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维修问题 > 预防性维修要做哪些工作

预防性维修要做哪些工作

发布时间:2023-04-09 10:51:32

1. 数控系统预防性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预防性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数控系统的维护保养的具体内容,在随机的使用和维修手册中通常都做了规定,现就共同性的问题作如下介绍: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数控系统编程、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熟悉所用数控机床的机械、数控系统、强电设备、液压、气源等部分及使用环境、加工条件等;能按机床和系统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应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通常,首次使用数控机床或由不熟练工人来操作,在使用的第一年内,有1/3以上的系统故障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
应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工作。有些地方需要天天清理,有些部位需要定时加油和定期更换。
(2)对纸带阅读机或磁盘阅读机的定期维护纸带阅读机或磁盘阅读机是数控系统输入的重要装置。数控系统参数、用户宏程序和零件程序都要通过它输入到CNC内部。纸带阅读机读带部分有污物会使读入的纸带信息出现错误。所以操作者每天应对阅读头、纸带压板、纸带通道表面进行检查、用纱布蘸酒精擦净污物。对纸带阅读机的运动部分,如主动轮滚轴、导向滚轴、压紧滚轴等每周应定时清理,对导向滚轴、张紧臂滚轴等每半年一次加注润滑油。对于磁盘阅读机中磁盘驱动器内的磁头应用专用清洗盘定期进行清洗。
(3)防止数控装置过热定期清理数控装置的散热通风系统。应经常检查数控装置上各冷却风扇工作是否正常。应视车间环境状况,每半年或一个季度检查清扫一次,具体方法如下:
a)拧下螺钉,拆下空气过滤器;
b)在轻轻振动过滤器的同时,用压缩空气由里向外吹掉空气过滤器内的灰尘;
c)过滤器太脏时,可用中性清洁剂(清洁剂和水的配比为5:95冲洗(但不可揉擦),然后置于阴凉处晾干即可。
因环境温度过高,造成数控装置内温度达到55℃以上时,应及时加装空调装置。这在我国南方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安装空调装置之后,数控系统的可靠性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4)经常监控数控系统的电网电压通常,数控系统允许的电网电压范围在额定值的85%~110%,如果超出范围,轻则使数控系统不能稳定工作,重则会造成重要电子部件损坏。因此,要经常注意电网电压的波动。对于电网质量比较恶劣的地区,应及时配置数控系统专用的交流稳压电源装置,这将使故障率有明显的降低。

2. 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的预防维修体系与维修活动

1.现代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1)管理信息化
2)维修的外包MOMS
3)状态监测和预知维修CBM
4)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2.生产和维修的关系和发展趋势
1) 维修技术含量增加
2)维修费用在成本的比重增加
3)合理的维修人员配置
3.预防维修体系的五大构成
1)修复性维修和预防维修
2)预防维修体系
3)设备预防维修组织
4.维修工作流程
1)维修工单的必要内容
2)传递路线的简短流程
3)统计分析势在必行!

3. 如何进行数控机床的预防性维修

如何进行数控机床的预防性维修

如何进行数控机床的预防性维修?进行数控机床的预防性维修需要注意什么?下面请随我一同来了解下吧。

任何一台数控机床要想长期连续可靠地工作,除了机床自身的质量因素以外,还与使用过程中的正确保养、及时排除故障和及时的维修有密切关系。从提高数控机床的有效度来看,维修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日常的维护(预防性维修),这是为了延长机床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另一方面是故障维修,其目的是尽量缩短平均修复时间MTTR。做好这两项工作,是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的基本保证。

为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益,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性维护,使数控系统少出故障,提高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另外还应随时做好维修的准备工作,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修复,以尽量减少停机修理时间。这就要求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熟悉数控系统的构成和基本操作,了解系统所用印制线路板上可供维修用的检测点,掌握其正常电平和波形,以便维修故障时对照、分析。此外,还应妥善保存数控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技术资料和原始设置参数,常用的典型零件程序。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适当配备一些易损备件,如保险器、电刷以及容易出故障的晶体管模块和印制电路板等。对于备用电路板,要定期装在数控系统上通电运行,以免因长期不用而发生故障。

预防性维修的关键是加强日常的维护、保养,通常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为数控机床配备的数控系统编程、操作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所用设备的机械结构、数控装置、强电设备、液压系统、气路等各部分的特点,以及规定的使用环境、加工条件等。并严格按机床及数控装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机床,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故障。

2、很多系统采用纸带阅读机作为程序的输入装置,系统参数、零件加工程序等纸带信息,都要通过纸带阅读机输入到数控系统内部。如果纸带阅读机的读带部分(即阅读头的发光和受光部分)有污物,就会使读入的纸带信息出现错误,所以,对阅读头表面、纸带压板、纸带通道表面应经常检查,及时清除污物。尺芹谨对纸带阅读机的运动部件,如主动轮滚轴、导向滚轴压紧滚轴、张紧臂滚轴等应经常清理,并保证润滑良好。

3、定期清扫空气过滤器。当安装在数控柜及电器柜门上的空气过滤器灰尘较多时会造成柜内冷却空气流通不畅,长时间如此,会引起柜内温度升高,使系统不能可靠工作。因此,应根据使用环境定期检查,至少每半年拆下清扫一次。具体方法是:先卸下紧固螺钉,取出空气过滤器内芯,用压缩空气由里向外吹掉滤芯上的灰尘。如过滤器较脏,也可同时轻轻振动过滤器,用上述方法无法奏效时,可使用中性清洁剂(清洁剂比例5%)冲洗,但不可揉搓,然后将滤芯置于首链阴凉通风处晾干即可。

4、定期进行电池的维护。对于采用CMOS存贮器保存系统参数的数控装置,为了避免停机断电时参数丢失,使用蓄电池供电予以保持。当电池电压低于CMOS保持电压时,蓄电池可在机床开机时自动充电。通常情况下蓄电池可确保断电后信息保存1000h以上,当机床长期停机时也应根据说明书的要求定期通电开机,使蓄电池补充电力。这类数控装置如果在CRT上或者用指示灯显示出电池故障报警时,表示电压过低,蓄电池已失效,需要更换新电池。为了保存原有数据,应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电池,且不可将电池极性接反。

5、直流伺服电机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扫。直流伺服电机带有电刷,工作时与换向器接触磨擦而逐渐磨损。电刷过度磨损后,会影响电机的工作性能甚至造成电机的损坏,因此必须定期检查、更换。对于一般机床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机床等,可每年检查一次;而对于频繁进行加减速工作的机床如冲床,则应每两月检查一次。检查时要在断开数控系统电源,且电机已完全冷却的状态下进行,首先拆下电刷盖,取出电刷,测量其长度,一般情况下。当电刷磨损到原长度的一半时,就不应再继续使用,必须更换同陵基一型号的新电刷。第二步应仔细检查电刷与换向器接触的弧形接触面是否有深沟或裂痕,以及电刷弹簧有无打火痕迹,如有上述现象,则须仔细检查换向器的表面。若换向器正常,可更换新电刷,过一个月后再次检查;如还发生上述现象,则要考虑电机的.工作条件是否过分恶劣造成电机本身故障。装新电刷前,要用不含金属粉末和水分的清洁压缩空气清理电刷孔,一定要吹净粘在孔壁上的电刷粉末。如果难以吹净,可用螺丝刀等工具协助清理,直至孔壁全部干净为止。但要注意避免螺丝刀尖损伤换向器表面及孔壁。最后,装入新电刷,拧紧刷盖,并使伺服电机空运行跑合一段时间,使新电刷表面与换向器相吻合。

6、注意密闭数控柜门。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随意打开数控柜门,尤其是长期敞门运行。应及时清理空气过滤器。而决不可用敞开柜门的方法来散热,否则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车间内的空气中漂浮有大量灰尘、油雾和金属粉末等,这些杂物落在印制电路板和电子组件上,易造成元器件绝缘电阻下降而出现故障,甚至使元器件及印制电路板损坏报废。尤其对于将主轴控制系统安装在强电柜中的数控机床,如强电柜门未关严或密封不良,还易造成电器元件的损坏使主轴控制失灵。

7、定期清扫冷却装置,加强散热效果。一些伺服电机或主轴电机在机壳上设有强制冷却装置,如果冷却装置的保护网或散热片很脏,影响空气的流通,必然降低冷却能力,会因热损耗而产生故障。因此应定期清扫这些冷却装置,具体方法是:若因保护网积尘过多而妨碍通风,可将其取下进行清扫;当散热片积尘很多时,可用压缩空气吹净,或用细棒等深入散热片中间将灰尘扫除。但操作时应小心,不要将散热片挤压变形,重叠在一起,以免影响散热效果。上述的清扫周期一般为每半年一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短。

8、对于长期不用的数控机床,应经常给数控系统通电,在机床锁住不动的情况下使其空运行。在空气湿变较大的南方梅雨季节更应每天通电,利用电器元器件自身发出的热量驱除数控柜内的潮气。以保证电路性能的稳定可靠。实践证明,停置不用的机床经过黄梅天后,往往容易发生各类故障。如果数控机床闲置半年以上,应将直流伺服电机的电刷取出,以免由于化学作用使换向器表面受到腐蚀,换向性能变坏,甚至损坏电机。

9、对于机床上频繁运动的部件,无论从机械上还是从控制驱动上,都应作为重点定期检查。如在数控机床上为了保证机床工作的可靠性,采用了很多限制运动位置的行程开关。而这些行程开关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机的工作可靠性。此外机床上的自动换刀装置机械和电气结构都比较复杂,是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所以应经常检查控制刀库选刀与定位状况的电气系统、检测机械手运行位置的行程开关的工作状况,以确保机床能正常运行。

任何一台数控机床经过长期的运行以后都必然会出现磨损与故障,但是延长元器件的工作寿命,延长机床部件的磨损周期,预防意外恶性事故的发生,争取机床能长时间可靠工作,是日常对机床进行预防性维护和保养的宗旨。一般机床使用说明书均有对维护检查的具体要求,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

4. 如何编写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操作指引

1、设备资产及技术管理:建立设备信息库,实现设备前期的选型、采购、安装测试、转固版;
2、预d防性维修权:以可靠性技术为基础的定期维修、维护,维修计划分解,自动生成预防性维修工作单。
3、维修计划排程:根据日程表中设备运行记录和维修人员工作记录,编制整体维修、维护任务进度的安排计划;
4、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备件台帐,编制备件计划;
5、缺陷分析:建立设备故障代码体系,记录每次故障发生的情况以进行故障分析。

5. 简述预防性计划维修保养管理的工作

《设施管理中的预防性维修保养计划编制原则和执行管控》

2010年11月14日星期日13:45

尽管必须将现役人员分为运行和维修保养两部分,这不仅是预防性维修保养工作顺利执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安全运行或维修保养的前提条件,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用工成本,实际工况下,最接近理想状况下的情况是,一些人在某一个时刻是维修人员而另一个时刻却担任这运行工作,这种不同“角色”之间的随时切换带来的对人员的技术技能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到目前为止,中国上海也没有出现整体性满足这一客观要求的局面。

运行和维修保养工作的分离本身,则完全是考量了设施或设备从运行状况转换成热(冷)备用状态乃至维修检测状态,或者反之的全部状态切换或转换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这些规定完全是在前人经历了包括死亡在内的所有艰难困苦之后才得以掌握的,所以我们必须遵守!

此外,运行和维修保养工作的分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消除徇私舞弊等不良但又可能祸及每一个工作人员自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在设施管理中,了解手下每一个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精神状态,这对于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不但是非常愚蠢的而且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更没有办法下手去编制一套年度设施设备预防性维修保养计划。

即便考量了人力资源成本,如果某一个时刻的运行工作都无法承担的话,那么所谓的预防性维修保养计划就变成了空谈,或必须决定将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外包。

参照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利用现有维修保养工具和仪器,开展所辖设施和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工作计划编制,就是一种相对比较科学合理以及负责任的行为。

设施设备一览表、设备台账、工具和仪器清单、人员清册就是编制一个设施管理项目的基础。但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熟悉和了解,用鲜血和生命积累起来的有关设施和设备制造、生产、运输、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保养、检测、更新和改造的所有规程,这是设施管理行业中的“法律法规”,当资金宽裕的时候、人手比较多的时候、设施或设备投运时间累计较长的时候、运行中的故障次数比较多的时候,设施和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就必须适当缩短规程中的预防性维修保养时间间隔。而当新设施或设备投运不久的时候,或者资金和人手并不宽裕的时候,通常可以将规程中的预防性维修保养时间间隔拉长到最大值。此外,所谓艺高人胆大,只要适当增加预防性检测,那么预防性维修保养时间间隔也可能酌情拉长。

设施或设备就像婴儿,他们不会说话,故障或隐患都需要监管者通过仪器或者耳听目测来判别,这就是所谓的检测。设施管理中的所谓检测可以分为运行检测、安全检测、状态切换检测、交接验收检测等。

6. 预防性维修的七个步骤

传统维修=事故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预防性保养+预防性修理

如果问大家,究竟是事后维修好还是预防维修好?可能大多数人认为预防维修好。那么,与事后维修比较,到底预防维修好在哪里,似乎很少有人认真去思考。

1、可以减少和避免非计划停机。

2、可以减少设备的连锁损坏,延长设备寿命。

3、可以降低维修成本。

4、可以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5、可以避免和降低批量的质量缺陷或者报废。

6、可以使得工作更主动,更有计划性和预见性。

7、有利于节能降耗。

设备的巡检工作千头万绪,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难免不得要领。计划巡检的目的,就是根据巡检作业的轻重缓急,制定不同周期的巡检计划和保养计划。计划工作安排的越合理,越有前瞻性,设备管理工作就越有效率,设备维保越有条不紊。

主动进行设备巡检,推动专业巡检和科技巡检,为设备科学把脉。

设备巡检工作是计划管理的基础,巡检工作做的好,设备的计划管理才有的放矢。巡检就是定期定位对设备进行检查,从而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原则上每班必须按照巡检项检查一次,并做好巡检的记录。在操作上要注重:看、闻、听、摸、查。具体如下:

看:设备有无物料或润滑油泄漏点;各种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操作员有无违规操作;有无跑冒滴漏;配电节点有无变色;

闻:闻设备本体及周边、驱动等部位有无异常的气味;

听:设备有无异响,设备有无漏气的声音;

摸:通过身体部位手等的接触,检查设备有无温度、振动等异常;

查:检查设备故障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排除故障。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的道理非常浅显,但很多企业却没有注意到这点,巡检走马观花,名存实亡,走形式主义的老路。然而,部分预防性维修做得好的企业,不但高度重视设备的巡检,实行专业巡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设备管理软件(易匠维保管理云平台)和预防性维修的理念高度融合,让巡检工作如虎添翼,并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7. 预防维修工作内容

注塑机是塑料加工业中普遍使用的设备之一,通常它要长时间工作,因此如何保证注射机在连续生产中正常稳定工作,无论对于注射机的制造厂商或是用户都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就用户角度而言,在正确选用注射机型的前提下,定期的预防性维修保养是保障注射机正常工作的一个有效办法。所谓预防性维修保养是一系列的预防工作及检查,以免机器发生故障,延长各部份零件的工作寿命,例如将突然出现引致停产的故障转为预见及可以计划的停机修理或大修;能及时发现及更换损坏零件可防止连锁性的损坏等都是预防性维修保养的工作目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工作内容如下:
液压部分
1.液压油量
油量不足会引致油温易升高、空气易于溶入油中而影响油质和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油量不足通常是漏油或修理时流失所致,为此日常应留意检查有没有泄漏的部位,及早更换磨损的密封件,收紧松动的接头等,维修后要检查油箱的油量,及时补给。
2.液压油温度
液压系统的理想工作温度应介乎450C-500C之间,原因是液压系统是依据一选定的压力油粘度而设计,但粘度会随着油温的高低而变化,进而影响系统中工作元件,如油缸、液压阀等,使控制精度和响应灵敏度降低,对于精密注射机的情况尤甚。同时温度过高亦会加速密封件的老化令其硬化、碎裂;温度过低则加工能量消耗大,使运转速度降低。因此密切注意液压油的工作温度是十分必要的。油温过高的原因多样,但多归于油路故障或冷却系统的失效等。
3.液压油油质
液压油的重要性质之一是其化学稳定性,即氧化稳定性。氧化是决定液压油有效使用寿命的最主要因素, 氧 化生成的木焦油、油泥和炭渣等不可溶物会污染液压系统,并增加液压元件的磨损、减少各种间隙、堵塞小孔、最终致使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液压油的氧化速度取决于本身及工作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其中温度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使用合适的液压油,并定期检查液压油的氧化程度(从油本身的颜色转深而判断),超过一定数量的工作小时后主动换油是绝对必要的。
4.滤油器清洗
滤油器起到洁净液压油的作用,因此滤油器应每隔三个月清洗一次以保持油尕吸油管畅通,同时检查滤油网有否损坏。通常过滤网的规格不得大于200目。
5.冷却器清洗
冷却器应每两年清洗一次,或者依据其工作能力有否降低而清洗,冷却器内部堵塞或积垢均将影响冷却效率,冷却用水应选择软性的(无矿物质)为佳。
电气部分 1.电线接头检查
接头不紧固的电线会令接头位置产生高温或产生火花而损坏,接头不良也会影响信号的传输;接触器上的接头会因电磁动作的震动而较易松开,因此需要定时检查线接头位置及收紧。
2.电动机
一般电动机都是空气冷却式的,尘埃积聚会造成散热困难,所以每年作定期清理,通常在电路中装有电机过载切断器,该保护装置的限定电流是可调的,应根据电机功率作适当的选择,同时一旦过载保护器启动,应确定检查是否欠相、接点不良或油温过高后才按回复位开关。
3.发热筒和热电偶
发热筒应期检查是否紧固以保证能有效地传热,在正常生产中发热筒的烧毁是不易觉察的,为此要注意温控制器的工作情,从中判断发热筒是否正常。另外发热筒常见损坏处是电线连接处,由于接头不良,接触电阻增大,使连接处局部过热导致接口氧化而损毁。
4.电磁接触器
用于电热部分的接触器因为动作交数较频繁,其损耗速度亦较快,若主触点过热发生熔化粘合则可能造成加热温度失控,因此若发现接触有过热现象、发出响声或分断时火很大,则表求将会损坏,应尽早更换。
6.电脑控制部分
随着微机控制技术在注塑机上的应用,微电脑部分及其相关的辅助电子板的正常工作对电源电压的波动,工作环境的温、湿度,安装的抗震性以至外界高频信号的干扰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保持控制箱内通风散热用的风扇正常工作,使用精度较高的电源稳压设备供电,设法减少控制箱受外来振动的影响,等均是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应切实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并定时检查。

8. 请教各位大虾:如何作好低压电器的预防性维修

供电安全只有二个大问题,一是高电压,引发的绝缘问题,二是大电流引起的截面不足和断流灭弧问题。

对低压电器来说,高电压的事不存在,重点考虑大电流及造成有影响就可以了。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检查某回路上在装的电气设备是否都不过流,即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数均大于最大负荷电流数。
现在许多小厂家没有技术能力,属“仿造”,铭牌参数与实际有差距。你选取他的是600A开关,可不能按600A的用,只能当400A用,这是许多问题的关键。
2、检查在装的电气设备是否满足该地短路电流的冲击。保证不会出现当负荷侧发生短路后,开关也动作跳开了,但开关等电器也“炸”开了的现象。
3、新型开关大部分能调整动作定值,你对照说明书,没有的可以到网上查,对能设电定值的地方进行整定,可能对减少事故次数和缩小事故范围有好处。
4、观查机械特性,对有松动、震动,响声过大的进行检修。

下面是我在“用电检查培训班”上的讲稿,供你参考。

用电现场检查的基本方法(不动手是基本要求)
“六诊”-----口问、目测、耳听、鼻嗅、触试、表测

口问检查方法:就是通过对用户的询问来发现运行、管理、经营上的问题
01 向用户运行人员询问检查期内(半年)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有否变动;
02了解变、配电站运行情况,设备使用情况,了解检查期内设备病历和是否有故障发生;
03如有事故,应了解事故发生时全过程,应询问故障发生之前有什么征兆,故障发生时是什么现象,当时天气情况如何,电压是否正常,事故时是否有操作;如何处理,是否有反复;
04向用户运行人员询问检查期内供电质量等技术指标是否正常;
05近期是否有增容、改造等打算。

目测检查方法:通过目测设备外观的变化来发现异常情况
01通过目测可以发现的异常现象综合如下:
⑴破裂、断线
⑵变形(膨胀、收缩、弯曲)
⑶松动
⑷漏油、漏水、漏气
⑸污秽
⑹腐蚀
⑺磨损
⑻变色(烧焦、硅胶变色、油变黑)
⑼冒烟哪肆、接头发热(示温蜡片熔化)
⑽产生火花
⑾有杂质异物
⑿不正常的动作等
这些外观现象,往往反映了设备的异常情况,因此靠目测法就能作出初步分析判断,是用电检查的主要方法。
02查看信号显示和表计指示是否正常;
03检查一次设备和二次接线等是否有更动的痕迹等
04检查封印完好

耳听检查方法:
虽然设备相对来说都是静止的,但大多设备在交流电作用下会产生振动并发出各种声音,这些声音是运行设备特有的,是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可以通过它的高低节奏、音色的变化、音乐、量的强弱是否伴有杂音等,来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以变压器为例:
01正常运行时,变压器发出轻微有规律、灶租连续均匀的嗡嗡声;
02变压器的声音比平时增大,若声音均匀,可能是过电压或过负荷;
03当发出嗡嗡声有变化时,这时负载可能有很大变化,如大设备启动。
04当发出哇哇声时,可能有大设备启动或高次谐波分量大。
05当发出沉重的嗡嗡声时,可能是过载。
06当发出很大噪声时,可能是变压器通过很大的短路电流。
07当发出异常音或很强的噪声,可能是铁芯夹紧螺丝松动或铁芯松动。
08发出放电声,可能是内部接触不良或有绝缘击穿现象。

鼻嗅检查方法:
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过热产生的气味,大多数正常人都能嗅到并能辨别,若嗅到设备过热或绝缘材料被烧焦产生的气味时,应立刻检查有无冒烟的地方、有无变色的部位、听听有无放电的声音,直到查出原因为止。(打开强排风)
01如过热、短路、闪烙故障,可能闻到焦味、火烟味和塑料、橡胶、油漆等受热挥发的臭味;
02对注油设备内部短路、过热、进水受潮后,其油样的气味也会发生变化,出现酸味、臭味、火烟味等。

触试检查方李辩轿法:
用手触摸设备有关部位,根据手感温度和振动判断故障。
01主要应用于不带电且外壳接地良好的设备及其附件,检查其温度和温差;
02应用于二次设备(如继电器等)发热、振动等的检查;
03禁止用手触试带电设备,运行中变压器、消弧线圈中性点视为带电。

表测检查方法:
01用钳型电流表测量回路电流;
02用万用表测量回路电压;
03用相位伏安表检查电能表接线;
04用电能质量监测仪测量电能质量参数;
05用红外测温仪测量设备及接头的温度;

9. 预防性维修和状态维修区别

预防性维修定期维修
在对系统设备的故障规律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根据规定的维修间隔或者系统设备的工作时间,按照己经安排好的时间来进行计划内的维修工作,而不去考虑系统设备当时所处的运行状态。

定期维修是一种以时间为基准的维修方式,其适用于停机影响较大而劣化规律随时间变化较为明显的设备。定期维修需根据设备磨损规律提前确定维修时机,时机一到,不管设备运行状况如何,都需进行相应维护。这种方式使得维修工作能够有计划地被安排,适时组织设备停机,合理分配备件和人员,从而保证较高的维修质量,减少故障对生产活动的不良影响。然而,其劣势在于可能导致设备并没有发生故障就进行了修复,而产生维修过剩、失修等问题。

预防性维修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是对系统设备采取一些状态检测技术,例如:振动监测技术、滑油技术和孔探技术等,将系统设备可能发生功能故障的各种物理信息进行周期性检测、分析、诊断,根据对物理信息的分析推断出系统设备当前所处的运行状态,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发展情况为依据安排必要的预防性维修计划。

由上可知状态维修是一种利用传感器、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以分析、评估设备运行情况,并判断设备维修需求的维修方式。状态维修有两种方式:点检状态维修和远程监测状态维修;前者由检测人员利用简易检测设备定期检查,后者依靠设备中嵌入监测系统自动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并对故障趋势进行分析。状态维修的要点在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识别,因此,其对设备的监测和诊断技术有较高要求。

预防性维修主动维修
主动维修是寻求系统设备故障产生的根源,例如:润滑介质理化性能的降低、油液污染度变大及环境温度的变化等进行识别,主动采取一些事前的维修工作,将这些导致故障的因素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或者强度W内,来预防系统设备进一步的发生故障或者失效。

10. 预防性维修包括

预防性维修包括:

预防性维修( preventive maintenance )主要是指在机械设备没有发生故障或尚未造成损坏的前提下即展开一系列维修的维修方式,通过对产品的系统性检查、设备测试和更换以防止功能故障发生,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预防性维修( preventive maintenance )通过对产品的系统性检查、设备测试拿桐和更换以防止功能故障发生,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可以包括调整、润滑、定期检查等。主要用于其故障后果会危及安全和影响任务完成,或导致较大经济损失的产品。

预防性维修的目的是降低产品失效的概率或防止功能退化。它按预定的时间间隔或按规定的准则实施维修,通常包括保养、操作人员监控、使用检查、功能检测、定时拆修和定时报废等维修工作类型。

新设备研制的初期,就应考虑预防性维修问题,提出减少和便于预防性维修的设计要求;应进行可靠的维修分芹敏租析,应用逻辑判断的方法确定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要求,制订设备预防性维修大纲,

规定设备需要进行预防性维修的产品、工作类嫌兆型、间隔期和进行维修工作的维修级别,确保以最少的维修资源消耗保持设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水平。

阅读全文

与预防性维修要做哪些工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小米5售后服务点 浏览:717
机修钳工维修视频 浏览:805
帘妈妈家居软装 浏览:277
家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是为了 浏览:194
电路实验器材 浏览:175
韩国lg售后服务不好 浏览:589
路灯防水买什么好 浏览:925
我家电视为什么播放画面一顿一顿的 浏览:317
家电空调和汽车维修哪个好 浏览:845
运城家居 浏览:315
液晶逻辑板维修视频 浏览:81
镜面家具哪些国家好卖 浏览:15
卫生间防水没做好往外淌水怎么办 浏览:111
竹梯如何防水 浏览:681
房屋维修怎么收 浏览:294
北仑霞浦家具厂有哪些 浏览:651
如何去掉家具上的印花 浏览:55
补光灯电路 浏览:698
维修暖气怎么入账 浏览:368
晴空防水如何 浏览: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