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试验如何操作
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试验是电梯检验过程中必须检验的项目,它是确保电梯安全钳保护可靠动作的必备途径。因为电梯限速器和安全钳属于一套完整的联动机构,所以常常称谓安全钳联动试验。
其中限速器属于动作触发机构,安全钳属于动作执行机构。因电梯所用的功能不同,限速器的结构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有机房限速器和无机房限速器结构有很大的区别。
试验方法:
1、将电梯开始较高层站,拨动触发锁舌,
(1)电梯安装维修资质如何称谓扩展阅读:
电梯限速器,是电梯安全保护系统中的安全控制部件之一。当电梯在运行中无论何种原因使轿厢发生超速,甚至发生坠落的危险,而所有其他安全保护装置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则限速器和安全钳发生联动动作,使电梯轿厢停住。
电梯限速器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它随时监测控制着轿厢的速度,当出现超速度情况时,即电梯额定速度的115%时,能及时发出信号,继而产生机械动作切断供电电路,使曳引机制动。
如果电梯仍然无法制动则安装在轿厢底部的安全钳动作将轿厢强制制停。限速器是指令发出者,而安全钳是执行者。两者的共同作用才出现了安全电梯之说。
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电梯超速、运行失控或悬挂装置断裂时,限速器安全钳装置迅速将电梯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
参考链接:网络-电梯限速器
⑵ 电梯维保人员需要哪些工具
电梯故障分析
我们在电梯维修保养中,经常听到电梯“死机”这个词,常常碰到电梯处于休止状态,有时关闭电源一次,再重新送电后电梯即恢复正常运行。有些维修人员也很难解释“死机”的原因。其实这些“死机”情况,往往是因为电梯程序检测到外部出现了故障而设计的一些保护程序,以防止电梯的继续运行而引发事故。在电梯技术论坛上,有些朋友已提出电梯“死机”这一说法不合适,而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出现程序保护”。
??? 为了更好的理解“程序保护”会引发电梯休止,我们现在以三菱SG-VP电梯为例,剖析一下在软件中设置的一些“程序保护”,以便我们对电梯“死机”有深一步的了解,如果能举一反三,对于我们平时维修其它类型的电梯也有一定的借鉴及帮助。
在三菱SG-VP电梯中,设置了较多的程序保护,设置了一个类似于我们熟悉的外围硬件线路中的安全回路,诸多的“安全触点”串联在一起,控制一个继电器的线圈,这里这个继电器是M691,而M691又直接控制中间继电器M110。这个M110就好比我们称谓的安全继电器。正常时它应该吸合,它的常开触点串在几乎所有的输出回路中,当它释放时,电梯即不能开快车也不能开慢车,能使电梯处于“休止”状态。 那么,串联着的这些安全触点到底什么时候会动作呢?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1)M1:光电脉冲出错 下面是M1的控制电路: 梯形图中,M3是运行继电器,当程序控制到上行接触器或下行接触器吸合时,M3即吸合。X0是PLC对光电脉冲的检测信号。图中可见,当电梯运行信号发出后,如果光电脉冲在3秒内仍无反应,计时器T1或T2即动作,促使M1吸合并自持。 这个设计就是程序对光电脉冲的监测保护,这样我们就知道,当电梯的光电坏了或与PLC的连接不良,(也有可能光电电源不好等),电梯一启动就保护了。或者电梯启动时马达没有旋转(可能是堵转或抱闸没有张开引起),PLC同样检测不到光电脉冲,电梯即进入保护。
(2) T2:上下行接触器监测出错(运行中) 在电梯的外围接线图中,由上行、下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后接到PLC的X2输入点,这个点就能起到对上下行接触器的监测作用。当电梯在自动档运行时,Y12或Y13中有一个吸合,而这时X2必须断开,X2灯不亮。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接触器未吸合(X2仍点亮),超过5秒后计时器T2动作并自持。电梯进入休止状态。 引起这种原因有几种可能:接触器线圈回路断开、接触器机械卡阻不能吸合,或监测信号的辅助触点本身不能释放等。
(3) T3:快慢车接触器监测出错 (运行中) X3是快车接触器与慢车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串联后接入PLC的监测点。当电梯运行时,X3应该不亮,如果某种原因使X3仍然保护点亮状态,则电梯进入保护状态。 可能引起的原因与上面的分析方法类似,我们可以自己判断一下。
(4) T4:快慢车接触器监测出错(停止时) 当电梯停止时,PLC输出控制的Y10、Y11释放,X3也应马上接通点亮,如果由于接触器触点粘连或机械卡阻不能释放,在一定时间内T4动作并自持,程序保护。这里可以看出这就是防接触器触点粘连保护。当然有时可能接触器触点并未粘连,而是由于控制X3的触点本身接触不良也会引起保护,实际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就是因为控制X3的触点本身接触不良引起保护,电梯进入休止。假如这个触点接触不良仅是偶然性的,我们在关闭PLC电源重新送电后,只要这个触点恢复正常,电梯又能进入正常运行。所以当我们没有仔细检查故障原因而重启动电梯,很难发现电梯休止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5) T21、T30接触器监测点动作出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点击图片看大图: 在正常情况,当电梯运行时,上行接触器与下行接触器必须有一个吸全,快车接触器与慢车接触器也必须有一个吸合。根据这个原则编制以上回路,即可对这些接触器的不正常动作进行检测,从发光二极管观察X2与X3要么应该同时点亮,要到应该同时熄灭。当出现之外的情况一定时间后,T21或T30中有一个会吸合并保持,电梯进入故障保护状态。
(6) T31:两层之间运行时间超过设定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点击图片看大图: 上图中,M15是上平层感应器插入隔磁板时在一个程序扫描周期内吸合一下。称上升沿触发脉冲。 M16是上平层感应器离开隔磁板时在一个程序扫描周期内吸合一下,称下降沿脉冲。 M17为下平层感应器插入隔磁板时在一个程序扫描周期内吸合一下,是上升沿脉冲。 M18为当下平层感应器离开隔磁板时在一个程序扫描周期内吸合一下,是下降沿脉冲。 电梯在正常运行时,应该在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内(这里为30秒)总是要经过一次平层感应器,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电梯有运行指令而超过这个设定的时间还检测不到感应器的动作,即判定有故障发生,程序进入保护状态。这时为了防止电梯不转或速度过慢而设定的。 在这个梯形图中,我用红线框出的部分为两个平层感应器的输入信号,设计人员这样编程我没有看出是什么意图,两个信号组成的四种状态都列出来,无论怎样红线部分都应该时接通的,取消这部分电路应该我认为也应该没什么问题。