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空调四通阀维修和工作原理介绍
四通阀是在空调等等类似产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部件之一,市面上的四通阀大多性能参数良好,能够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是已经环境参数的不同和实际使用情况的差异,四通阀还是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故障,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四通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内容,除此之外,我们还列举了几种常见故障,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有意向了解的朋友可以仔细关注。
一、四通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当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如图(b),先导滑阀(pilotslidevalve)在压缩弹簧(compressspring)驱动下左移,高压气体进入毛细管1′后通过毛细管4′进入右端活塞腔(pistonchamber),另一方面,左端活塞腔的气体排出,由于活塞腔两端存在压力差,活塞及主滑阀(bodyslidevalve)左移,使2与3、1与4接管相通,于是形成制冷循环(CoolingCycle)。
当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状态,如图(c),先导滑阀在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克服压缩弹簧的张力而右移,高压气体进入毛细管1′后通过毛细管2′进入左端活塞腔,另一方面,右端活塞腔的气体排出,由于活塞腔两端存在压力差,活塞及主滑阀右移,使2与1、3与4接管相通,于是形成制热循环(HeatingCycle)。
二、四通阀换向不良的可能原因
根据过去的动作不良事例,汇总如下:
1、线圈断线或者电压不符合线圈性能规定,造成先导阀的阀芯不能动作;
2、由于外部原因,先导阀部变形,造成阀芯不能动作;
3、由于外部原因,先导阀毛细管变形,流量不足,形成不了换向所需的压力差而不能动作;
4、由于外部原因,主阀体变形,活塞被卡死而不能动作;
5、系统内的杂物进入四通阀卡死活塞或主滑阀而导致不能动作;
6、钎焊配管时,主阀体的温度超过了120℃,内部零件发生了热变形而导致不能动作;
7、空调系统制冷剂发生泄漏,造成循环量不足,换向所需的压力差不能建立而不能动作;向系统充入一定量的制冷剂,便可换向到位。
8、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不能满足四通阀换向的必要流量;
9、变频压缩机转速较低时,换向所需的必要流量得不到保证;
10、涡旋压缩机使系统产生液压冲击造成四通阀活塞部破坏而不能动作。
三、四通阀不换向或串气的判别方法及维修
1、串气的判别与维修(串气其实也是四通阀换向不到位的一种)
空调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串气。启动压缩机并使四通阀换向,用手同时摸四通阀E、S、C三条接管,若三条接管均发热,证明四通阀换向未到位,处于中间串气状态。也可以用一小块磁铁,当换向时小磁铁不随之移动,则也说明串气。
2、不换向的判别与维修;造成电磁四通换向阀不换向的原因有:
⑴电磁阀电磁线圈烧毁。切断电源,用万用表R*1档测量电磁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和通断情况(电磁阀的电磁线圈的电阻值约700Ω,若线圈电阻为零,说明线圈短路;若线圈电阻为无穷大,说明线圈已断路。)当测量的电阻值远小于规定值时,说明电磁线圈内部有局部短路。应更换同型号的电磁线圈,在更换时,应注意在没有将线圈套入中心磁芯前,不能做通电检查,否则易烧毁线圈。
⑵换向阀的活塞上泄孔被堵。换向阀活塞上泄气孔直径只有0.3mm.,孔前虽有滤网,如果制冷系统不清洁,很容易被堵,造成不能换向的故障。对于这种故障先可进行如下处理:反复多次接通,切断电磁线圈的电路,使换向阀连续换向,以便冲除污物。如仍冲不通,可拆下换向阀进行冲洗或更换电磁四通换向阀。
⑶换向阀活塞碗泄露。将正在制冷的空调器的温度控制旋钮时针旋到底,使空调器停止工作,待3min后高、低压力趋于平衡,换向阀再通电。如此反复几次,如仍无效,只能更换新的电磁四通换向阀。
⑷换向阀右气孔关不严密。电磁四通换向阀正常换向后,空调器运行处于制热状态。此时,换向阀右侧毛细管应该较冷,左侧高压毛细管应该较热。若左、右2根毛细管均变热,说明是换向阀的右气孔关不严密。处理办法是使电磁四通阀多次通电,如右气孔仍关不严密,只得更换新的电磁四通换向阀。
⑸制冷剂泄漏。由于制冷剂泄漏,使高、低压差减少,使得换向阀换向困难。对这一故障应进行查漏、补焊、抽真空和加注制冷剂。
⑹电磁四通换向阀上的毛细管堵塞。对于这种故障也可反复多次接通、切断电磁线圈的电路,使换向阀连续换向,冲除污物。如仍冲不通,可以拆下冲洗或更换毛细管。
四通阀采取的是制热循环技术,因此被广泛运用于类似空调以及其他一些循环制冷制热系统中,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当或者环境上的差异,有一些四通阀会出现故障,比如主阀体变形,活塞被卡死而不能动作等等就是类似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排除可能的故障原因,并依照上文所示进行解决,必要时候也可以求助专业维修人员的帮助。
⑵ 电磁炉原理与维修
在使用电磁炉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看一下电磁炉原理与维修的相关内容。
指示灯亮。报警不加热,或断续加热:
第一对使用2年以上的电磁炉来说,最容易损坏的元件就是微动开关,它的损坏会使CPU误判。造成指示灯亮报警不加热或断续加热。维修时应一次全部换新。
第二应检查为检测电阻,串阻(阻质在220-500K左右。不同机型阻质不同、易断路。维修时应以拆下测试的阻值为准。
第三应查为功率可调电阻(不同机型阻值不同。一般在1K-20K)换调阻时应把阻值调到中间。不要乱调不然会损IGBT管。
第四应检查为电流互感器,初级电阻为零,次级电阻阻值(不同机型的电磁炉互感器阻值不同)一般低的不小于100欧姆,高的不超过1K欧姆。换时最好换同阻值的。
第五应查LM339,大多维修员都没有专门测试仪,换新为主。
第六应查电风扇。风扇电路或风扇有故障风扇不转。会引起电磁炉加热不过几分钟停止工作而保护。
电磁炉面板碎裂的更换:
电磁炉的承载面板在一般的配件市场买不到,加之形状大小不一,一般的维修店也难有备件,用户大多只能自制。自制方法如下:
1、首先寻找一种耐高温冲击、承重力足够、绝缘阻燃的材料。常用的材料是建筑瓷砖(贴面砖),这种材料一般建材商店都可以买到。选购时要求厚度尽量和原面板差不多(可以通过调整励磁线圈高度来微调与面板间的距离),在瓷砖的反面浇一杯水以不冒气泡或者气泡少者为佳,表面尽量光滑。
2、然后按照原面板形状切割。进行切割时,用砂轮机对边角进行打磨,使周边与电磁炉面板安装部位完全吻合。
3、切割合适后再用胶粘固即可使用。需要调整励磁线圈与面板上表面的距离与原面板一致,以免电磁炉出现异常情况。
电磁炉的维修技巧:
1、当用户把机器交给你的时候,不要忙着当面试机,而是要先询问用户电磁炉的故障现象及损坏原因,再试机。
2、试机时先不要坐锅,同时在电磁炉的供电电路中串联25W的白炽灯,以防内部短路而爆机,使故障扩大。此时观察灯泡的亮度,如果很亮而且达到25W灯泡的正常亮度,说明内部已短路。如果灯泡一亮一灭,说明振荡电路工作基本正常。
3、判断振荡电路是否工作,用一只发光二极管和一只蜂鸣器并联后放在炉面上可有效观察电磁炉的工作状况。发光二级管一亮一灭说明电磁炉工作正常。
4、打开机盖检测各路电阻,从门控管开始,包括整流桥堆、大功率电阻、4UF、2.7UF等,尽量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测量时可用吸锡器脱开元件的一端进行。
5、常见的易损元件是:大功率大阻值电阻开路或变大、电容失容或变小、LM339损坏。
6、按键的损坏极为简单,大多为受潮而露电引起的某些功能失效或功能紊乱。
7、用户的电源插座大多是引起故障的元凶之一,修复后尽量告诉用户更换电源插座。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电磁炉原理与维修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⑶ 消毒碗柜维修原理
1、SB1触点粘结或受潮漏电,长期处于导电通路状态。更换SB1即可。
2、K1-1触点经常开使其粘结在一起了,断电没有释放电流。需要更坏K1。
3、消毒柜不工作:电源板或者电脑板损坏,将两者检查后,请专门人员维修一下或直接更换。消毒柜门没有关紧或柜门密封条变形,这种情况只需关紧柜门或者将柜门磁性密封条重新整形。
4、消毒柜长时间不能自动停机断电:如果插上电源还没按下开关红灯就自动亮了,电热元件也同时开始工作,那么就该检查一下按钮开关是否短路或者继电器触头是否因为烧结而无法弹开。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消毒柜长期工作并且使消毒柜内部温度偏高。
(3)THWD2c型维修是什么原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应将餐饮具洗净沥干后再放入消毒柜内消毒,这样能缩短消毒时间和降低电能消耗。
2、塑料等不耐高温的餐饮具不能放在下层高温消毒柜内,而应放在上层臭氧消毒的低温消毒柜内消毒,以免损坏餐具。
3、彩瓷器皿放入消毒柜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为陶瓷碗、盘、缸、罐钵等,在上釉彩时,其釉质、颜料都含有有毒的铅、镉等重金属。平时这些物质是比较稳定的,但遇到高温则容易溢出。
4、使用臭氧消毒柜时要注意臭氧发生器是否正常工作,凡听不到高压放电的吱吱声或看不到放电蓝光,说明臭氧发生器可能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
⑷ 等离子电视维修原理
SC板就是Y板,SS板就是X板,SU、SD就是上缓存板和下缓存板,C板就是选址板。SC、SU、SD板三块板位于屏幕的左边,SS板位于屏幕的右边,C板位于屏幕的下边缘
SC板的输出,加到SU、SD板,SU板与、SD板与屏幕直接相连,驱动屏幕。
SU板负责上半屏的扫描,SD板负责下半屏的扫描。
SC板产生驱动屏发光的交流电压,这个交流电压的周期是5US,幅度是180VP-P。
SC板输出的这个放电交流电压,同时加到SU、SD板,SU、SD板在逻辑板送来的时序脉冲的作用下,把这个交流电压加到屏幕上。
SU、SD板最常见的故障是与屏幕相连的驱动IC对地击穿,只要用表一测即可发现。
SC、SD板如果轻微不正常,常会引起屏幕上有色班、图像偏绿、图像跳动、图像暗。
如果SU、SD板与屏的排线压接不好,会出现在屏幕上有水平横线、横带。
C板与屏的数据电极相连,驱动屏的数据电极工作。
C板上有VDA电压:65V,5V电源。
C板工作不正常,常出现垂直竖黑带,屏下边缘的排线内含有软封装的IC,这IC如果坏,会引起竖黑线或竖黑带。只要用放大镜仔细看屏数据排线内的软封装IC外壳是否鼓包、开裂,就可以判断屏是否有故障。
⑸ 汽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维修
一、变速器的功用 1、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要求。 2、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3、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进行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二、变速器的形式 1、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划分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综合式。 a、有级式变速器:有几个可选择的固定传动比,采用齿轮传动。又可分为齿轮轴线固定的普通齿轮变速器和部分齿轮(行星齿轮)轴线旋转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两种。 b、无级式变速器:传动比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常见的有液力式,机械式和电力式等。 c、综合式变速器:由有级式变速器和无级式变速器共同组成的,其传动比可以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几个分段的范围内作无级变化。 2、按操纵方式划分为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半自动操纵式。 a、强制操纵式变速器:靠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换档。 b、自动操纵式变速器:传动比的选择和换档是自动进行的。驾驶员只需操纵加速踏板,变速器就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信号和车速信号来控制执行元件,实现档位的变换。 c、半自动操纵式变速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分档位自动换档,部分档位手动换档;另一类是预先用按钮选定档位,在采下离合器踏板或松开加速踏板时,由执行机构自行换档。 三、变速器的组成 变速器由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变速器的传动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转矩、转速和旋转方向;变速器的操纵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传动机构实现变速器的传动比的变换。普通齿轮变速器主要分为两轴变速器两种。 1、三轴变速器这类变速器的前进档主要由输入(第一)轴、中间轴和输出(第二)轴组成。 2、两轴变速器这类变速器的前进档主要由输入和输出两根轴组成。 四、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一对啮合传动的齿轮,设小齿轮齿数Z1=20,大齿轮齿数Z2=40,在相同的时间内小齿轮转过一圈时,大齿轮转过半圈。显然,当小齿轮是主动齿轮时,它的转速经大齿轮输出时就降低了;如果大齿轮是主动齿轮时,它的转速经小齿轮输出时就提高了。这就是齿轮传动的变速原理。 1、三轴五档变速器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由壳体、第一轴(输入轴)、中间轴、第二轴(输出轴)、倒档轴、各轴上齿轮、操纵机构等几部分组成。 a、第一轴第一轴和第一轴常啮合齿轮为一个整体,是变速器的动力输入轴。第一轴前部花键插于离合器从动盘毂中。 b、中间轴在中间轴上制有(或固装)有六个齿轮,作为一个整体而转动。最前面的齿轮与一轴常啮合齿轮相啮合,称为中间轴常啮合齿轮,从离合器输入一轴的动力经这一对常啮合齿轮传到中间轴各齿轮上。向后依次称各齿轮为中间轴三档、二档、倒档、一档和五档齿轮。 c、第二轴在第二轴上,通过花键固装有三个花键毂,通过轴承安装有二轴各档齿轮。其中从前向后,在第一和第二花键毂之间装有三档和二档齿轮,在第二和第三花键毂之间装有一档和五档齿轮,它们分别与中间轴上各相应档齿轮相啮合。在三个花键毂上分别套有带有内花键的接合套,并设有同步机构。通过接合套的前后移动,可以使花键毂与相邻齿轮上的接合齿圈连接在一起,将齿轮上的动力传给二轴。其中在第二个接合套上还制有倒档齿轮。第二轴前端插入一轴齿轮的中心孔内,两者之间设有滚针轴承。第二轴后端通过凸缘与万向传动装置相连。 d、倒档轴倒档轴采用过盈配合压装在壳体相应的轴孔中。倒档齿轮通过轴承活套在倒档轴上。 2、各档动力动力传递情况 a、一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第一档齿轮→第二轴一档齿轮→一档同步器接合齿圈→接合套→第二轴→输出 b、二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第二档齿轮→第二轴二档齿轮→二档同步器接合齿圈→接合套→第二轴→输出 c、三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第三档齿轮→第二轴三档齿轮→三档同步器接合齿圈→接合套→第二轴→输出 d、四档输入轴→一档常啮齿轮→第一轴上四档齿轮接合齿圈→三、四档同步器接合套→第二轴→输出(直接档) e、五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第五档齿轮→第二轴五档齿轮→五档同步器接合齿圈→接合套→第二轴→输出(超速档) f、倒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倒档齿轮→倒档轴上的倒档齿轮→第二轴上倒档齿轮→第二轴倒档齿轮接合齿圈→倒档同步器接合套→第二轴→输出 3、两轴变速器 两轴变速器主要由输入和输出两根轴组成。与传统的三轴变速器相比,由于省去了中间轴,在一般档位只经过一对齿轮就可以将输入轴的动力传至输出轴,所以传动效率要高一些;同样因为任何一档都要经过一对齿轮传动,所以任何一档的传动效率又都不如三轴变速器直接档的传动效率高。 五、同步器 1、功用使接合套与待接合齿圈两者之间能迅速同步;阻止在同步之前齿轮进行啮合;防止产生接合齿圈之间的冲击;缩短换档时间,声速完成换档操作;延长齿轮寿命。 2、同步器的组成及分类 目前所使用的同步器几乎都是采用磨擦式同步装置,但其锁止装置不同,因此工作原理也有所不同。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常压式,惯性式和自行增力式等种类。这里仅介绍目前广泛采用的惯性式同步器。 3、惯性同步器按结构又分为锁环式和锁销式两种 锁环式同步器 工作原理花键毂与第二轴用花键连接,并用垫片和卡环作轴向定位。在花键毂两端与齿轮之间,各有一个青铜制成的锁环(也称同步环)。锁环上有短花键齿圈,花键齿的断面轮廓尺寸与齿轮及花键毂上的外花键齿均相同。在两个锁环上,花键齿对着接合套的一端都有倒角(称锁止角),且与接合套齿端的倒角相同。锁环具有与齿轮上的摩擦面锥度相同的内锥面,内锥面上制出细牙的螺旋槽,以便两锥面接触后破坏油膜,增加锥面间的摩擦。三个滑块分别嵌合在花键毂的三个轴向槽内,并可沿槽轴向滑动。在两个弹簧圈的作用下,滑块压向接合套,使滑块中部的凸起部分正好嵌在接合套中部的凹槽中,起到空档定位作用。滑块的两端伸入锁环的三个缺口中。只有当滑块位于缺口的中央时,接合套与锁环的齿方可能接合。 六、变速器操纵机构 组成:变速杆、拨叉、拨叉轴和锁止机构组成。 变速器操纵机构能让驾驶员使变速器挂上或摘下某一档,从而改变变速器的工作状态。为了保证变速器的可靠工作,变速器操纵机构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1、挂档后应保证结合套与结合齿圈的全部套合(或滑动齿轮换档时,全齿长都进入啮合)。在振动等条件影响下,操纵机构应保证变速器不自行挂档或自行脱档。为此在操纵机构中设有自锁装置,防止自动脱档。 2、为了防止同时挂上两个档而使变速器卡死或损坏,在操纵机构中设有互锁装置。 七、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变速器的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变速器跳档 故障原因:1.换档杆调整不正确2.齿轮或齿套牙齿磨损成锥形3.轴、轴承或齿轮磨损松旷或轴向窜动过大4.叉轴的定位凹槽或定位球磨损,定位弹簧拆断5.同步器锁环锥面磨损、变形或损坏6.变速糟与发动机连接螺栓松动或紧度不一致 排除方法:1.检查、调整2.更换齿轮3.更换轴承、轴或齿轮,轴向窜动大应进行调整4.更换损坏件5.更换同步器锁环6.按规定扭矩拧紧 故障现象:变速器乱档 故障原因:1.变速杆定位销磨损松旷、丢失2.互锁销磨损3.变速杆下端拨球磨损 排除方法:1.更换定位销2.更换3.修复或更换变速杆 故障现象:换档困难 故障原因:1.离合器分离不彻底2.叉轴弯曲,叉轴与孔锈蚀3.操纵杆调整不当4.同步器损坏 排除方法:1.查明原因,予以排除2.清洗、校正叉轴3.正确调整操纵杆4.更换 故障现象:变速器发响 3、惯性同步器按结构又分为锁环式和锁销式两种 锁环式同步器 工作原理花键毂与第二轴用花键连接,并用垫片和卡环作轴向定位。在花键毂两端与齿轮之间,各有一个青铜制成的锁环(也称同步环)。锁环上有短花键齿圈,花键齿的断面轮廓尺寸与齿轮及花键毂上的外花键齿均相同。在两个锁环上,花键齿对着接合套的一端都有倒角(称锁止角),且与接合套齿端的倒角相同。锁环具有与齿轮上的摩擦面锥度相同的内锥面,内锥面上制出细牙的螺旋槽,以便两锥面接触后破坏油膜,增加锥面间的摩擦。三个滑块分别嵌合在花键毂的三个轴向槽内,并可沿槽轴向滑动。在两个弹簧圈的作用下,滑块压向接合套,使滑块中部的凸起部分正好嵌在接合套中部的凹槽中,起到空档定位作用。滑块的两端伸入锁环的三个缺口中。只有当滑块位于缺口的中央时,接合套与锁环的齿方可能接合。 六、变速器操纵机构 组成:变速杆、拨叉、拨叉轴和锁止机构组成。 变速器操纵机构能让驾驶员使变速器挂上或摘下某一档,从而改变变速器的工作状态。为了保证变速器的可靠工作,变速器操纵机构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1、挂档后应保证结合套与结合齿圈的全部套合(或滑动齿轮换档时,全齿长都进入啮合)。在振动等条件影响下,操纵机构应保证变速器不自行挂档或自行脱档。为此在操纵机构中设有自锁装置,防止自动脱档。 2、为了防止同时挂上两个档而使变速器卡死或损坏,在操纵机构中设有互锁装置。 七、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变速器的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变速器跳档 故障原因:1.换档杆调整不正确2.齿轮或齿套牙齿磨损成锥形3.轴、轴承或齿轮磨损松旷或轴向窜动过大4.叉轴的定位凹槽或定位球磨损,定位弹簧拆断5.同步器锁环锥面磨损、变形或损坏6.变速糟与发动机连接螺栓松动或紧度不一致 排除方法:1.检查、调整2.更换齿轮3.更换轴承、轴或齿轮,轴向窜动大应进行调整4.更换损坏件5.更换同步器锁环6.按规定扭矩拧紧 故障现象:变速器乱档 故障原因:1.变速杆定位销磨损松旷、丢失2.互锁销磨损3.变速杆下端拨球磨损 排除方法:1.更换定位销2.更换3.修复或更换变速杆 故障现象:换档困难 故障原因:1.离合器分离不彻底2.叉轴弯曲,叉轴与孔锈蚀3.操纵杆调整不当4.同步器损坏 排除方法:1.查明原因,予以排除2.清洗、校正叉轴3.正确调整操纵杆4.更换 故障现象:变速器发响
⑹ C型臂X光机的维修方法
C型臂X光机图像故障的维修方法
图像处理系统的维修是所有数字化移动式C型臂维修中最难的,因为图像处理系统是影像系统的关键部件并且图像质量取决于软件处理功能和处理的精度以及采集图像时最原始的数据精确度。影像系统故障主要表现为无图像、图像有噪波、图像模糊或图像扭曲等。因此在分析与维修故障时,应清楚地判断故障是图像处理系统本身损坏导致,还是由于控制系统或电源造成的。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具有系统的、整体的维修思想。
1.故障分析
开机自检正常,透视时无图像,故障可能在控制电路.也可能在图像处理系统。故障町能是无X射线产生、影像增强器故障、图像处理系统异常、监视器异常等几种情况。
2.检修过程
先用剂量表(如果没有,可用暗盒代替)放于影像增强器的前面。按下透视脚闸,检查是否有射线产生。如果没有射线。则故障在控制电中路,应检查高压和电流是否产生:如有射线,则为图像采集和处理方面的故障。用数字示波器测CCDBl输出信号是否正常,如波形正常,则对影像增强器和摄像机进行检查;如波形异常。故障则出现在图像处理部分。采用替换法对图像处理部件进行检查,当替换到CPU埘板时常。
3.该故障是由CPU-04损坏造成的
应注意的是CPU图心。所有的功能在它的协调下进行,因此其异常会导致整个图像处理系统的异常。 数字化C型臂X光机图像处理维修是C型臂X光机系统中最复杂的维修,维修方法并非是孤立的,一个故障的检修,可能用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甚系统工作正至全部方法.只有在实际中灵活运用,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准确、快捷地排除故障。
⑺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四冲程汽油机将空气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汽车发动机的良好混合气。在进气冲程,混合气被吸入气缸,混合气被压缩、点燃、燃烧,产生热能。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做直线往复运动,机械能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向外输出。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中完成一个工作循环。(2)进气冲程活塞由曲轴驱动,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曲轴旋转180°。活塞在运动过程中,气缸的容积逐渐增大,气缸内的气体压力从pr逐渐降低到pa,气缸内形成一定程度的真空。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并在气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进气系统的阻力,在进气结束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p0,即Pa=(0.80~0.90)P0。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由于进气管、气缸壁、活塞顶、气门、燃烧室壁等高温部件的加热,以及与残余废气的混合,温度上升到340~400K。(3)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曲轴旋转180°。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工作容积逐渐减小,缸内混合物被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不断上升。当压缩结束时,压力pc可达800~2000kpa,温度可达600~750k(4)做功冲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释放出大量热能,使气缸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最高燃烧压力pZ为3000~6000kPa,温度TZ为2200~2800k·k,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向外输出机械能。随着活塞向下移动,气缸的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到达B点时,压力下降到300~500kPa,温度下降到1200~1500KK,在作功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曲轴旋转180°。(5)排气冲程在排气冲程中,排气门打开,进气门仍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曲轴旋转180°。当排气门打开时,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气缸内外的压力差下排到气缸外,另一方面通过活塞的挤压作用排到气缸外。由于排气系统的阻力,排气端R的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即PR=(1.05~1.20)P0。排气温度TR=900~1100K.当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燃烧室中仍有一定体积的废气无法排出。这部分废气称为残余废气。
⑻ 电磁炉的原理和维修
电磁炉原理
是靠电流改变频率
产生强电磁场
形成电磁涡流
使得含铁金属发热来加热食品
至于维修的话
看你要维修的是哪一部分零件了
⑼ 节能灯的维修及原理
首先应进行外观检查,然后可通电检测。加电之前用万用表测A、B两点应有几十千欧的阻值;加电后A、B点应有300V直流电压,灯管应能起辉;若不亮应弄清故障点在触发电路或串谐起辉电路。用交流500V挡监测灯管两端有无交流电压,若有交流电压说明电路已起振,故障点在串谐起辉电路,可能是起辉电路漏电;若无交流电压,可能为起辉电容击穿短路或没有起振,应重点检查触发电路。图2中的C2、R1、D;图1中的R2、R3阻值增大或V2性能变差,提供的偏流不足不能使V2进入自激状态,只要适当调整阻值就会起振。C2漏电使双向二极管达不到转折电压,V2也不能进入振荡状态,可换一只双向二极管一试。触发管至b极串接的电阻增大,加上管子的β值偏低时就很难起振。
对三极管的要求:瓦数大的灯管配用三极管的PCM、ICM也要大些,两只三极管交替工作在饱和导通、截止状态,ICM要足够大才行。一般30~40瓦灯管均用MJE13005-7或BUT11A,并加有铝板散热器,以免夏天环境温度升高就可能超温损坏。常用的高反压管有2SC2482、DK52、DK53等,除2482外均可加装散热板,若是散热板与管子c极导通的就有高电压,要注意绝缘并防止极间短路。
几种典型故障分析:
1、灯管能起辉,但有明显闪烁,图1中C4、C5有一只容值减小;这两只电解电容既起电源滤波作用又参与振荡,容值减小充放电电流也要减小,会导致灯管闪烁。
2、灯管不起辉且仅为两端发亮(有时发红),大多是起辉电容击穿,时间一长灯丝要受损,这在双U型灯中最敏感。此外,图2中的滤波电容值减小到1μF以下或起辉电容容值过份偏小会出现滚转光圈(也叫螺旋光)并伴有闪烁。
3、30~40瓦直管日光灯的镇流器分两部分装于灯管两端,为方便更换灯管,灯丝与线路采用可拆卸式弹性连接(这点与U型节能灯不同)。应注意:装上灯管后要检查灯丝与线路可靠接通后,才通电,如果通电不亮再调整灯管,在调整过程中极易损坏三极管。因为电子镇流器工作在20kHz以上高频振荡工况下,灯丝是振荡回路的一部分,回路中的电感、电容都是储能元件,灯丝回路间断性通断,线路中势必出现幅值很高的尖脉冲,很容易击穿三极管。对于电感式镇流器日光灯通电后调整灯管是司空习惯的,而电子镇流器日光灯则应先关断电源再调整。
小瓦数炭膜电阻焊接时间不能太长,过份受热会使两端引线帽的压接处松动,阻值变大且不稳定;特别是在三极管b极串接电路中,就会出现间断性振荡,甚至击穿管子,且不易检查出故障点,最好用不小于1/4瓦的金属膜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