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佛教居士的戒律是什么
居士是在家学佛的人,通常受过三皈五戒,也有受持八关斋戒的。三皈指的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此外,还有十善业道,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和不邪见。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居士学佛行仪的人,可以参考由福建莆田广化寺出版的《居士学佛行仪》,该书收录了弘一大师、印光大师、李炳南居士等高僧大德的文章,极具指导意义。
❷ 居士戒有哪些
居士戒主要有五戒,即杀戒第一、盗戒第二、淫戒第三、妄语戒第四、酒戒第五。
居士戒亦称近事男律仪,此为本从圆备能生近事律仪之因而得,承认乃至命终承断近事律仪所断相违晶之出离戒。
居士五戒是释迦牟尼佛为在家修行的弟子制定的戒律, 居士五戒的内容在显宗和密宗里没有什么区别。不杀生不仅是佛教的戒律,有些杀生行为世间法律也不允许,在家居士应该都可以受持这条戒律,做到不难。
若有明确的杀害动机,有具体的杀害对象,实施了杀害行为,并结束了对方的生命,就构成完整的杀生行为,若未忏悔清净此恶业,则须承受完整的杀生果报。没有亲自实施,但指使他人实施杀生的行为,断众生的性命,也属于杀生,过失一样。
盗戒规定得非常细微,它的对象是所有不属于自己的财产,包括个人财产和公有财产,即有主财产。对不属于自己的财物生起盗取的心,实施了盗取的行为,使这些财物离开了本来所属的地方,并且价值超过一定的数额,就破盗戒。自己生起盗心,教他人去实施盗的行为,也破戒。
做生意时,故意欺骗对方、骗取钱财或者偷税漏税、伪造发票等等,这都破盗戒。对于盗戒所确定的数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但都非常细微。
守持盗戒有一定难度,在受持这条戒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受持。能够守持的话,可以受戒,不过我想老年人应该都能受。
邪淫指与合法配偶以外的人有不净行,与合法配偶,在白天等不正当的时间、以不正当的方式或在佛像、佛经、佛塔等三宝所依的旁边等处行不净行,
女性生理期间或者在守持八关斋戒时做不净行,也破戒。谈到这条戒律时不要不好意思,这是为了讲佛法,没什么,平时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生起羞愧才对。
居士五戒当中的妄语指大妄语。以欺诳之心,说一些自己本没有的功德和事情,比如没见到本尊或佛菩萨,没有神通,却对别人说自己见到了本尊,说自己有神通,这是大妄语。出于各种原因打其他妄语,也有很大的过失,但只有说大妄语时,才破居士戒。
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从开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时,便也接受了作为佛教徒行为标准的五戒。因为这五戒是“贪”、“嗔”、“疑”三种心理行为,藉身体四肢及口舌行为所作的具体表现,故其虽为在家戒,实际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准。
❸ 在家居士如何受五戒
在家居士首先要三皈依,在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持五戒。五戒就是杀、盗、淫、妄、酒。杀,就是说一切有情众生皆不可杀,包括人不能杀,众生不能杀。不管它是怎么被我们需要,甚至用了它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命,我们也不能杀,一定要戒杀。不仅如此,杀生的因缘也不能做,像这种杀生的工作等等,都不能做。杀生的因缘,包括我们的事业,杀生的业力,和这的缘分,包括赞叹杀生的这些事项,鼓励杀生等等,都不能做。总之杀因、杀业、杀法、杀缘,这都不能做。当然假杀也不能做。假杀就是比如我们现在有一种吃的素食,素食里有什么肉肠啊,就是素食肠、素食鸡、素食鸭子等等,都不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