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静观察|未来汽车会怎样真正自动驾驶、搭载多应用和社交服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王静
作为后疫情时代首个线下举办的国际A级车展,今年的北京车展注定是特别的。虽然因疫情影响新车数量不及往年,展会面积从2018年的22万平方米缩减至了20万平方米,但在车市寒冬和疫情双重夹击所造就的严峻环境下,北京车展中的明争暗斗势必也依然激烈。
众所周知,随着5G技术的到来,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成为汽车行业主流发展趋势,汽车业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重大变革。这从车展的主题“智领未来”便可窥得一些,科技智能,几乎是所有参展车企的展示亮点,宝马、奔驰、吉利、沃尔沃,无论在首发的概念车上,还是在改款升级的新车上,无处不传递“智能”的信息。华为、地平线、移远科技……许多智能网联技术供应商也在车展现身。纵观整场车展,在汽车电气化的趋势之外,汽车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正引领行业风潮。
车展观察:软件将成为车企竞争核心
纵观整场车展,将重点放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三大件技术提升的车企已经不多了,声势与声量也远不及软件。5G加持,触手可及的L4自动驾驶,从简单的触摸式人机交互,发展到手势、视觉、听觉的智能交互,由软件提升带给消费者驾乘体验将是颠覆性的,变化之大不亚于智能手机的诞生。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北京车展上强调说:“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所有车辆100%实现语音控制,高度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打造5000人规模的开发团队,软件开发人员占比提升至60%。”宝马与吉利的转型更早,这也代表了传统车型的转型方向,不只是汽车制造商,而是智能出行科技企业,未来,软件将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