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蛭类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10.1.2.1 水蛭伤害
水蛭广泛分布于河流、水库、湖泊、池塘、水田等水域;体长30~60毫米,宽4~8毫米;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人被吸血后,伤口流血不止。
其处理方法如下:①被水蛭叮咬时,不要用手直接拽下,可以拍打或用烟头、打火机烤。②如果没有消毒水,可以用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手压法止血10分钟以上或加压法包扎。③向医生咨询。
其预防措施如下:①水中活动时尽量不赤脚。②经常检查浸水肢体。③烟蒂泡水,涂抹身体(干扰水蛭化学感应器)。
10.1.2.2 旱蛭伤害
早蛭形态同水蛭,体色比其浅,为黄褐色,个别种类多少有些绿色倾向。常栖息在山林的草丛和灌木中。我国南方分布较广。
其处理方法同水蛭。
其预防措施如下:①服装没有开放点。②穿越林地后,及时检查。③用烟蒂、香水等气味干扰其化学感应器。
❷ 怎样预防与处理被水蛭吸附
(1)如水蛭已吸附皮肤,切不可用手强拉,应以手掌或鞋底拍击虫体,使其自行脱落,或取食盐、浓醋、白酒等置于虫体表面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或用火柴、烟头烧灼其背部使脱落。
(2)虫体脱落后,患处用2%碘酊、乙醇溶液消毒后加压包扎。
(3)水蛭进入阴道、尿道、鼻孔等时,不可用手强行拉出。可在局部涂蜂蜜、香油等,待其退出后除之。也可用2%普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浸沾棉球塞入上述部位,水蛭失去活力取出。
(4)预防下水前涂防蚊油、烟油等,可预防咬伤。积极诱杀,冬季清塘,晒干水塘以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