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基注浆加固的施工要点有什么
地基注浆加固的施工要点包括压力的合理控制、充足的凝固时间、定期取样检测、注浆点的检测与重复注浆、实时监测与故障排查。具体步骤如下:
1、注浆加固时,压力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劈裂、挤压、浸渗土层为宜,以免导致浆液上涌等问题。
2、在加固浆液完全凝固前,不进行加压操作,以避免原有土层结构变化,导致连带沉降。
3、在加固土层的全深度范围内每隔1米取样进行室内试验,以测定其压缩性、强度或渗透性。
4、注浆检验点为注浆孔数的2%-5%,若合格率低于80%,或平均值未达到设计强度或防渗要求,则需对不合格区域进行重复注浆。
5、在浆液注入28小时后进行检测,一般采用标准贯入、触探等方式,以确保加固效果。
6、施工过程中,需随时监测,一旦发现压力异常变化或泥浆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地基加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切强度,防止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足、结构失稳、地面隆起、边坡失稳、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等剪切破坏现象。
2、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减少建筑物沉降和差异沉降,防止填土或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固结沉降、负摩擦力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大范围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3、改善地基土的透水特性,降低渗透性或减少水压力,避免堤坝渗漏、基坑开挖时的流砂和管涌等问题。
4、改善地基土的动力特性,防止饱和松散粉细砂液化,以及交通荷载或打桩引起的振动下沉,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
知识拓展,地基加固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建筑设计中,需深入了解地基土性,合理选择方案,避免采用不当的地基形式。
(2)在深厚淤泥质软土地基中,采用沉管灌注桩和沉管夯扩桩可能引发缩径、断桩、桩承载层不足等问题。
(3)在填土、软土或湿陷性黄土等不均匀地基中,应避免使用条形或筏形基础,以防止建筑物倾斜。
(4)在强夯处理地基时,需确保足够的压实能量,避免填土或黄土的溃散性,防止地基在使用过程中浸泡水中导致建筑物下沉、倾斜或裂缝严重。
(5)在欠固结填土、粉土等软土地基上,需正确计算附加荷载对桩基础的影响,避免桩数不足导致的沉降过大或桩身断裂。
(6)同一建筑物上选择多个基础形式或放置在不同刚度土层上,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严重事故。
(7)在软土地基或建筑物形状复杂、高度变化较大时,需进行变形和强度双重控制,确保建筑物均匀沉降,避免不均匀或过大沉降。
(8)设计人员应熟悉并遵循国家技术标准,按规范进行基础设计,避免因荷载偏心过大导致基座应力分布不均匀,引发严重倾斜或损坏。
(9)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时,合理分配荷载比例,确保桩数足够,避免房屋沉降过大或倾斜。
(10)桩基密度过大,可能导致桩无法下沉,大量桩被切断,桩端未到达承重层,造成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倾斜或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