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下室防水卷材做法是怎样的
卷材铺贴在地下室墙体外表面的做法称为外防水或外包防水,具体做法是:先在外墙外侧抹20mm 厚 1 ∶3 砂浆找平层,其上刷冷底子油一道,然后铺贴卷材防水层,并与从地下室地坪底板下留出的卷材防水层逐层搭接。防水层的层数应根据地下室最高水位到地下室地坪的距离来确定。当两者的高差小于或等于 3m 时用三层,3m~6m 时用四层,6m~12m 时用五层,大于 12m 时用六层。防水层应高出最高水位300mm,其上应一层油毡贴至散水底。防水层外面砌半砖保护墙一道,在保护墙与防水层之间用水泥砂浆填实。砌筑保护时,先在底部干铺油毡一层,并沿保护墙长度每隔5m~8m 设一通高断缝,以便使保护墙在土的侧压力作用下能紧紧压住卷材防水层。最后在保护墙外 0.5m 的范围内回填 2 ∶8 灰土或炉渣。
想要更专业、良好的防水品牌推荐你选择科顺防水。
公司于北京、上海、深圳下设工程公司,拥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超过370人,年均为近3000个项目服务,在多个重大建筑项目的防水工程项目中,均采用了科顺标准化施工,为670多个施工现场提供技术咨询和施工指导。其中最早成立于1998年的深圳市科顺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拥有国家建筑防水一级防水保温资质。公司目前已是“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及“中国建筑业协会防水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常任理事会员,并多次获得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最高工程奖一“金禹奖”荣誉。
❷ 地下工程卷材防水有哪两种施工方法
1)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的防水方法有两种,即外防水法(将防水层贴在结构的外面,即迎水面)和内防水法(将防水层贴在结构的里面,即背水面)。外防水法分为“外防外贴法”(施工结构层→防水层贴在结构层上→砌保护墙)和“外防内贴法”(砌保护墙→将防水层贴在保护墙上→施工结构层)两种施工方法。一般情况下大多采用外防外贴法。
2)外贴法与内贴法相比较,其优点是:防水层不受结构沉陷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即可进行试验且易修补;在灌筑混凝土时,不致碰坏保护墙和防水层,能及时发现混凝土的缺陷并进行补救。但其施工期较长,土方量较大且易产生塌方现象,不能利用保护墙做模板,转角接槎处质量较差。
3)地下工程的卷材防水层应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类或合成高分子类防水卷材。
4)卷材防水层在地下工程施工中要有一定的施工条件要求。防水层施工时,应按施工要求和土质情况降低基坑的地下水位,一般应将水位降低至防水层底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少于300mm,并保持此水位直到保护结构完成为止。
5)基坑周围的地面水应加以排除或控制,使其不流入基坑,同时要准备好排水措施,以防基坑中雨水积聚。用冷粘法施工的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还需留下排水装置,继续排水7d以上,以保证胶粘剂的充分固化,避免因过早撤掉排水装置而导致地下水上升到防水层、水压顶开卷材搭接部位的胶粘剂和密封膏,造成渗漏或鼓泡现象。
6)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冷粘法施工气温不宜低于5°C,热熔法施工气温不宜低于-10°C。
7)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第一块卷材应铺贴在平面基层和立面保护墙相交的阴角处,卷材在平面和立面上各占1/2。
8)平面和立面相交处,应由平面开始从下向上铺贴卷材,阴角部位可用手持压辊滚压,使卷材紧贴阴角,无空鼓现象。阴角处不可有卷材接缝,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
9)铺设完平面和立面的卷材防水层之后,应该对防水层进行质量验收。检查防水层表面有无皱褶、裂缝、孔洞、翘边等;卷材搭接缝处的封口条是否粘贴牢固,密封是否可靠等。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补,消除隐患。
10)防水层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在做保护层时,为了不使防水层破坏,可用胶粘剂点粘固定一层石油沥青纸胎油毡保护隔离层。保护层的做法应符合以下规定: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保护或铺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