf

2、_礼制建筑_求解.pdf

3、_应县木塔_读后札记.pdf

4、_营造法式_版本及其流布述略.pdf

5、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pdf

6、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下.pdf

7、_营造法式_殿阁地盘分槽图新探.pdf

8、_营造法式_瓦作制度初探.pdf

9、_营造法式_中厦两头造出际制度释疑.pdf

10、_营造法式_中翼角檐细部处理及起翘探讨.pdf

11、_营造法式小木作_几种门制度初探.PDF

12、《“礼制建筑”求解》——方晓风.pdf

13、《北京故宫修复测绘研究》.pdf

14、《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徐伯安.pdf

15、《营造法式》变选用材制度探析.pdf

16、《营造法式》变造用材制度探析(Ⅱ).pdf

17、《营造法式》中的翼角构造初探.PDF

18、《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简介.pdf

19、2006年_最重要的建筑经典记忆_议梁思成_省略_诞辰105周年及中国营造学社的.pdf

20、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浮雕艺术初探.pdf

21、保存完好的“样式雷”古建筑群——清西陵.pdf

22、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木雕艺术.PDF

23、边靖楼修缮设计上.PDF

24、崇福寺小召牌楼构制初探.PDF

25、春秋至六朝麒麟的演变研究.pdf

26、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上_.pdf

27、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下_.pdf

28、从驼峰与墓股的比较看中日古代建筑的源流和发展关系.pdf

29、从帐形龛饰到帐形龛_北朝石窟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pdf

30、定兴慈云阁修缮记.PDF

31、定州开元寺塔塔刹发现一批文物.PDF

32、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_铺作_与_跳铺之作_辨析.PDF

33、斗栱——李学武.PDF

34、枓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铺作”与“跳,铺之作”辨析.pdf

35、独具魅力的古建珍品——榆次城隍庙.PDF

36、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上_.pdf

37、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下_.pdf

38、独乐寺观音阁壁画调查.PDF

39、独乐寺辽代建筑结构分析及计算模型简化.pdf

40、对清东陵裕陵地宫棺位问题的探讨.PDF

4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应只把注意力投放到建筑_物_的研究上.pdf

42、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pdf

43、敦煌壁画中的胡床家具_一_.pdf

44、敦煌雕塑.pdf

45、敦煌火珠图像探微.pdf

46、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pdf

47、抚宁境内明长城敌台的建筑形制.PDF

48、甘肃张掖大佛寺大佛殿的建筑特征.PDF

49、高安回澜塔.PDF

50、高层古建筑木结构——应县木塔现状结构评价.pdf

51、古代的椅和凳.pdf

52、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及其比较_试论从_营造法式_至_工程做法_建筑设计技术的演变和.pdf

53、古代建筑生产的制度与技术_宋_营造法式_与日本_延喜木工寮式_的比较.pdf

54、古代营建技术中的_样_造_作_.pdf

55、古建瑰宝——千年古刹独乐寺——杨作瑞.pdf

56、古建瑰宝永乐宫.PDF

57、古建门种种.pdf

58、古建上的主要装饰纹样.PDF

59、古建筑角梁构造与翼角生起略述.PDF

60、古建筑结构研究十八年.pdf

61、古太原晋阳建筑文化浅析.PDF

62、故城县庆林寺古塔.PDF

63、关于_营造法式_的研究.pdf

64、关于对山西应县木塔保护工程抬升修缮方案的意见.pdf

65、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一_.pdf

66、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二_.pdf

67、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三_.pdf

68、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四_.pdf

69、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若干问题的探讨_五_.pdf

70、关于唐宋单檐木构建筑平立面比例问题的一些初步探讨.pdf

71、关于元上都宫城北墙中段的阙式建筑台基.PDF

72、广东澄海龟山汉代建筑遗址.PDF

73、汉代高台建筑技术研究.pdf

74、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基础.pdf

75、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二_斗栱之分类_柱头铺作_转角铺作_补间铺作.pdf

76、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三_柱_础_梁枋_平坐腰檐.pdf

77、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一_斗栱.pdf

78、何谓《营造法式》之_槽_.PDF

79、河北赤城县古塔调查.PDF

80、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建筑年代鉴别研究.pdf

81、河北辽代古塔建筑艺术初探.PDF

82、河北玉田净觉寺调查报告.PDF

83、河北赵县西林寺塔.PDF

84、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PDF

85、黑龙江省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PDF

86、胡床杂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三.pdf

87、华夏古建筑的“活化石”--承启楼.pdf

88、换个方法拍“古建”.pdf

89、霍州署元代大堂.PDF

90、基于AutoCAD的中国木构古建筑的三维重建.pdf

91、基于CAD与GIS集成的仿唐古建筑景观的三维重建方法.pdf

92、济渎庙寝宫建筑研究.PDF

93、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

94、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

95、简述汉画建筑脊饰的文化意象.pdf

96、江苏六朝画像砖研究.pdf

97、江西樟树临江文物调查.PDF

98、金狮床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二.pdf

99、晋城青莲寺塔幢建筑分析.PDF

100、晋祠圣母殿研究.pdf

101、晋祠献殿.PDF

102、晋东南歇山建筑的梁架做法综述与统计分析_晋东南地区唐至金歇山建筑研究之一.pdf

103、开善寺大雄宝殿修缮工程设计深化与现场实施.pdf

104、开元观古建筑初探.PDF

105、克孜尔石窟前的木构建筑.PDF

106、梁思成建筑画.pdf

107、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pdf

108、两周礼器制度研究.pdf

109、辽金珍品塞外巨刹──山西大同华严寺.PDF

110、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PDF

111、灵岩寺石刻造像考.PDF

112、六朝瓦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pdf

113、龙在古建器具上的装饰形式.PDF

114、隆兴寺宋代木雕立式弥勒像的修复.PDF

115、隆兴寺天王殿的建筑时代及复原设想.PDF

116、楼阁建筑构成与逐层副阶形式.pdf

117、甪直保圣寺大殿复原探讨.PDF

118、绿水苍柏话晋祠.PDF

119、略论北京的古建牌楼.pdf

120、略议陈明达先生的中国古代木构发展史研究.pdf

121、论明代建筑之斗栱用材等级.PDF

122、米兰佛寺考.PDF

123、明代建筑油饰彩画要点.PDF

124、南朝帝王陵寝初探.PDF

125、南方上昂与挑斡作法探析.pdf

126、南京朝天宫冶城阁设计.PDF

127、南京出土六朝兽面纹瓦当再探.pdf

128、南京出土六朝瓦当初探.pdf

129、南京图书馆馆藏清抄本《营造法式》考略.PDF

130、南京钟山二号寺遗址出土南朝瓦当及与南朝上定林寺关系研究.pdf

131、宁安兴隆寺建筑概述.PDF

132、牌坊建筑文化初探.PDF

133、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PDF

134、铺作·出跳·枓科及其它.PDF

135、普救寺原状考.pdf

136、千古一刹佛光寺.PDF

137、浅识宋材份制与清斗口制.PDF

138、浅谈电视节目中古建筑与古文物的拍摄技巧.pdf

139、浅谈历代的床和席.pdf

140、清朝祖陵——永陵.pdf

141、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一_.pdf

142、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二_.pdf

143、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三_九檩歇山转角前后廊单翘单昂斗科斗口三寸大木做法.pdf

144、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四_.pdf

145、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五_.pdf

146、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六_.pdf

147、清式木构建筑的节点和榫卯1.pdf

148、清式木构建筑的节点和榫卯2.pdf

149、日本古代寺院建筑瓦屋面及与我国唐代屋面作法的联系.pdf

150、山东临淄出土一件汉代人物圆雕石像.PDF

151、山西古牌楼浅析.PDF

152、山西晋城碧落寺石窟调查记.PDF

153、山西陵川西溪真泽二仙庙.PDF

154、山西省夏县司马光墓余庆禅院的建筑.PDF

155、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上.PDF

156、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梁思成.pdf

157、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pdf

158、山西应县木塔应当怎样修_.pdf

159、陕西白水北宋妙觉寺塔基及地宫的发掘.PDF

160、绳床及相关问题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一.pdf

161、试从北宋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PDF

162、试从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PDF

163、试论_材分八等_的数理渊源.pdf

164、试论_营造法式_中的定向_定平技术.pdf

165、是比例关系还是模数关系_关于法隆寺建筑尺度规律的再探讨.pdf

166、数码摄影技巧:古建筑掠影.pdf

167、宋《营造法式》大木作设计模数论.pdf

168、宋《营造法式》垒造窑制度初探.PDF

169、宋代官方建筑设计考述.pdf

170、宋代建筑地面与墙体营造技术.pdf

171、宋代建筑基础营造技术(1).pdf

172、宋代建筑台基营造技术.pdf

173、宋代建筑瓦屋面营造技术.pdf

174、宋代营造工程管理制度.pdf

175、宋式彩画设计.pdf

176、泰州城隍庙建筑修缮方案设计.pdf

177、谈_树_的文化功能_顾恺之_洛神赋_与砖画_竹林七贤_中_树_的比较.pdf

178、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pdf

179、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上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

180、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下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

181、唐代彩画及宋_营造法式_彩画制度.pdf

182、唐代门窗形制考_以唐诗及相关文献史料为据.pdf

183、唐风建筑斗栱初探.pdf

184、唐风建筑斗栱初探下.PDF

185、唐宋单体建筑之面阔与进深如何确定.pdf

186、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pdf

187、唐宋园林之瑰宝.PDF

188、天津大悲禅院大雄宝殿施工技术.PDF

189、伟大创造时代的宋代建筑.pdf

190、文水则天圣母庙后殿结构分析.PDF

191、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950.1-1998.1.pdf

192、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pdf

193、我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浅析.PDF

194、斜栱演变及普拍枋的作用.PDF

195、新发现的一批_斗栱分件图_.pdf

196、兴洲行宫考.PDF

197、邢台天宁寺前殿始建年代初议.PDF

198、衙门建筑源流及规制考略.PDF

199、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设计方案.pdf

200、阳泉关王庙大殿.PDF

201、疑义相与析──读《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PDF

202、以管窥豹犹有一得.PDF

203、以管窥豹犹有一得_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木大作营造尺及比例初探.pdf

204、有关大住圣窟与三阶教的关系问题.pdf

205、榆社郝壁村寿圣寺山门时代考.PDF

206、云冈石窟建筑特征的镜头诠释.PDF

207、正定广惠寺华塔建筑年代问题新探.PDF

208、正定广惠寺华塔内的二尊唐开元年白石佛造像.PDF

209、中国传统建筑翼角处理.pdf

210、中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之历史演变.pdf

211、中国古代木构楼阁的建筑构成探析.pdf

212、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pdf

213、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_续_.pdf

214、中国明代木质古建西安鼓楼彩绘的分析研究.pdf

215、中原古刹-河南省香严寺.pdf

216、追寻古典的美丽.PDF

217、追寻历史足迹——用数码相机拍摄古建筑(2).pdf

218、涿州智度寺塔初探.PDF

219、作庭记译著与研究 张十庆.pdf

阅读全文

与明清家具图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魅族返厂后不出维修费 浏览:847
二手手机维修哪个网站好 浏览:450
卯榫可以制作什么家具 浏览:88
纸杯中的防水层是什么材料 浏览:382
hp服务器的售后电话 浏览:106
高温冷却塔维修更换哪个好 浏览:216
汉王电纸书天津维修点 浏览:598
三星on5换后置摄像头维修视频 浏览:219
小松2007维修费高吗 浏览:304
汽油和车辆维修计入什么费用 浏览:10
别克君越前脸维修费 浏览:479
哪有修理家用电器的 浏览:317
从哪个网站买家用电器比较好 浏览:518
如何用纸板做迷你小家具 浏览:516
网购家电质保期内运费怎么算 浏览:12
家具厂设备怎么保养 浏览:415
皮卡方向盘重维修视频教程 浏览:37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上海 浏览:85
中保研耐撞和维修经济性哪个好 浏览:718
南宁哪里是小天才电话手表售后服务 浏览: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