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维修主板,选择什么样的万用表,电烙铁
焊接工具】
1.电烙铁,根据使用环境、用途的不同,大致可以有两种选择。如果是在固定地点,并且被焊接器件对静电敏感,则建议购买936可调恒温ESD(ESD,防静电)焊台,这类焊台的烙铁部分较为小巧,运用灵活,一般功率50-60W,最高温度可调至480℃,可有效的防止CMOS元件静电击穿,这时无需考虑电烙铁的静电问题,只需考虑人体静电问题。这种烙铁可以根据焊接的具体要求来选取不同的烙铁头(特殊型烙铁头价格较贵),现在价格还不到200元。由于焊台主体内部有一变压器,较沉,体积较大,不便携带,所以不适合现场使用。可调恒温ESD焊台的生产厂家很多,国外比较知名的品牌首推是日本白光(KAKKO),前面提到的936型,就是白光的型号。其实白光的产品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它进入中国比较早,当时的价格还是可以为中国人所接受的。想当年手机维修业初显端倪时,白光的926型焊台备受业界推崇,真是风光,我刚开始用的就是它。不过中国人推陈出新的能力了得,不但仿制出了926、936焊台,还自己开发出了数显调节的,从外观上到功能上都有所提高。我想白光目前在我们国内的普通焊台市场已无还手之力,无铅焊焊台市场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在国内生产焊台的公司比较知名的有:江苏快克、深圳安泰信、蓝特等,作为现场使用,购买普通可调恒温电烙铁是比较好的选择,如广州黄花电子工具有限公司生产的905、906型,最大功率60W,能较好地解决电路板铜箔层数多、散热面积大,散热过快的问题。这类烙铁价格一般50元以下,但不要选907型,我作上门时使用的就是它,已发现诸多问题,其中握持不舒服、温度调节旋钮容易误动的问题最为突出。另外提醒大家一下买电烙铁时,不宜选烙铁头很尖的。大家一般会以为尖烙铁头适合于焊接引脚间距小的贴片元件,这是个误解。从实际看烙铁头越尖,烙铁头温度也越低,这造成了焊锡的流动性变差,不利于进行拖焊焊接。这里推荐刀头烙铁头,这是我在北京学习时学来的。这种烙铁头外形与雕刻用的刻刀相像,有轫口、尖端部分。由于它的焊接面比较宽,有一定厚度,所以当焊台设定在相同温度时会明显比使用尖头烙铁头温度高,而刀头的尖端部分使用时又相当灵活。我开始使时有些不适应,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用它来焊高密度的QFP器件真是得心应手。
2.热风枪,这是焊接SMD(表面安装)元件必备工具。市场上有多个厂家的产品,如前面提及的江苏快克、深圳安泰信、日本白光等。与恒温焊台一样,国内的热风枪是从仿制白光850型开始的,现在也有了一定自主研发能力。一般恒温型(852或853型)的从200多元到700元之间。总的来看市面上买的恒温型热风枪焊接小的SMD元件尚可,但对稍大的芯片容易出现加热时间长、甚至焊不下来的问题。而普通非恒温热风枪(850型)与之相比则“火力”要“猛”得多,吹稍大的芯片明显要快不少,但使用时间越长则温度越高,容易将电路板吹糊,比较“没准”。为什么恒温热风枪会普遍出现不热的问题呢?我想这与厂家的设计不合理有关,比如测温用热电偶的放置位置,加热丝的选取,还有控制方式的问题(我想是不是采用PID控制方式更好些呢)。讲个有趣的例子吧,我用的安泰信8305型恒温热风枪与前面讲的一般热风枪相反,它是焊大芯片很好用,拆小零件反倒不行,而它的功率高达1400W。这里建议大家不要选购燃气热风枪,因为它的温度更难以控制,96年我买带电子打火的燃气热风枪时发现打火部分才使了几次就不好使了,用火柴点,喷出的气流却吹灭了火柴,更要命的是常常元件是拆下来了,电路板也鼓了。对出于成本考虑不想买现成热风枪的兄弟,这里我介绍一个自制简易热风枪的方法:买一500W(还有700W的)塑料焊枪(修补塑料制品用的,价格不到50元,卖电子工具的地方都有,买那种带调温功能的),再买一调光台灯用的调光控制电路板(卖家电配件地方有售,价格2元左右)。将塑料焊枪拆开,找出吹风电机的电源进线,断开一端,将调光控制电路板串进去。在塑料焊枪手柄部分开一比调光用的电位器柄稍大的孔,将调光用的电位器固定,把塑料焊枪各部件装回,OK,现在你就有了“调温调速热风枪”了。之所以要给电机调速是为了避免热风风速过猛,将小件吹飞。
3.吸锡器,最常用的拆卸必备工具。我最初是用吸锡电烙铁(不知道是不是仿白光的019型电热吸锡泵,反正结构是一样的)拆元器件的,但吸锡电烙铁的确是非常非常地“短命”(吸锡嘴坏得太厉害,“漏风”),价格也不便宜,我终于用不起了,还好我这时知道了手动吸锡器比吸锡电烙铁好用。从1995年我开始使用手动吸锡器,第一次买的是广州高洁产的。刚开始用时我不敢让吸锡器口和电烙铁挨上,小心翼翼地,后来见那塑料吸嘴确实耐高温,才敢大胆使用。这只高洁的吸锡器质量极好,当我发现它的内部密闭不好时,我会用缝纫机油滴在密封胶圈上,OK,密封性就完好如初了。第一只手动吸锡器实在没法再用了,我又买了第二只,还是高洁的,可惜这时高洁的质量似乎急转直下,没用几天,这只就“弃我而去”了。之后又买了其它几个牌子的吸锡器,都或因用缝纫机油保养密封胶圈造成胶圈胀大或因塑料吸嘴质量不佳而弃之不用。大概是1997年偶然有工具经销商向我推荐一种商标是只蜂鸟的手动吸锡器(型号US140),美国产的,价格不菲(当时要65块吧)。买了个试了试,好家伙效果非比寻常,吸锡量大,残锡少,手感不错,比以前买的明显要好。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必须勤保养,否则寿命会大大折扣。有了以前用缝纫机油保养密封胶圈造成胶圈胀大的教训,我决定采用和原厂相近的“保养品”保养这种吸锡器。我从郑州东明电子找到了比较理想的润滑脂,效果很好,保养后吸锡器的密封性令人满意。后来郑州东明电子那种润滑脂不再卖了,我又从本地找来了VCD用的润滑脂,效果一样令人满意。说来凑巧,今年我到北京时竟然发现我用的这种吸锡器是美国埃森(hanson)产的,号称世界上最好的吸锡棒(与咱的叫法不同)。因为买这种吸锡器多了,发现这种吸锡器不同批次质量也有所差异,现在这种问题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在购买挑选时一定要用手试一下有没有犯卡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越明显则越不宜购买。也曾买过其它厂家的产品,如台湾宝工的、杂牌CT140等,感觉明显不及埃森US140,尤其是修显示器时。由于显示器的焊点大(特别是行输出变压器、视放板的屏蔽罩),其它牌子产品极易堵死,US140则少有这类问题。现在市面上也有吸锡枪(外观为枪形)在卖,如广州高洁的(应该是仿白光808型便携吸锡枪吧),哈尔滨科瑞达也曾有类似产品。科瑞达的价格尚可承受,所以买过它的两种产品(那时我有同学在科瑞达,所以第二次是直接从科瑞达拿的货,很久没有科瑞达消息了,现在也不知道科瑞达还存在不?)。第一次买了他们较早的产品(大概是1998年),好象功率30多瓦,感觉功率不足,吸焊在双面电路板上的EPSON LQ1600K的CPU(UPD7810)显得“力不从心”,并且吸锡嘴(铜的)极易损坏。科瑞达公司也发现了这些问题,所以有了第二代产品,功率提高,吸锡嘴换成了钢嘴。我使用的感觉是功率似乎还是不够,钢嘴倒是不易损坏了,但破坏电路板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太硬,极易戳伤铜箔)。高洁的那个大概元,太贵了,没敢尝试。我通过实践发觉这类吸锡枪局限性相当大,拆面积较大的双面电路板尚且不能令人满意(我有一哥们有白光484吸锡枪一台,比上面提到的科瑞达以及高洁的还要高级,但效果也好不到那去),更不要提拆多层板了。要追根究底的话,我认为是设计出发点就有问题,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会具体讲一下这个问题。
4.吸锡编织带,焊接SMD元件除锡必备。当我们在焊接如普通80脚的QFP SMD集成IC时,只需简单的将原来的IC用热风枪吹下,然后对留有残留焊锡的焊盘进行热风平整,再把要焊的IC在原位摆正,用热风枪加热就可以了。但是当IC引脚多、间距小时,用前面的方法是很难对准原位的,造成焊接错位。这就是因为原来的焊盘上残留焊锡对对位工作的影响明显。这时用吸锡编织带将焊盘上的残留焊锡吸走,对位工作就可以顺利进行了,对位完成后,采用电烙铁对IC拖焊即可。吸锡编织带的选用要根据SMD元件焊盘的大小来选用,一个是吸锡编织带的宽度,另一个是吸锡编织带的厚度,焊盘越小,则要求吸锡编织带宽度越窄,要求厚度越薄。因为吸锡编织带越宽越厚则要求电烙铁的温度越高,也就越容易出现除锡时吸锡编织带因温度低而与焊盘焊在一起,在移动吸锡编织带时将焊盘由原位带起、甚至脱落的问题。当然由于吸锡编织带越窄越薄(同时吸锡量也越少),价格也越贵,还是要算经济帐的。市场上的吸锡编织带有不少厂家生产,国产的普遍较宽较厚(工艺技术问题),进口的,我只见过日本goot的,我在哈尔滨市场上能找到的最窄最薄的吸锡编织带就是它的产品。这里介绍一个代替吸锡编织带的方法,市场上现在有卖多股细芯航空导线的,这类导线有多种规格,导线表面据说镀了银(不知道是否是真的),可焊性极好,非常适合于作吸锡用。我使用的效果非常好,只是合乎我们要求的航空导线可能并不很好买现在都断货了。
② 维修电脑用什么万用表
向你推荐MF -47型万用表,测量时比较直观,作为业余爱好者已足够用了。
③ 主板常用维修工具:万用表#24
图1:全文导读
一、万用表的分类
“万用表”是万用电表的简称,它是电子制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万用表能测量电流、电压、电阻 ,有的还可以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以及频率、电容值、逻辑电位、分贝值等。万用表是公用一个表头,集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于一体的仪表。万用表有很多种,现在主要有 机械指针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两种,机械指针万用表在我们主板维修中使用得比较交少(本篇不详细介绍),更多的是使用数字万用表,好处是直观、方便。
图2:指针万用表
图3:数字万用表
二、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数字万用表的测阻值由液晶显示屏直接以数字的形式显示,读取方便,有些还带有语音提示功能。
数字万用表在万用表的下方有—个挡位旋钮, 旋钮所指的是测量的挡位。数字万用表的挡位主要有以下几种:“V~”表示测量交流电压的挡位;“v-”表示测量直流电压的挡位;“A~”表示测量交流电流的挡位;“A-”表示测量直流电流的挡位;“Ω(R)” 表示测量电阻的挡位; “HFE”表示测量三极管的挡位。
数字万用表的红笔表示接外电路正极,黑笔表示接外电路负极。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如下:
1.电压的测量
电压的测量分为直流电压的测量和交流电压的测量。
(1)直流电压的测量 (如电池、随身听电源等)
a.首先将黑表笔插进万用表的“COM”孔,红表笔插进万用表的“VΩ”孔。
b.接着把万用表的挡位旋钮打到直流挡“v-”,然后将旋钮调到比估计值大的注程(注意:表盘上的数值均为最大量程)。
c.接着把表笔接电源或电池两端,并保持接触稳定。
d.从显示屏上直接读取测量数值, 若测量数值显示为“1.”,则表明量程太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表笔极性与实际电源极性相反, 此时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2)交流电压的测量
a.首先将黑表笔插进万用表的“COM”孔,红表笔插进万用表的“VΩ”孔。
b.接着把万用表的挡位旋钮打到交流挡“V~”,然后将旋钮调到比估计值大的量程。
c.接着把表笔接到电源的两端(交流电压无正负之分), 然后从显示屏上读取测量数值。
2.电流的测量
电流的测量同样也分为直流电流的测量和交流电流的测量。
(1)直流电流的测量
a.先将黑表笔插入万用表的“COM”孔。若测量大于200mA的电流,则要将红表笔插入“10A”插孔并将旋钮打到直流“10A”挡;若测量小于200mA的电流,则将红表笔插入“200mA”插孔,将旋钮打到直流200mA以内的合适量程。
b.将挡位旋钮调到直流挡的合适位置,调整好后,开始测量。将万用表串联到电路中,保持稳定。
c.接着从显示屏上读取测量数据,若显示为“1.”,则表明量程太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电流从黑表笔流进万用表。
(2)交流电流的测量
测量方法与直流电流的测量基本相同,不过挡位应该打到交流挡,电流测量完毕后应将红笔插回“VΩ”孔。
3.电阻的测量
(1)将黑表笔插进“COM”孔, 红表笔插进“VΩ”孔 。
(2)把挡位旋钮调到“Ω”中所需的量程,用表笔接在电阻两端的金属部位,测量中可以用手接触电阻,但不要同时接触电阻两端,这样会影响测量的精确度(人体是电阻很大的导体)。
(3)保持表笔和电阻接触良好的同时,开始从显示屏上读取测量数据。
注:在“200”挡时单位为"Ω", 在“2k”到“200k”挡时单位为“KΩ”, “2M”以上的单位为“MΩ”。
4.二极管的测量
数字方用表可以测量发光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测量方法如下:
(1)如将黑表笔插进“COM”孔, 红表笔插进“VΩ”孔。
(2)将挡位旋钮调到二极管挡。
(3)用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负极,这时会显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绪二极管的压降为0.15V~0.3V, 硅二极管为0.5V~0.7V,发光二极管为1.8V~2.3V。调换表笔,显示屏显示“1.”则为正常(因为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很大),否则此管已被击穿。
三、万用表在维修中的应用
万用表是在维修主板中最常用最简单方便的检测工具,万用表在维修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的电阻值,判断这些元器件是否损坏。
(2)用方用表测量电路有无短路或涌电, 防止烧坏其他元器件。
(3)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电路以及其他怀疑有故障的元器件对地的电阻,进而查找出故障元器件。
(4)用方用表测量有故障主板上元器件的“压降”,然后与正常主板该部分的“压降”相比较,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元器件的好坏及周图电路是否正常。
(5)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偏置电路的电压情况,来判断三极管的好坏(如e-b间无正向偏压或b-c间无反向偏压,则该管的发射极或集电极已被击穿或偏置电路有故障)。
(6)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判断脉冲信号的有无。
④ 电脑主板修理工具万用表哪个最好
万用表是电子爱好者必备的工具之一、也是一个好助手,如果缺少它,就好像是个瞎子缺一根拐内杖。特容推荐指针式的万用表,比较直观,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MF-47型就足够用了,该表灵敏度极高,测量范围也大,功能也比较多。
⑤ 修电脑和手机主板用什么品牌型号万用表
修电脑和手机主板一般可以用220伏测电压万能表来测。
⑥ 维修电脑主板用什么样的万用表
维修电脑主板用的,万一用了一般的就是那种黄色的硬壳的万用表,我觉得还行,挺好用的,手机的维修万用表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