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鳗没有发电机却为什么会有电是什么原理
1. 电鳗,放电能力极强的淡水鱼类,以其庞大的体型在原产地成为著名的食用鱼。
2. 电鳗的放电能力使其成为十分出名的鱼类,它是活生生的“发电机”。
3. 电鳗的尾部两侧肌肉由有规则排列的6000至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薄片之间由结缔组织隔开,并有大量神经直接连接到中枢神经系统。
4. 每枚肌肉薄片类似一个小电池,能产生约150毫伏的电压。众多薄片串联,能产生高电压。
5. 电鳗尾部产生的电流流向头部感受器,形成一个弱电场,电鳗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专门细胞监控电感受器活动,指挥电鳗的行为。
6. 实验表明,电鳗能通过“电感”判断周围环境。放完体内蓄存的电能后,电鳗需要一段时间积聚才能再次放电。
7. 巴西人捕获电鳗时,会利用家畜引诱电鳗放电或用拖网拖动电鳗使其放电,之后捕杀失去反击能力的电鳗。
8. 电鳗放电原理:体内特定细胞在神经信号激励下,使离子流通过细胞膜,产生电流。
9. 电鳗体内从头到尾都有这样的细胞,多个电池(电压约0.15伏)串联产生高电压,并联起来产生足够大的电流。
10. 淡水电鱼需要更多电池串联,因为淡水电阻大,需要更高电压产生同样电流。
11. 电鳗能产生高达300伏甚至800伏的电压,在水中3至6米范围内,常有人被电鳗击昏,甚至因此跌入水中溺死。
12. 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了解电鳗放电原因和原理后,应避免接触电鳗,确保安全。
Ⅱ 电鳗能不能发电
Ⅲ 鳗鱼的身上有电吗
普通鳗鱼的身上是没有电的,有少部分比较特殊的鳗鱼身上是带电的。由于鳗鱼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每种鳗鱼的特性是不同的。比如电鳗的身上是带电的,当它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发出电,从而可以击晕敌人,给它们的逃跑制造更多的时间。
鳗鱼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形状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鳗鱼的鱼仔体长大约是6cm左右,它们的头部比较小,但身体比较高。又由于鳗鱼的身体比较透明且薄,同时整体样子比较像叶子,因此它们也被叫做柳叶鱼。除此之外,它们的体液几乎和海水一样,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随着洋流做长距离地飘送。
鳗鱼喜欢在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它们的性格比较迅猛,同时还喜欢到处活动,不喜欢待着原地一动不动。另外,它们还喜欢在夜晚活动,一般白天不出来,到了夜晚的时候就出来寻找猎物。
鳗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它们主要以水中的一些小生物为食,这些食物主要包括小鱼、小蟹、水生昆虫以及蟹类。鳗鱼的体型并不是特别的大,它们大部分都是60-90厘米;而人工养殖的鳗鱼体型更小,大概在40-50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