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红木家具的七大工序是什么
1、红木干燥工序
原木并不能直接进行干燥,要先进行锯材。完成干燥处理后,还要进一步对板材进行筛选,防止烘干中开裂、变形的木料进入下一道工序。
红木家具木料的水分含量,直接关系家具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所以首先就对木料反复烘干处理,最终将木料水分含量减少到8%-12%,这样做出来的红木家具,才不容易变形和撑裂。
红木干燥工序
2、选料开料
木料经过干燥后,木工师傅会根据所需木材数量和尺寸的材料单,从完成干燥的加工料中选择板材。
选料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尺寸和造型的木料,同时还要考虑两块相接面板的花纹是否对称,纹理走向一致等诸多因素。各个板材选择好之后,就开始进行截料。先把白皮、两端不能用的残料截下来,然后根据料单的尺寸把截好的板材再次开料,开料后的木材再进行刨平,方便在下一步工序精确尺寸。
3、红木榫卯工序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特色,相比现代许多家具用钉子连接固定各部位,榫卯结构更浑然天成、经久稳固。见到了传说中的榫卯制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精湛工艺。工人师傅开凿好榫卯后,还需要反复检查大小是否合适,有没有歪斜或翘角,这也就是行业里所说的“认榫”。如果发现有歪斜或翘角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延伸阅读:红木家具的百年寿命秘诀
红木榫卯工序
4、红木雕刻工序
可以说红木家具的全部工艺,雕刻工艺就占了一半以上。榫卯工序完成后,会进入到雕刻纹饰的工序,红木家具中对手工雕刻的要求非常严格。红木家具中木工工艺和雕刻工艺相结合,才能体现珠璧共辉、异曲同工的效果。在雕刻车间,每一名雕刻工在雕刻时都要集中精力,一旦刻错一刀,整张木板就很难修补了,这对红木家具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红木雕刻工序
5、红木家具组装
家具组装组装在行业里叫“攒活儿”,就是利用榫卯结构将雕刻好的部件,组装成成品家具。因为红木家具自重很大,如果组装时放在不平的地面上,腿上的受力不匀,容易造成家具的变形,一旦家具攒装完成后,就很难再矫正过来。所以木工师傅在“攒活”时,都会在水平、干净的地面上进行,好能及时判别家具成品是否装正。
6、红木刮磨工序
组装以后需要对表面进行刮磨处理,这是红木家具制作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
我们看到的家具很多型面都需要纯手工打磨,一般先用刮刀刮磨,再用越来越细的砂纸分多次进行打磨,一直要把较粗砂纸的痕迹磨掉。刮磨后的半成品家具线条流畅,表面平坦无波浪感,纹理流畅清晰,手感也变得平滑舒适。
延伸阅读:价格可相差百万的三大红木种类
7、红木上蜡工序
刮磨后的各部件经检查合格后,就可以拆分下来进行上蜡了。用软的纯棉布将加热溶化后的蜂蜡,均匀地擦磨在部件表面上。擦磨时工人师傅要用很大的力气反复进行,才能保证蜡液很好地渗入,显示出美丽的木纹和色泽。
红木上蜡工序
第一遍上蜡后待木材完全将蜡吸收,还要再进行重新打磨,为的是将红木家具表面的浮蜡去掉,把渗入木纹里面的蜡保持住,使木质亮而不燥。这样的工序要反复好多次,直至红木家具呈现出润泽、古朴的气质,这样的红木家具处理才算大功告成,也才可以出厂了。
❷ 红木家具,你知道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
跑回工厂后,根据目标产品选择木工,如木制的扶手,背板和脚,原来的木材,家具面板,木纹,木纹,然后根据材料需求,原木将用作不同的规格和厚度纸张,以满足长短的匹配,综合利用,减少浪费,节省红木稀缺资源。干燥干燥是桃花心木家具质量保证的基础。根据木材厚度,将其分为常规的干燥度和真空干燥,并且一般木材的厚度为4.5cm(包括),选择真空干燥。常规干燥用锅炉蒸汽干燥原理,真空干燥和使用真空吸力原理。
在校正之后再次执行测试组件检查。简而言之,有必要进行紧凑,整体协调,然后去除进一步的抛光。在家具表面后,家具的表面需要扁平,没有水,感觉不高,视觉不差,所谓的巧妙工作,精细的工作,精细的工作施加在这里。如何工艺:古代没有砂纸,工匠使用草来抛光家具。也称为节日,小偷和擦拭桌草。这草是毛刺,秋天的收获和干燥的肩带。使用温水时将其浸泡在温水时,可以恢复,毛刺完全打开,用于抛光家具的表面,特别是雕刻和线性。
❸ 如何鉴赏红木家具上的铜活儿
红木家具铜件—红木家具铜件作用
铜活儿是红木家具业内的专业词语,许多消费者可能不是很清楚。红木家具铜件就是家具上面使用的一些金属构件,这些构件不仅在弯转处起支撑作用,而且在接榫处也采用铜叶片或其他金属物包裹以承加固之用,如柜门与柜身连接处的合页,柜门的拉手,抽屉的拉手,吊牌等。在红木家具中,使用红木家具铜件较多的莫过于柜类和交椅,交椅由于其结构上多弯转起承,所以即便是再紧实的榫卯也不能保证其承重的安全需要,这就使铜活儿担当起重要的角色。没有铜活儿交椅将无法开合,也不能保证保全的使用。
红木家具铜件—红木家具铜件辨识方法
1、红木家具铜件材质:红木家具铜件从材质上讲,黄铜为上品。历史经久,黄铜表面生成一层氧化层,古色盎然,和硬木有相得益彰之感。而且它硬度高、不易变形、耐腐蚀,手感细腻温润。所以古铜文化在红木家具中有重要的点缀性。
2、红木家具铜件造型:从造型上讲,要有科学性。比如做一个水滴形的铜饰,比例得恰当,而且和整体器物还得相配、和谐。如果一个硕大的顶箱柜,偏偏给它配一个很小的水滴,肯定不协调。铜件上的纹饰要寓意吉祥,要有出处。因为这些纹饰图案并非空穴来风,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随意搭配。当然,它们还要和整体器物搭调。如果整体器物上的图案是“梅兰竹菊”等高雅之意的图案,那么铜件上的纹饰就是闲逸一些,不能太世俗化。
3、牢固:红木家具铜件不仅是装饰,更是保证家具安全牢固的一个重要部件,因此铜件做的是否牢固是考量铜活儿的一个重要指标。红木家具铜件不紧密结实,红木家具就无法开拉,关和,如抽屉的拉手,柜门的合页等,如果铜件不牢固,将导致抽屉拉不开,柜门打不开或者关不上,将给使用带来麻烦。
通过上述对于红木家具铜件作用及辨识方法的介绍,相信对于大家挑选红木家具是有帮助的。红木家具看起来是比较时尚的,而且款式也是比较好的,对于提升室内的整体装修品位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装修效果也是不错的。
❹ 红木家具工厂,内行门道“ *** ”给你看!
自古以来,红木家具就拥有一套自成系统的家具制作工艺流程,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讲究,制作工艺的好坏也是决定红木家具价值的重要因素。
红木家具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而且制作工序非常繁琐,需要的周期比较长。
它从原木到成品需要很多道工序,按工艺流程分为:
干燥板材、木工工序、雕刻工序、打磨工序、组装工序和上蜡工序,每一个工序里又有若干个小的制作工艺。
流程一:原木锯板
原木购入后首先应进行切割锯板,大部分的红木家具厂都会送至专业的锯板厂进行加工(有些地区称其为行锯),以切割成相应规格的板材。
锯板时要根据所制家具的尺寸量体裁衣,长短搭配、综合利用,并且要注意木材纹理的方向。
假如锯材时敷衍了事,就会造成严重浪费和材质搭配不当。
流程二:干燥板材
因为红木家具是一种纯实木家具,它的各个零部件都由实木制成,木料的水份含量直接关系到家具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进而影响家具的品质。
因此,木材的干燥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干燥不当,在以后的零部件加工和装配过程中都会出现种种问题,而影响成品的质量,甚至在销售和使用中,木材干缩湿胀的特性,也会使家具的某些部位产生各种撑裂或变形。
工艺要点
1、买回来的原木不能直接进行干燥,要先进行锯材。
锯材时要根据所制家具的尺寸量体裁衣,长短搭配、综合利用,并且要注意木材纹理的方向。
2、干燥一般分两阶段进行,首先进行预干,预干一般采用自然气干,放在院内通过空气流动和水分蒸发来达到气干的目的,使红木的含水率降低到20%—30%之间。
气干之后,再放入专门的红木干燥设备内进行干燥处理,要求干燥至水分含量在 8%—12%间。
流程三:木工工序
板材干燥完成后,就可以进入正式的制作工序了。这一步是红木家具制作最主要的步骤,也就是红木家具制作厂家所说的木工工序(有些地区习惯将开料与木工分开称为两个大的工序)。
木工工序又分为以下6个步骤:
1、画设计图和列材料单
木工根据家具形状画出制作图,然后根据制作图计算并列出一个材料单,材料单中需要精确列出这件家具所需木材的数量和尺寸。
2、选料开料
俗话说:“三分料,七分工”,一件红木家具选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家具的使用寿命和美观与否。
选料和配料工序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要注意木材的纹理、颜色和用材的大小。
选好料后,先把白皮和两端不能用的残料截下来,然后根据料单的尺寸把截好的板材再次开成规格料,开料时要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并且力度要匀,以保证开出的料平整美观。
3、刨料
开料之后的木材需要进行刨平,刨平的时候一定要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进行平刨,并且用力要均匀。
刨平加工好的精料要按照相同的规格码放在一起,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对精料产生挤压变形。
4、开榫凿眼
刨平后的精料就可以进行开榫凿眼。红木家具的各部件就是用榫卯结构连结的。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不会造成木材撑裂,较好地保证了家具的整体性,也大大提升了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
每一个榫头和卯眼都有明确的固定锁紧功能,在整体装配时能有效地分散家具的承重力,而且在家具的外表上根本看不见木材的横断面,只有凭借木材纹理的通断不同,才能看到榫卯之间的接缝。
这些工艺精巧的榫卯结构,构成了硬木家具独特的工艺特色。
5、起线打圆
在完成开榫凿眼后就是起线打圆。现在,许多红木家具制作工厂都使用机器来起线打圆。
起线是指将设计好的模板图案放在部件上,用笔将轮廓描绘出来,根据描出的边线,使用带锯机锯出高低起伏的轮廓来。
打圆主要目的是让表面看上去更圆润,手感更舒适。
6、认榫
木工工序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认榫。认榫是指将开好榫凿好眼的部件木料,组装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部件单元,认榫主要是检查榫卯是否大小合适、是否严谨,有没有歪斜或翘角等情况。
工艺要点:
1、认榫时如果发现有歪斜或翘角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接口要严密,形状要规矩,不能出现四个角不在同一个平面之内的问题。
2、榫卯一般不求光洁,只需平整,要进行严口、净口的修整,确保每一个结构部件单元的表面都符合严格的尺度规定,榫与卯做到不紧不松。
流程四:雕刻工序
1、雕刻
为了让红木家具看上去更美观,一般都会用一些或简单或复杂的雕花来进行装饰,也就是行业中所说的雕刻纹饰。
红木家具雕刻的形式最常见的有:平地雕、透雕、圆雕、镂雕、双面透雕、锦地浮雕、透空浮雕等。
每一种形式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应该说红木家具的全部工艺,雕刻工艺就占了一半以上。
红木家具中对手工雕刻的要求非常严格,在雕刻车间,每一名雕刻工在雕刻时都要集中精力,一旦刻错一刀,整张木板就没法修补了,对红木家具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雕刻出的成品还要求:花根清晰,花形活泛如真非真,非真胜真,线脚一统,上下吻合,左右相称,凹凸有序,平光无疵等等,红木家具中木工工艺和雕刻工艺相结合,才能体现珠璧共辉、红花绿叶和异工同曲的效果。
2、刮花磨
雕花的花板需要进行刮花磨,一般都是用钢做的刮刀,手工一道一道的刮光滑。
流程五:组装工序
组装在木作行业里叫“攒活儿”,在小部件的组装中要用到一种叫“攒斗”的工艺,“攒斗”是行业术语,利用榫卯结构,将许多小木料拼成各种几何形纹样,可组成大面积的装饰板,这种工艺叫“攒”,用锼镂而成的小木料簇合成花纹叫“斗”。
这两种工艺常结合使用这两种工艺常结合使用,所以叫“攒斗”,南方工匠称做“兜料”。
攒接工艺完美地体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通过攒接工艺构成的几何装饰,有的用单纯的图形反复构成纹样,有的以单独纹样组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形式。
常见的几何装饰有万字纹、十字纹、田字格、曲尺式、回纹式、上下凸连式、直连式、斜连式等。这些由传统式样运用细木作的“攒斗”工艺形成了特色的装饰语言。
流程六:打磨(刮磨)
组装以后需要对家具表面进行刮磨处理,这是红木家具制作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
我们看到的家具很多型面都需要纯手工打磨,一般先用刮刀刮磨,再用越来越细的砂纸分多次进行打磨,一直要把较粗砂纸的痕迹磨掉。
刮磨后的半成品家具线条流畅,表面平坦无波浪感,纹理流畅清晰,手感也变得平滑舒适。
流程七:上漆或打蜡工序
上漆或打蜡是红木家具制作工艺的最后一个流程。
上蜡工艺要点:
1、上蜡之前用400号砂纸进行打磨,接着再用1000号砂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质感,家具会显得更亮更细腻。
各个部位都要打磨到位,打磨完之后用刷子将浮尘刷掉,特别是凹进去的部位更要清理干净,然后用吹风机将表面吹干净。
2、选用质量较好的蜂蜡。
上蜡时可以将蜂蜡放入铁桶内,然后放在火炉上加热,等蜂蜡溶化后,用软的纯棉布均匀地擦磨在部件表面上,擦磨的时候应用较大的力量反复进行,以保证蜡能很好地渗入部件。
3、上完蜡后放置一天,等蜡充分渗入木材后再进行打磨,再上一次蜡。
油漆的工艺要点:
1、上漆工艺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都是上好几次生漆,上一次漆阴干吹一次,整个过程下来至少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
2、上漆时棉纱里的化学调和剂要适量,每个地方都要上到,不能遗漏。
3、在涂擦过程中不能在某一处停留,不能在做过的地方重做一边,那样会把那块整的很花,就不美观了,只有底部和顶部要多做一边,做的时候要由上向下做,有花板的地方先做。
4、上完等表面晾干后,用320好的砂纸先打磨一下看干的程度,如可以打磨就用400号的砂开始挑有雕刻的花板,平面的用320号打磨,打磨时不能用力打,那样会把做的那层固色剂打穿。
❺ 做红木家具的几个步骤,你知道多少
7、红木家具上蜡工序
上蜡之前可以先在上面涂一层木器防爆剂,这样可以更好的锁住水分,然后在阴凉处放置一天。现在涂饰的工艺,主要有打蜡和生漆的。打蜡常用的蜡是蜂蜡。这两种工艺,都是为了给红木家具增加一层保护膜。选用质量较好的蜂蜡。上蜡时可以将蜂蜡放入铁桶内,然后放在火炉上加热,等蜂蜡溶化后,用软的纯棉布均匀地擦磨在部件表面上,擦磨的时候应用较大的力量反复进行,以保证蜡能很好地渗入部件。
❻ 红木家具制作工艺
1、红木干燥工序:平衡除湿处理,科学干燥木材
新鲜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材出现干缩、开裂、弯曲变形、霉变等缺陷,严重影响木材制品的品质,因此木材在制成家具之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原木并不能直接进行干燥,要先进行锯材。大福明清家具将开好料的板材堆成材堆装入干燥室,采用科学的除湿干燥方法,分别进行预热、中间、平衡和终了处理,让木料含水保持量达到科学标准,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延长使用年限,保证家具的经久耐用,防止开裂变形。完成干燥处理后,大福明清家具还要进一步对板材进行严格筛选,防止烘干中开裂、变形的木料进入下一道工序。
2、选料开料:专用顶级红木,精细选材配料
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选材配料工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家具产品的质量。大福明清家具专用顶级红木黄花梨、小叶紫檀、红酸枝为木料,制作的家具可以传世数代,增值保值。选材就是要选择材质尽量接近的,同一款产品用同批次、同产地、树龄更接近的材料来拼做这样做起来省事,质量也好。材质不一样,缩胀比不一样,木工就难以把握,遇温度湿度变化,就容易开裂。配料是在选材的基础上,精心比对花纹、颜色等。把它配得色泽相当,纹理走向一致,过渡自然。材料选得好,选得顺,榫卯就好做,家具也牢实。料配得好,看上去就美观,就能增加家具本身的价值。
3、红木榫卯工序:传统榫卯结构,家具稳固耐用
榫卯是红木家具的灵魂,是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精髓。大福明清家具木工技师依据家具设计图样,科学考虑榫卯的粗细紧密和力学平衡的合理性,运用巧妙的构思,采用精巧准确的榫卯结构将家具的各个部件紧密组合连接在一起,更浑然天成、经久稳固。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特色,榫卯结构的红木家具,榫本身即是家具部件的联体,材质一致,榫和家具寿命相同,结构紧密,不易松弛,扎实稳固,经久耐用。
4、红木雕刻工序:巧匠精雕细琢,作品美不胜收
榫卯工序完成后,会进入到雕刻纹饰的工序,红木家具中对手工雕刻的要求非常严格。大福的每件家具,都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可以说红木家具的全部工艺,雕刻工艺就占了一半以上。雕刻是一种“旨在意会,不可言传”的手艺。大福明清家具的雕刻技师们将“仙作”工艺步骤和工具使用技法结合紧密,以凿、雕、修、刮、磨等精妙艺术手段,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创造出构图生动,形象鲜明,线条流畅、技艺精湛的家具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富含传统家具特有的艺术气质。各类雕刻图案,表达着各种美好的寓意及祝福,完美呈现手工雕刻的意韵。
5、红木家具组装:组装榫卯结构,技巧至关重要
家具组装在行业里叫“攒活儿”,就是利用榫卯结构将雕刻好的部件,组装成成品家具。因为红木家具自重很大,如果组装时放在不平的地面上,腿上的受力不匀,容易造成家具的变形,一旦家具攒装完成后,就很难再矫正过来。所以大福明清家具木工师傅在“攒活”时,都会在水平、干净的地面上进行,好能及时判别家具成品是否装正。
6、红木刮磨工序:线条流畅平滑,手感舒适细腻
大福对家具的打磨可谓精益求精,打磨技师先用从粗到细经过几十道砂纸的纯手工打磨,每道打磨都必须将留下的痕迹和不平整光滑的地方彻底打磨干净。在打磨的过程中,方向是极其重要的。最后再使用最精细的砂纸反复打磨,直至家具表面光润平滑,手感舒适。成型的半成品家具,经过科学专业的、反复细腻的刮磨处理,使家具的棱角分明、线条流畅、平整光滑、手感舒适,表面平坦无波浪感,视觉流平度佳和纹理流畅清晰。
7、红木上蜡工序:色泽清澈光莹,气质高贵典雅
刮磨后的各部件经检查合格后,就可以拆分下来进行打蜡工艺。打蜡工艺——中国明清硬木家具进行木材表面处理的一种装饰工艺,它不仅很好地展现了木材优美的自然纹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很好地防止了外界环境对木材的腐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层保护模由于不断受到空气的氧化,人手的抚摸、抹布的试擦等因素的影响,使家具的表面、棱角、边线等处呈现出一种自然的、透亮的、温润如玉的表面形态即所谓的“包浆”。在众多硬木家具表面形成的“包浆”当中,唯黄花梨的包浆最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