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秀兰·邓波儿能够如此走红
“可爱”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是著名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兹(就是那个整天有一群小鹅跟着他跑的家伙)提出来的,和二次元三次元日常所说的萌、卡哇伊或者萝莉并不完全相同。洛伦兹所说的Kindchenschema(婴儿模式),是一些婴儿的特征,让人产生关怀欲望而非性欲望。典型的特征既包括外貌——不成比例的大脑袋,大眼睛,酒窝,圆润柔软的面部特征;也包括个性特质——喜欢玩耍,脆弱,无助,好奇,天真无邪。按照这些标准来判断,秀兰·邓波儿简直是完美的小女孩。
洛伦兹认为,之所以人会喜欢这样的特征,原因很简单——人类幼仔是需要大量的照顾才能活下去的,而你见得最多的幼仔十有八九是你自己的后代。为了基因的延续,当然要把审美观编码成喜欢小婴儿、愿意照顾小婴儿。这种偏好小时候未必稳定,但是到了育龄阶段就会发育得比较明显了。
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偏好最为强烈地体现在其他动物,尤其是经过人类选育的宠物上。和它们的祖先狼相比,狗明显地显示出了更长的幼态期:毛浅、脑袋大、身子圆、耳朵耷拉、尾巴摇、汪汪吠叫,这些全都是小狼才会有的特征。更不要说那些小到极致的宠物品种。甚至一些并没有经过相应选育的生物,卖家也会以“永远长不大”为幌子。
不过,正如几乎所有社会现象一样,来自生物学的解释只是个底子,并非完整的答案。人们一直喜欢可爱小女孩,但为何秀兰·邓波尔能红遍半个三十年代,以前和以后都没有这样的奇迹呢?
这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有关。
经济背景:为什么可爱小女孩在大萧条时期如此受欢迎
对于那些在大萧条中全身而退的人来说,最经久不散的幽灵,既不是列宁也不是墨索里尼(虽然关于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文章到处都是),而是一个孩子的身影。他穿着福利衣服,不笑,不回应,腿明显瘦骨嶙峋,肚子略显水肿,视线穿过餐厅或杂货店的玻璃,一动不动。这个幽灵有时在唱诗班上突然晕倒,有时成群结队聚集在学校门口乞求食物,有时则和父母一起开煤气自杀,但它始终困扰着每一个还有精力考虑社会问题的人。
1930年,白宫儿童健康与保护会议得出结论,美国有六百万儿童正在遭受慢性饥饿。对此,胡佛总统的回应竟然是指出“不要灰心,我们还有三千五百万’欢乐的人类小电子“(cheerful human electrons)”。1932年,纽约时报的头版大标题还是“无人挨饿”,虽然到了大选前夜据估计可能有两千万人急需救济。但是胡佛政府始终无动于衷。
是他们如此冷酷到了没心没肺的地步吗?其实不是,这是意识形态的结果。胡佛代表的是标准的美国右派(保守派),强调个人奋斗和自给自足,认为悲惨命运主要是个人不努力所致。萧条怎么办?加大进口关税,巩固国内资本资源,以便东山再起。复苏靠的是钱,而不是劳力;宝贵的税收要用来带动整体经济市场,怎能浪费在大规模救济上呢?更何况,当时常见的观点是,救济会让穷人好吃懒做,对他们的道德状况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英国的救济项目就经常被拿来作为反面教材。
这种态度最后影响是好是坏,我们不在此讨论。但无论如何,救济项目即便到了罗斯福的任上也是雷声大雨点小。1934年1月罗斯福在国会上的发言明确说,目标是“更多的企业,更大的利润,更高的就业,更少的救济开支”。这种场景下,无论是良心不安的上层,还是劳苦愁烦的下层,都需要一个天真无邪的幸福小女孩来帮他们摆脱开始提到的那个幽灵——而这个小女孩,恰好就是秀兰·邓波儿。
在电影中,她的身份是多重的。她常常由失业的无产者来照料,但是几乎从来都不是工人的女儿(在两个例外里,她的工人双亲在电影开始前或进行中就死掉了)。工人工作的场景很少展现出来,事实上无产者更多的是在乞讨和偷窃。但是喜剧和讽刺效果冲淡了这些内容,让上层人士得到了优越感、而下层又没有觉得明显被冒犯。对于大萧条,秀兰的解决方案是去爱、去关怀那些人,用小女孩的爱(而不是实打实的经济援助)改变世界——当然这在现实中是痴人说梦,但电影不就是用来干这个的吗?
文化背景:为什么纯真小女孩没有带来今日的性隐喻
今天的流行文化里,面容可爱的小女孩依然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和天真无邪的秀兰·邓波尔相比,她们有了重大的不同。洛丽塔和恋童话题愈发寻常,洛伦兹当年定义的“引发养育本能而非性本能”对于今天的小女孩形象也愈发不适用。而今似乎已经很难再塑造秀兰那样天真无邪的形象了,
❷ 秀兰邓波儿家具环保吗
秀兰邓波儿年仅6岁时就拥有1250美元的周薪,踏入13岁时她已经出演了46部电影,她每个月能收到1万6千封信件,某次生日她甚至收到了16万7千份礼物。6岁时被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授予青少年奥斯卡奖,以感谢她对电影娱乐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她也是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奥斯卡奖获得者。
❸ 有人喜欢秀兰 邓波儿吗
晒白菜大柴和
❹ 曾经红极一时的秀兰·邓波儿为何后来会过气
关于秀兰·邓波儿可能对于国内的很多观众,对她并不是很熟悉。但是说到她,可以说是童星的“鼻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秀兰·邓波儿2岁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红。而且当时的资源也是源源不断,在三四十年代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一枚明星。
可以说几乎垄断了当时所有经济公司的资源,怪不得要说她是童星的“鼻祖”,也是这点原因。不过至于后来为什么慢慢的过气呢?个人觉得还是由于邓波儿在成人后没有很好的转型风格。
再加上由于当时的名气过于红火,所以也就导致观众对他的人物设定一直还徘徊于少女。再加上一些客观的原因,导致邓波儿在成人后的演艺事业逐渐下滑,所以现在几乎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不管怎么样作为曾经的辉煌,相信这段回忆是值得所有人去留恋和怀念的。
❺ 秀兰风波儿儿童家具怎么样
7000多买了一个柜子,味道特别大,然后销售还说不属于质量问题不能退,除非我们自己把柜子拆了拿板子去检验能证明有问题才行,特别坑
❻ 秀兰邓波儿金丝胡桃木家具怎么样
2014年2月11日(美国时间2月10日),邓波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伍德赛德的家中去世回逝世,享年85岁,属于答正常死亡。人物简介:中文名:秀兰·邓波儿外文名:Shirley Temple国籍:美国出生地:Santa Monica, California, USA出生日期:1928年4月23日逝世日期:2014年2月10日职业:演员、外交官毕业院校:米格林幼儿舞蹈学校主要成就:美国著名童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礼宾司司长代表作品:《海蒂》、《小公主》、《可怜的富家小姑娘》、《亮眼睛》、《威莉温基》
❼ 关于秀兰邓波儿的一些问题,好评
真相很残酷,如果你是她的粉,看了可要挺住~
邓波儿与约翰•阿加尔离婚后,十分痛苦,对未来感觉茫然,便前往夏威夷散心。一次她将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一个年轻人将他送回酒店。这个人叫查尔斯•布莱克,当时任夏威夷Pineapple公司总裁助理,难以置信的是,拥有哈佛和耶鲁的双学位的布莱克竟然没看过一部她演的电影。在布莱克面前,邓波儿是没有过去的,他既不把她看成一个小孩,也不认为她是一个过气的明星。在其陪伴下,邓波儿愉快地度过了半个月,而布莱克显然也对邓波儿动心了。 回家后邓波儿变得不安,一方面,她需要情感慰藉,另一方面,旧伤未愈,怕遇人不淑再添新伤。她想到了胡佛,FBI(联邦调查局)局长.那会胡佛在美国炙手可热,他不仅将二战前600人的特工队伍,扩充到4000人,还让这些人只听命于自己。
考虑到胡佛跟她还有互寄圣诞卡的交情,他可以知道任何他想知道的事情,邓波儿决定向他求助,弄清楚布莱克的为人,家庭环境等等。
当时与黑手党头目兰斯基勾结的胡佛自觉威胁,正打算摆脱兰斯基对他的性瘾控制,胡佛想纵欲,又怕被偷拍,就在这时邓波儿出现,他一直对她有好感,认为她单纯好控制,于是设计赢得其芳心。邓波儿变成了胡佛的地下情妇,也就是因为胡佛邓波儿走上了从政的道路.1950年新年,胡佛借总统招待会将邓波儿引荐给杜鲁门。杜鲁门对这个昔日的童星也印象深刻,谈话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没多久杜鲁门隶属的共和党党魁就要求她加入该党,暗示她可以从市议员做起,一直到国会议员。邓波儿想从政也许能够让她有所寄托,丝毫没想过,这一夜之间的提拔,跟胡佛有什么关系。
后来兰斯基胡作非为引起杜鲁门注意,想扳倒胡佛的检察官开始拿兰斯基下手,兰斯基拿着胡佛与N多女人纵欲的照片送给邓波儿借以要挟胡佛尽快出手阻止他被捕。不料愤怒又恐惧的邓波儿却将照片隐瞒下来。兰斯基被捕后,邓波儿以为胡佛这次一定倒台,但是不久后,却传出兰斯基没有被定罪,也没有被撤职。其助手罗普充当替罪羊.
胡佛的危机完全解除了,不久后,胡佛给邓波儿提供了一份调查布莱克的材料,该材料的结论是:“他像苹果酱一样不含任何杂质。”胡佛表示整个调查过程丝毫没有为难布莱克,不知用了什么手段,他还让布莱克相信,邓波儿是真爱他,只是恐惧婚姻才说他们不合适。
绕了大一圈,邓波儿重新认识到布莱克的单纯和美好,1950年12月20日,她和他举行了婚礼。婚后,随着胡佛稳坐高位,她的政治前途一片坦荡。曾任共和党国会议员,联合国美国代表团成员,驻加纳大使,以及礼宾司司长等。
❽ 秀兰邓波儿家具气味为什么这么大
7000多在红星美凯龙买了一个儿童衣柜,放了一个月味道还特别大,很刺鼻的那种,内然容后销售还说不属于质量问题不能退,坚称他们的材料都是环保的,除非我们自己把柜子拆了拿板子去检验能证明有问题才能退,真心特别坑,不推荐
❾ 秀兰·邓波儿的社会评价
秀兰·邓波儿是20世纪30年代偶像级的童星,她以标志性的金色小卷发和带有酒窝的微笑融化了许多观众的心。在那个金钱短缺、工作难找的颇具挑战的时期,秀兰·邓波儿用她的歌声、舞蹈、甜美的微笑和天真无邪的性格点亮了美国人的生活。(法新社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