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路面养护保养包括哪些内容呢
保养作业包括:清除路面泥土、杂物,保持路面整洁;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积沙,铺防滑料、灭尘剂或压实积雪维持交通;砂土路面刮平,修理车辙;碎砾石路面匀、扫面砂,添加面砂,洒水润湿,刮平波浪,修补磨耗层;处理沥青路面的泛油、壅包、裂缝、松散等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清缝、灌缝及堵塞裂缝;路缘石的修理和刷白。小修作业包括:局部处理砂石路的翻浆变形,添加稳定料;碎砾石路面修补坑槽、沉降,整段修理磨耗层或扫浆铺砂;桥头、涵顶跳车的处理;沥青路面修补坑槽、沉陷,处理波浪、局部龟裂、啃边等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的局部修理。整理路肩、边坡,修剪路肩、分隔带草木,清除杂物,保持路容整洁;疏通边沟,保持排水系统畅通;清除挡土墙、护坡滋生的有碍设施功能发挥的杂草,修理伸缩缝,疏通泄水孔,清除松动石块等。
小修作业包括:小段开挖边沟、截水沟或分期铺砌边沟;清除零星塌方,填补路基缺口,轻微沉陷翻浆的处理;桥头接线或桥头、涵顶跳车的处理;修理挡土墙、护坡、护坡道、泄水槽、护栏和防冰雪设施等局部损坏;局部加固路肩。对公路各组成部分(包括附属设施)每年按需要进行频繁的日常作业,其目的是保持公路原有良好状态和服务水平。日常养护的作业项目主要有:路面及其他部分的清扫;轻微损坏的修补和设施的零星更换;割草和树枝修剪;冬季除雪除冰;以及为恢复偶尔中断的交通进行紧急处理。
Ⅱ 桥梁日常养护维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组织保障成立抄公路养护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二、预防机制本预案所指突发事件包括农村公路、桥梁突发性垮塌,公路水毁,雪灾道路等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所造成堵塞事件。各村、各路段养护人员在恶劣天气发生时,要负责巡查日常养护管理预防机制工作完成情况,对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实,采取必要措施,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镇公路管理站。三、应急处理预案1.公路养护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预案需及时启动。公路养护突发事件处理领导组组织召开事件应急处理现场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布置和采取必要应急施,并报区交通运输局。2.迅速组织抢险人员进入现场,做好相关的指挥交通和现场服务,并加入现场抢险救灾。3.按照公路养护突发事件处理领导组确定的公路抢修处理方案,立即组织人力、机械等进行抢修,最短时间恢复交通。四、责任追究对有关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理职责致使人民财产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的将追究责任和直接领导者的相应责任。
Ⅲ 公路桥梁的加固维修技术方法
公路桥梁的加固维修技术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每个细节的处理都要合理结合专业知识。中达咨询就公路桥梁的加固维修技术方法和大家说明一下。
桥梁的加固维修技术是最近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加速我国旧桥加固或改造技术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及时地为现代交通运输服务,而且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桥梁的混凝土开裂、剥落、衰变及钢筋的锈蚀I管道灌浆不饱满普遍存在)对桥梁的损害问题非常严重,若全部重新建造这些桥梁,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建设周期长,并且在施工中交通不畅,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维修和加固旧桥便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桥梁存在的常见病害
1、预应力空心板粱底面纵向裂缝。裂缝主要分布在空心板底面中央及两侧,位置为预应力钢筋(束l昕在处,裂缝形态为沿预应力钢筋分布纵向通长或断续通长裂缝。
2、梁翼板底面纵向裂缝。裂缝分布在翼板与腹板交接部位或翼板底面中央,呈顺桥向纵向分布。
3、梁腹板竖向裂缝。裂缝分布在T梁腹板侧面,部分裂缝延伸到T粱底面及翼板,发生的部位从l/4跨开始到3/4跨附近都存在,支点附近为裂缝为斜向裂缝,跨中附近为竖向裂缝,底面及翼板裂缝为横向裂缝。
4、连续箱梁的大量裂缝。连续箱梁的裂缝主要有翼板底面的横向裂缝,箱梁底面的横向裂缝及箱粱腹板的竖向裂缝。
5、连续箱梁的纵向裂缝。连续箱粱的沿预应力走向的纵向裂缝:裂缝形态为箱梁腹板侧面,沿预应力束的位置,纵向裂缝分布与预应力位置对应。
6、钢筋锈蚀病害。钢筋发生锈蚀,锈蚀部分的体积可膨胀至原体积的l0倍,容易挤压周围混凝土,导致混凝土开裂、剥蚀,也会缩小截面的有效尺寸,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锈蚀的直接后果是钢筋断面面积减小,钢筋锈蚀还会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襄力,锈蚀物外流,在结构表面形成锈迹,影响结构美观。
7、墩台基础病害。桥梁墩台基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要承受上部构造产生的荷载,而且风力、浮力、流水压力、冰压力和土压力等外力作用也会对其产生影D向。加之自然界中多种因素对其造成的压力和大部分重型车辆通行的压力,墩台基础常因此承受过多的重荷载,这就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桥墩台的安全使用。
二、公路桥梁加固的原因
1、设计荷载标准偏低,承载能力不足旧桥梁原有的设计标准低,不能满足经济目益发展及车辆通行要求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千口荷载等级的提高,原有桥梁己经无法满足现今交通的需要,绝大多数桥梁处于“带病”工作状态,急需进行加固改造,提高设计荷载标准,适应重载交通需要。
2、通行能力不足,通行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桥面宽度不足;桥梁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标准太低;桥上通车净空或桥下通车净空不足。公路网中半永久性桥梁临时陛桥梁为数不少,承载能力普遍偏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急需进行改造
3、超负荷使用,按路线等级或者预期培卜设计荷载等级来说,这一部分设计荷载等级并不低,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桥梁使用荷载大大超出设计荷载。致使桥梁长期在超重荷载作用下运营。
4、人为及自然因素引起结构的损坏,比如超出设计的洪水、泥石流、冰冻、地震、强风、船舶撞击,河道不恰当开挖等,配镇穗引起桥梁结构的局部损坏。
三、公路桥梁加固技术方法
桥梁加固一般是通过对构件的补强和结构性能的改善来恢复或提高现有桥梁的承载能力,以延长使用年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要求。其改造的主要技术途径有加强薄弱构件、增加辅助构件、改变结构体系、减轻厘载、加固墩台及基础等。
1、桥路面层 强加固法。桥面补强层加固法是通过在梁顶(桥面)MJ口铺一层钢筋混凝土层,使其与原有主梁形成整体,从而达到增大主梁有效高度和抗压截面,增加桥面整体冈Ⅱ度,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的—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为了减小补强层增加的恒载,常将原有桥面铺装层凿除,而且能使新老结合良好,共同受力。
2、粘贴钢板加固法。结构粘钢加固是一种建筑结构工程的加固新技术。用特制的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旅运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能达到加固和增强原结构强度和刚度的目的。结构粘钢加固方法,与其他的加固方法比较,有许多独特}向优点和先进性。经过多年来的工程实践,已经证明完全能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都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胶粘剂老化试验耐久性能满足要求,粘钢加固后的结构试验,也证明强度和刚度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和可靠的。
3、碳纤维加固法。碳纤维是一种耐腐蚀、高强、质轻的新型材料,施工操作方便,施工单位常用这种材料进行旧桥加固。 昆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时,每个构件的受力特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将碳纤维布用粘结材料铺贴在构件的表面,一方面能防止构件的变形程度扩大,男一方面能使构件的承载能力得以改善。在增强构件抗弯刚度、减少构件挠度和约束混凝土裂缝扩展方面常用到这种加固方法。补强结构外形复杂,若通过粘贴钢板或外包混凝土加固法加固,难度系数较高,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原构造极易被粘贴钢板损坏。而碳纤维布可根据结构外形的变化而灵活变化,易于旌工,也可避免使用难度系数过高的施工技术。
4、增加主梁加固法。增加主梁加固法是在新增主梁位置将原桥面凿开,切断原横隔梁,利用原结构挂设模板,现浇钢筋砼主梁,并连通原横隔梁,保证新旧结构成为整体,共同受力。这种方法适用于主体结构基本完好、而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睛况。但是,在加固过程中必须中断交通,且工艺复杂,工程量大,对原结构的损伤较大。
5、锚喷混凝土加固法。锚喷混凝土加固法指的是先将锚杆锚入补强部位结构内,挂设补强钢筋网,再喷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使其与原结构共同承受外力的组合结构。此种加固法在浆砌片石板拱桥加固中运用较多。
6、预应力钢丝束法。沿梁腹侧面按抛物线形敷设预应力钢丝束,在梁底每隔一定距离(5o~lOOcm)设置一根定位箍,用以固定钢丝束的形状,钢丝束的两端穿过梁端翼缘板伸至粱顶锚固。张拉预应力钢丝束,通过定位箍使梁获得预应力;再通过喷射砼使预应力钢丝束及定位箍与梁体形成整体。这种加固方法的受力明确,效果明显,但箍圈的构造较复杂。
7、缝胶灌注法。如果粱体严重变形或出现结构裂缝,应加强实地观测和试验检测,根据观测现象对裂缝或变形的成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进行加固。如果梁体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则最好采用灌缝胶灌注处理裂缝,进而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加固法、新浇注混凝土增大粱体截面加固法、种植或粘贴钢筋加固法等补强措施,改善粱体的抗弯承载力。
四、结束语
由于施工质量和桥梁设计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桥梁的检验和加固成为必要,并且目前我国已有一定数量的桥梁发生老化,危桥逐年增多,受到当时的设计,材料、施:[等方面的影响和局限。因此对原有桥梁进行加固补强、改造翻新,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保证其使用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当今工程界关注的重大谋题之一。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Ⅳ 路面日常养护维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包括道路的日常性养护、路面、基层病害处治(翻浆、拥抱、泛油、推移等等一些病害),调制构造物的修复和日常养护,水毁的修复,路肩、边坡、边沟的整修。
Ⅳ 求关于道路维修的内容提要
1)《公路路基维修与加固》介绍了公路路基及小桥涵维修加固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涉及路基病害的表现特征、成因、检测方法,以及各类加固方法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验等内容。书中给出了较多工程实例,对读者了解、应用公路路基及小桥涵维修加固技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路路基维修与加固》主要内容有:路基养护质量要求及监测方法、路基与小桥涵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路基及小桥涵常用维修加固技术、路基维修加固技术应用及工程实例。
《公路路基维修与加固》是公路行业从事道路维修加固勘察、设计、治理、施工、检测、管理与监理等科技人员的必要工具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主要参考书。
2)《道路工程专论》吸纳了国内外道路工程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专题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道路工程从设计、施工、使用、养护维修到道路使用性能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发展简史、道路线形设计理论与方法、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道路景观与多功能路面、道路工程病害及防治方法、道路养护与技术状况评价、道路与交通安全、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道路工程专论》可作为交通运输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研究生教材使用,还可作为交通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本科生参考书和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供交通、城建、公安等部门从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目录:前言
第1章 道路工程发展简史
1.1 道路及其重要性
1.1.1 什么是道路
1.1.2 道路工程的重要作用
1.2 国外道路发展简史
1.2.1 西方古代道路
1.2.2 西方近代道路
1.3 我国道路工程发展简史
1.3.1 我国古代道路建设简史
1.3.2 我国近代道路建设简史
1.3.3 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技术简史
1.4 我国道路工程发展现状及规划
1.4.1 我国道路发展现状
1.4.2 我国公路发展规划
1.4.3 我国道路分类、分级与技术标准
1.4.4 我国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道路线形设计理论与方法
2.1 道路线形设计概述
2.1.1 道路线形的定义
2.1.2 道路线形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
2.1.3 道路线形设计理论的发展
2.2 汽车行驶基本理论
2.2.1 汽车行驶的动力分析
2.2.2 汽车的行驶条件
2.2.3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2.4 汽车的制动性
2.3 道路线形设计的主要控制参数
2.3.1 线形设计时的设计车辆及车辆折算
2.3.2 设计速度
2.3.3 设计交通量
2.3.4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2.4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2.4.1 直线的最大长度
2.4.2 直线的最小长度
2.4.3 圆曲线
2.4.4 缓和曲线
2.4.5 行车视距
2.5 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
2.5.1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2.5.2 竖曲线
2.5.3 平、纵组合设计
2.6 横断面设计
2.6.1 横断面组成
2.6.2 车行道宽度设计
2.6.3 曲线加宽
2.6.4 路拱及超高
2.6.5 路侧紧急避险车道设计
2.6.6 路侧安全设计
2.7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
2.7.1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组成
2.7.2 匝道的平面几何设计要素
2.7.3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
2.7.4 加速车道设计
2.7.5 减速车道设计
2.7.6 互通式立交间距
参考文献
第3章 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
3.1 设计基本参数
3.1.1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
3.1.2 道路稳定性影响因素
3.1.3 公路自然区划
3.1.4 荷载与环境因素
3.2 路基与排水设计
3.2.1 路基设计
3.2.2 路基排水设计
3.2.3 路面排水设计
3.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3.3.1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本理论
3.3.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3.3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设计
3.4 沥青路面设计
3.4.1 沥青路面设计基本理论
3.4.2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4.3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
3.5 道路工程施工
3.5.1 材料及组成设计
3.5.2 路基压实
3.5.3 沥青路面压实
3.5.4 环境条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道路景观与多功能路面
第5章 道路工程病害及防治方法
第6章 道路养护与技术状况评价
第7章 道路与交通安全
第8章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简介
Ⅵ 国道公路养护包括哪些内容
“国道公路养护”就是对国道公路的保养与维护,保养侧重于从建成通车开始的全过程养护,维护侧重于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
公路建成通车后,因承受车轮的磨损和冲击,受到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和修建时遗留的某些缺陷,公路使用质量会逐渐降低。因此,公路建成通车后必须采取养护维修措施,并不断进行更新改善。公路养护必须及时修复损坏部分,否则将导致修复工程的投资加大,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并给用路者造成损失。公路维修还必须注意进行紧急服务和抢修,保持公路畅通无阻。在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公路养护还要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构造物和沿线设施进行局部改善、更新和添建,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公路养护的分类各国并不一致。按养护作业范围和工作量划分,中国把公路养护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善四类;苏联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和大修四类;日本分为保养和维修两大类,维修中包括更新改善的内容;英、美等国则分为具体养护和交通服务两类(不包括改善工程)。国际道路会议常设协会于1983年建议,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类。
日常养护:
对公路各组成部分(包括附属设施)每年按需要进行频繁的日常作业,其目的是保持公路原有良好状态和服务水平。日常养护的作业项目主要有:路面及其他部分的清扫;轻微损坏的修补和设施的零星更换;割草和树枝修剪;冬季除雪除冰;以及为恢复偶尔中断的交通进行紧急处理。
定期养护:
在公路使用期限内所进行的、可编制程序的、较大的养护作业。定期养护作业主要项目有:辅助设施的改进;路面磨耗层的更新或修复;路面标线、涵洞及附属设施的修复;金属桥的重新油漆等。
特别养护:
把严重恶化的路况改善到原有状态的作业。特别养护作业项目有:加强和改建已破损的路面结构;修复已破坏的路基和涵洞;防治外部因素对公路的损害,如稳定边坡、防治坍方、添建挡土墙、改善排水设施、防治水毁、预防雪崩、砍伐树木等。
改善工程:
对公路在新建或改建时遗留下的缺陷进行的改善作业。改善工程项目主要有:改善卡脖子路段,提高通行能力;校正路拱和超高,改善行车视距;调整交叉道和进入口,消除事故多发点,以策安全;采取防噪声措施;扩建和改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添建路旁休息区,以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等。
Ⅶ 公路养护工进行小修保养的基本常识及内容
内容:小修保养工程。是对公路及其一切工程设施进行预防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使之经常保持完好状答肆态。它通常是由道(渡)班在一年小修保养定额经费内,根据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按月安排计划,经常进行工作。
基本常识:(1)沥青路面灌缝是公路日常小修保养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一般公路经冬雪寒冻、春融洪水等影响,油路路面或多或少会出现裂缝,属公路常见病害。(2)工地修建的临时房、架设照明线路、库房、工地修建的 临时房、架设照明线路、库房都必须符合防火、防电、防爆炸的 要求,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安全避雷设备(3)度应保证公路养护维修作业人员、设备和过街车辆的安全。养护维修作业安全设施的设置与撤除应遵守以下程 序:当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应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安全设施; 当作业完成后,应逆着交通流方向撤除为养护维修作业而设置的 有关安全设施,恢复正常交通。道路检测车、 路面清扫车、 护栏清洗车等在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进行道路性能检测和作业时,凡先进速度低于 50km/h 时,应按临时定点或移动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或在设备尾 部安装发光可变标志。 保证安全的主要措施 为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把一般事故减少到 最低限度,确保施工的顺利进展,特制订安全措施如下(消渣4) 冬季养护维修作业时应采取保温防冻等安全防护措 施,作业时应加强交通管制,并对作业人员、作业机械加强防滑 措施。 雨季养护作业应做好防洪排涝工作,加强防水、防 漏电、防滑、防坍塌等措施。 大雾天不宜进行养护维修作业,当必须进行抢修作 业时,应采取封闭交通,并在安全设施上设置黄色施工警告灯号 等安全设施。夜间养护维修作业,现场必须设置符合操作要求的 照明设备。 清扫、绿化养护及道路检测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严禁在能见度差(如夜间无照明设施、大雾天)的 条件下进行人工清扫。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清扫应以路面清扫车进行 机械清扫路面为主,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清扫可以机械清扫 和人工清扫相结合,当进行人工清扫路面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 施。凡需占用车道进行绿化作业时,必须按作业控制区 布置要求设置有关标志。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边坡绿化浇水作 业时,浇水车辆尾部应安装发光可变标志或按移动养护维修作业 控制区布置。 加强养护维修机具的操作安全防范和维修保养。养护 机械的操作、维修和保养按有关规定执行。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 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组成。各项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的(5)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 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现场道路应加强维护,斜道和脚手板应有防滑措施。 在雨季养护维修作业时,作业现场应及时排除积水, 人行道的上下坡应挖步梯或铺砂。 农忙季节的工作安排 合理安排各施工项目的劳动力,要考虑农忙季节劳力减少的 情况,将需要劳力多的工程项目安排在农忙前完成,需要劳力少 的项目和工序排在农忙季节,尽量雇用不受农忙干扰的长期劳力清桥轿 工和临时工,同时考虑提前留有足够的机动劳力,补充受影响工 序等。
Ⅷ 沥青路面中修工程的内容有哪些
路面养护
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直接经受行车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较易遭受破坏,各类病害也较多。在此仅对沥青路面及水泥路面常见的病害及日常养护要求作些阐述:
(1)沥青路面:
主要有龟裂,块状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松散、沉陷、车辙、波浪拥抱、泛油等。对这些病害,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封面、罩面、翻修,补强及加宽等不同的方法进行处治。在日常的养护中要求做到保持路面平整,路拱适应,线条顺直,路容整洁,排水良好;发现路面初期病害必须及早处治;严禁各类履带车在未采取保护路面措施时在路面上直接行驶。各类的病害及处治方法可参阅交通部频发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实施,此处不赘述。
(2)水泥路面:
导致水泥路面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大类。主观原因有:结构设计不合理、现场施工不规范、材料选择不标准和养护管理不及时等。客观原因有:车辆荷载作用和气候环境变化等。在造成路面破坏的众多因素中,客观因素是人为难以改变的,而主观因素中的前三项都是在水泥路面建成之前发生的,控制起来也相对较为困难。只有养护管理发生在水泥路面建成以后,是对恶化的水泥路面使用性能的缓解和使用寿命的延长,是我们比较容易控制的。通过合理的维修养护工作,能够有效的将水泥路面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服务水平上,并延长其使用年限。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维修措施具体分为预防性养护、矫正性养护、路面大中修和路面改善等几个方面。
Ⅸ 公路养护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公路养护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日常养护、定期养护、专项养护和改善工程。郑源友
日常维护。公路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附属设施)应根据要求每年频繁运行,目的是保持公路原有的良好状态和服务水平。
定期维护。在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期间,可以计划裂仿的大规模维护工作。
特别维护。将严重恶化的道路状况改善到原始状态的行动。
完善项目。改善新建或改建公路喊槐遗留的缺陷。
Ⅹ 国道公路养护包括哪些内容
日常养护,对公路各组成部分每年按需要进行频繁的日常作业,其目的是保持公路原型滚或有良好状态和服务水平。日常养护的作业项目主要有:
1、路面及其他部分的清扫;
2、轻微损坏的修补和设施的零星更换;
3、割草和树枝修剪,冬季除雪除冰。
定期养护: 在公路使用期限内所进行的、可编制程序的、较大的养护作业。定期养护作业主要项目有:
1、辅助设施的改进,路面磨耗层的更新或修复;
2、路面标线、涵洞及附属设施的修复;
3、金属桥的重新油漆等。
特别养护: 把严重恶化的卜伍路况改善到原有状态的作业。特别养护作主要项目有备搭:
1、加强和改建已破损的路面结构;
2、修复已破坏的路基和涵洞;
3、防治外部因素对公路的损害。
改善工程: 对公路在新建或改建时遗留下的缺陷进行的改善作业。改善工程作业项目主要有:
1、改善卡脖子路段,提高通行能力;
2、校正路拱和超高,改善行车视距;
3、调整交叉道和进入口,消除事故多发点,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