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瘿木的历史成因
1. 楠木影(或作瘿)、桦木影、花梨木影、榆木影等,是北京匠师们所熟悉的木材。《博物要览》中提及的这些木材,其中包括花梨木影,也被称为花梨影木。《博物要览》中记载,我国辽东、山西、四川等地均有生产瘿木。
2. 《博物要览》卷十描述瘿木产于西川溪涧,树身及枝叶如楠。年历久远者,可合抱,木理多节,缩蹙成山水人物乌兽之纹。书中还提到,作者谷应泰曾在重庆余子安家中见到一桌面,其尺寸及花纹令人印象深刻。
3. 《新增格古要论》中提到骰柏楠木,指出其纹理纵横不直,中有山水人物等花者价高。四川亦难得,又谓骰子柏楠。今俗云斗柏楠。按《博物要览》所说瘿(影)木产地、树身、枝叶及纹理特征与骰柏楠木相符,估计两者为同一树种。
4. 影木的取材,据《新增格古要论》骰柏楠条和《博物要览》影木出产品第条介绍,似乎取自树干,把其木纹形态描绘为“满架葡萄”。而《新增格古要论》“满架葡萄”条中记载:“近产岁部员外叙仿稿州府何史训送桌面是满面葡萄尤妙。其纹脉无间处云是老树千年根也。”我们现在还时常听到老师傅们把这种影木称为桦本根、楠木根等。可知影木大多取自树木的根部,取自树干部位的当为少数。
5. 瘿化木雕刻难度极大,在旧代时期并无现代工艺水平,International Auction出现的瘿化木藏品绝大部分是拼接件且简单纹饰的传世家具,成交率依然突出。檀瘿化木更是在各种硬木中质地最坚、份量最重,且不易生长。
6. 影木和瘿木,取材部位不同,树种也不一样,但纹理特征却大体一致,制成器物后很难区分,以致人们往往把影木和瘿木混称,有的通称影木,有的通称瘿木。用途可制作小件木摆件,或剖成薄片镶嵌在贴木纹的木材上。
7. 瘿木鉴别要点纹理 老瘿木纹理清晰而美观;新瘿木不清晰,纹理杂乱。坚固性 老瘿木不温不火,不走样,新瘿木易拱、易走样。
8. 瘿木产量不高,用途也仅是作为家具表面的镶嵌,因而明代早期在家具上的应用并不普遍。苏式家具一向用瘿木作为装饰材料,明初家具中已有运用。清中期之后,瘿木大量出现在红木家具上。
9. 明代苏式瘿木家具中,较为有特色的是作为备慧孝心板的瘿水下面一般会用“井”字托带,用以加强面板承托力。清代广式家具也用瘿木,与苏式家具不同的是,其采用进口沉香花梨瘿做镶嵌,增加了家瘿木常常制作成小型摆件、笔筒等文房用具。
10. 瘿木制成的明式家具,年代越久越是漂亮。因为家具收藏家们,有许多使用经验,一位有名的前辈告诉我:使用瘿木家具要经常擦摸。擦,是用布擦,或用棕老虎擦。使得家具表面的浮蜡去掉,渗入木纹里面的蜡保持住,木质亮而不燥,呈现出润泽、含蓄、古朴、典雅的气质。
11. 目前市场上以花梨影子碧戚木居多,(大果紫檀或叫佛头瘿),紫檀影子极少,花梨影子用手急速摩擦有香味,紫檀则没有或特淡,几乎闻不出来!影子木最高境界是金丝楠影子和黄金樟影子!满面胡花,花中结小细葡萄纹及茎叶之状,名满架葡萄。非常典雅(极品!!!)
⑵ 瘿木的意思是什么
瘿木,源自于楠树的根部,因其形状奇特,常被用于制作各类器具,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在古代文人的诗文中,瘿木的身影屡屡出现,唐代张籍在其作品《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六中,就有提到“醉依斑藤杖,闲眠瘿木牀”,生动描绘了瘿木制作成的床榻,给人们带来舒适与惬意。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疒部》中对“瘿”字进行了详细注解,指出凡是楠树树根上的赘生物异常发达,内部纹理犹如山川花木,适于制作各种器具。三国时期,张昭创作了《楠瘤枕赋》,进一步证明了瘿木作为珍贵材料的历史地位。如今,人们依旧习惯称这些奇特的楠树根部为瘿木。
瘿木之所以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自然形态,更在于其内部纹理宛如自然界的缩影,给人以美的享受。历史上,瘿木不仅是文人墨客的爱物,更是匠人们的创作灵感来源。古代匠人将瘿木的自然美融入到各种器具之中,使其成为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瘿木逐渐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自然之美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今天,我们依然能在许多工艺品中看到瘿木的身影,它们不仅传承了古代的工艺传统,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瘿木作为一种珍贵的天然材料,其独特的纹理和形态使其在古代就被广泛应用。从器具到艺术品,瘿木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匠人的匠心独运。随着时间的流逝,瘿木的魅力并未消减,反而在现代工艺中得到了新的诠释。无论是制作家具还是装饰品,瘿木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韵味。今天,人们依旧珍视瘿木,不仅因为其美丽,更因为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瘿木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见证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⑶ 所有瘿木中,哪些最值钱
樱化木因其制作难度大,在旧时代缺乏现代技术手段,故而成为珍贵的艺术品。在国际拍卖会上,樱化木制品的成交率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那些图案简单、制作精美的传世家具。檀香瘿木以其坚硬的质地和沉重的分量而著称,生长缓慢,极为稀有。黄花梨木则以其华丽而不失宁静的特质,成为其他木材难以企及的珍品。
1. 家庭与商业装饰:实木家具本身就是豪华的家庭及商业装饰选项。具有历史价值、精美雕刻和装饰的实木家具,作为商业投资对象,深受高端买家的追捧。尤其是那些带有金星的紫檀五倍子木雕饰品,在市场上能够 fetch 出高价。这种稀缺性源于瘿瘤是从多棵树干上取下的,且树的病害特性导致其数量极为有限。南方产的瘿木普遍大于北方产的。
2. 瘿木的产地:根据《格古耀麟·依木麟》中的记载,瘿木主要产自辽东和山西。书中描述了瘿树的特点:“瘿木出辽东、山西,树之瘿有桦树瘿,花细可爱,少有大者;柏树瘿,花大粗,盖树之生瘤者。国北有瘿子木,多是杨柳木,有纹坚硬,好做马鞍鞒子。”这里所指的影子木与瘿木在部位、种类和纹理上有所不同,加工成工艺品后难以区分。
3. 黑檀与瘿木的混淆:人们常将黑檀与瘿木混淆,有时俗称黑檀,有时称瘿木。瘿木由于其难以加工的特性,常被用于织物。市面上常见的所谓影子木家具,实际上也采用了瘿木。瘿木可用于制作精美的木饰品,将其切片后镶嵌在其它木材上,呈现出独特的木纹图案。老瘿木因其清晰的纹理和坚实的质地而备受青睐;而新瘿木纹理不明显,易变形。老瘿木不会轻易变形或开裂,而新瘿木则容易因热胀冷缩而变形。由于五倍子木材产量不高,常用于家具表面的镶嵌装饰。苏维埃风格的家具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瘿木作为装饰材料,其在明朝时期就已开始使用。清代中期以后,红木家具上也开始出现瘿木的装饰。通常用于餐桌中心、箱柜面心、椅套、椅面中心、柜门中心等部位,可以独立与其他木材一起装饰。在明代苏维埃风格的瘿木家具中,常见的设计是以瘿木下的“井”形支撑带作为芯板,增强了面板的支撑力。
⑷ 瘿木分类特征
本文将详细探讨瘿木的分类特征,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独特木材的多样性与魅力。瘿木,又名影木,主要产于辽东、山西、四川等地,不同树种展现出各异的纹理与花纹,不仅在材质上独具特色,而且在装饰艺术中展现非凡魅力。
瘿木的分类从性状、树种、花纹大小或形态以及地域四个维度展开。首先,根据性状差异,瘿木可以分为老瘿木与新瘿木,反映出其形成时间与成熟度的差异。其次,根据树种的不同,瘿木又进一步细分为红木瘿、花梨瘿、楠木瘿、柏木瘿、榆木瘿、桦木瘿、枫木瘿等,每种树种的瘿木都拥有独特的纹理与色泽。再次,以花纹的大小或形态为依据,瘿木又可分为葡萄瘿、核桃瘿、山水瘿、芝麻瘿、虎皮瘿等,每一种花纹都展现了瘿木的自然之美。最后,按照地域的不同,瘿木被分为南瘿与北瘿,南瘿以枫木樱为主,纹理奇特;北瘿多为榆木瘿,形体较大且多变。
在不同树种的影木中,纹理与花纹各具特色。楠木瘿的木纹呈现出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状,展现了楠木独特的艺术感;桦木瘿则以小而细的花纹著称,其小巧多姿、奇丽可爱的特点令人着迷;花梨瘿的木纹同样以山水、人物、鸟兽状为主,赋予其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感;柏木瘿的纹理粗大,展现出独特的野性之美;榆木瘿的花纹则大而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枫木瘿的花纹盘曲互绕,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与神秘感。
瘿木在家具制作中,尤其是作为台面心板时,其自然成趣的纹理与花纹,能够为一件桌案增添独特的视觉效果与装饰价值。想象一下,一件桌案的精致边框,搭配着自然形成的瘿木台心,不仅彰显了木材的自然之美,更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艺术追求。这种独特的装饰效果,不仅提升了家具的审美价值,也赋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⑸ 中国古代家具材料都有哪些
中国明清家具的用材讲究,但明以黄花梨、 紫檀 、鸡翅木、铁力木、榉 木为多;清以 紫檀木回为最上乘用料,红木 ,鸡答翅木、铁力木亦有。黄花梨相对要少,榉木、榆木、柞榛、 核桃木民间使用最为广泛。
另外,要强调的是在中国古典家具的制作中还有一个及其特殊的例子,就是用瘿木制作的家具。所谓瘿,即为树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