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变频器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变频器的常见故障主要包括软故障与硬故障两大类。软故障通常源于操作不当或参数设定错误,而硬故障则由于内部器件损坏造成,修复难度较高。变频器的核心是主回路(如图6-1所示),它将三相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通过限流电阻器R给电容C充电。电容电压达到75%时,接触器KM吸合,电阻R被短接,电容充电至变频器规定电压。中央微处理器(CPU)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发出触发信号给驱动电路,激活IGBT(大功率晶体管模块),将直流电压转化为频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驱动电机。
在处理故障时,关键在于识别初始故障点和问题发生的关键原因。在故障排查之前,需要深入了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元件组成及功能,否则很难找到故障的根源。必要时,可针对问题元件或电路板进行有针对性的替换,以排除故障。但在替换前,需确保其他部件正常运行,且无其他故障存在,以免故障扩大或损坏新替换的元件。在故障排查前,应检查故障发生前变频器的运行记录,包括电流、转速、绕组及轴承温度等,以便于分析和检查。
当变频器出现故障但排除过程中未出现预期的故障迹象时,应仔细检查故障检测元件或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在进行故障检查或维修时,务必先断开电源,将变频器的输入变压器进线侧的高压柜断路器摇出,并将变频器进线柜主开关断开。等待断电8分钟后,确保电容放电完毕,方可打开柜门进行检修。切记,停机后立即检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变频器在正常运行时,直流母线电压可达到1000V左右,滤波所用的电解电容器数量多达120个,每个容量为6800μF,储存了大量电能。停机后,必须等待电容模块前的电压平衡电阻将其放电,电压降至安全水平(放电时间为8分钟)后,方可进行检查。
B. 自己维修空调需要注意什么
1直流变频压缩机接线问题
变频驱动有极性要求,压缩机三端必须根据主板和垫片和压缩机盖上的标识按照接线图接线,接线顺序不得颠倒、接线不得松脱,否则会发生不可预知的后果。
2直流变频控制器高压问题:
外机主板上的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及与其并联的器件(PFC、IPM、分压电阻等)都是高压达380余伏的器件,断电后还有高压残压,该残压放电时间长,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才能放电完毕,在这些器件未放电完毕前,人体是不能接触它的,否则会电击危害人身安全。
因此,维修时必须按照如下方式对电解电容进行放电。放电完成后进行维修前,请用万用表直流档测试放电位置两个点间的电压,以确认放电完成,防止由于放电速度慢或者接触不良导致未完全放电,产生异外的点击。若该两点间的电压小于20V,则可以进行维修操作。严禁不加放电电阻直接用导电的物体对电解电容进行放电!
将放电电阻或电烙铁的插头分别接触到放电位置的两个点(刚接触时有火花产生),保持 30秒钟,对电解电容进行放电。
3直流变频控制器热地问题:
目前的变频都是热地设计,弱电部分(检测控制输出部分)的地与强电部分没有隔离,弱电控制部分的地也是不安全的,人接触到会触电!因此,带电运行时人体不能接触弱电部分。
4直流变频控制器与压缩机匹配问题:
同一型号变频机可能对应多种压缩机,而变频控制需依赖于压缩机电机的具体参数,但不同规格的变频压缩机其参数不一致,因此更换配件时必须保证电器盒与压缩机一一对应,否则可能造成压缩机不能启动、模块保护、运行中失步等问题。除了编码区别外,部分机型在风机电容上也贴了标签区别。
5直流变频控制器更换前的配件测试问题:
更换变频机的外机控制器配件前,必须确认其是合格品之后方可进行更换,防止由于更换的主板本身就是有故障的,以至于影响后续的维修。需进行的测试如下:
测试IGBT的三个引脚中任意两脚之间是否存在短路现象。如有,则此外机主板不能使用.
测试直流母线的P、N之间是否短路。如有,则此外机主板不能使用。测试U、V、W与P之间,U、V、W与N之间是否存在短路现象。如果六次测试中任意一次短路,该主板均不能继续使用。
6直流变频电器盒的装配问题:
检查电器盒是否安装到位,卡扣是否卡在正确的位置。没装到位会导致电气安全距离(带电部件与金属部件或带电部件之间的距离)不足,影响变频器的长期可靠运行。以下两种情况卡扣均没有卡好在中间隔板上,皆不符合电器安全要求,易造成更换主板后仍然存在故障:
7直流变频空调器外机接地问题:
维修完成后需接好所有地线,地线需单独打在一个地线螺钉孔。不能一孔打多根地线,否则可能会造成:
1、接地不可靠,产生漏电等电气安全隐患;
2、干扰信号无法流经大地,引起误动作或保护停机。
8静电防护问题:
变频控制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较多,对静电比较敏感,一般耐ESD能力为2000V,如果周围有强电场,将会击穿氧化栅极。而人身上静电有时高达上万伏。
因此维修过程中须带静电环或先触摸接地金属片等释放人体的静电再进行维修,不得用手触摸主板上的半导体元器件特别是芯片!包装、运输和仓储时也需注意静电防护。下图为静电造成的芯片内部损伤。
9静电防护问题:
各线的插簧必须插到位,不得虚插、错插、漏插。扎线,不得将配线的两端拉得过紧,要求留有一定的松度,以免配线因被拉过紧脱离插片、连接器或感温包套管等。线扎头留长3mm~5mm,防止线扎头过长摩擦盖板发出异响。
更换配件后,应注意各电气连接线不能碰管、不能碰四通阀体、不能碰压缩机体、不能碰钣金件锐边,不能碰如散热片等表面比较粗糙有锐边角的电子元气件,不能把比较高细脚的元气件碰倒。需严格按照变频电器盒部件维修指导页图示的走线以及扎线方式布线、扎线。
特别注意强电(电源、电机、四通阀、电抗器、压缩机)与弱电线(感温包、过载)分离,各线不能跨主芯片,否则可能带来强干扰。
10电器盒防潮、防尘问题:
更换电器盒后各过线胶圈必须重新装配到位,特别是风机腔的过线胶圈,必须用附带的线扎将胶圈扎紧,并盖严电器盒盖,防止灰尘水分进入影响变频控制区的长期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